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动、堵塞效应和八极形变对 U 和 Pu 同位素对关联的影响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18

    摘要: 通过在Nilsson势中引入八极关联相互作用,基于推转壳模型(CSM)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处理包含单极和四极对力的哈密顿量,研究了反射不对称(RA)原子核的基态转动带。基于此,PNC-CSM的计算结果重现了轻锕系区偶偶核236,238U和238,240Pu的交替宇称带,以及奇-𝐴核237U和239Pu的宇称带双重带的转动惯量实验值。与相邻偶偶核236,238U和238,240Pu相比,奇-𝐴核237U和239Pu的𝑠=−𝑖内禀转动带的转动惯量增加了50%∼60%。这些增加的转动惯量主要是由费米面附近中子轨道的泡利堵塞效应减弱了中子体系的对关联导致。U和Pu同位素中,转动惯量随着转动频率缓慢增加则可以解释为转动使得体系的对关联减弱。在低频率区,反射不对称原子核的转动惯量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反射对称(RS)原子核的转动惯量。并且,与反射对称原子核相比,较大的八极形变将导致反射不对称原子核体系的对关联减弱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