•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1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病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CD3 + 百分率升高、CD16 + CD56 + 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 + 百分率升高、CD8 + 计数升高、CD16 + CD56 + 计数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CD3 + 百分率升高、CD8 + 百分率升高、CD4 + 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 + CD56 + 百分率下降、CD8+计数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后CD16 + CD56 + 百分率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感染的治疗时间5±1.3 d,治愈率100%,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SLE合并HZ感染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提示我们在SLE治疗过程中应加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抗病毒药物和物理治疗对SLE合并HZ感染的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