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PLoss:面向类别不平衡数据的加权成对损失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0-09-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类别不平衡数据是指不同类别的样本数目差异很大,AUC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是衡量不平衡数据分类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AUC不可微,研究者提出了众多替代成对损失函数优化AUC。成对损失的样本对数目为正负样本数目的乘积,大量成对损失较小的正负样本对影响了分类器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的成对损失函数WPLoss,通过赋予成对损失较大的正负样本对更高的损失权重,减少大量成对损失较小的正负样本对的影响,进而提升分类器的性能。在20newsgroup和Reuters-21578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WPLoss的有效性,表明WPLoss能够提升面向不平衡数据的分类器的性能。

  • 施氮对单作和套作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小麦/玉米套作是四川主要的旱作模式, 研究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套作玉米对小麦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示套作小麦的增产优势、养分高效利用及了解玉米小麦间相互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0 kg(N)·hm2、60 kg(N)·hm2、120 kg(N)·hm2 和180 kg(N)·hm2, 分别记为N1、N2、N3和N4]小麦单作、小麦/空带和小麦/玉米套作3 种模式中小麦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和玉米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氮处理下, 与单作小麦相比, 小麦玉米套作的小麦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 其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比单作小麦平均增加15.7%和17.8%; 套作小麦边行优势明显, 其边行的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比单作行分别增加23.8%、27.3%、48.9%和19.1%, 说明套作小麦比单作小麦对氮利用效率更高。不施氮(N1)和低氮(N2)处理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小麦的生物量、产量比小麦/空带模式平均低6.5%和5.7%, 但在中氮水平(N3)时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小麦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比小麦/空带模式高14.1%、5.0%、6.8%和4.5%。说明在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套入玉米在施氮不足时小麦生长受到抑制, 而在施氮充足时小麦生长得到促进。因此, 套作小麦有边行优势和产量优势, 小麦行间套作玉米时需要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以消除小麦、玉米间的氮素竞争从而促进小麦的生长。

  • 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使用痛泻要方治疗确有疗效,但拆分方剂中主要显效药物的相关研究欠缺。目的 观察拆解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海马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 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防风组(B-F)和陈皮白术组(C-B),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结直肠扩张+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B-F组采用白芍防风中药浸膏治疗,C-B组采用陈皮白术中药浸膏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蒸馏水灌胃,治疗周期为14天。比较治疗后大鼠体重、Bristol粪便分型、腹部撤退反射评分(AWR)、结肠及海马体组织中BDNF和SP表达的组间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B-F组和C-B组大鼠体重增加(P<0.05)、Bristol粪便评分降低(P<0.05);B-F组大鼠AWR评分降低(<0.05)、海马体BDNF表达升高(P<0.05)、SP表达下降(P<0.05);结肠组织BDNF和SP表达均下降(<0.05)。结论 痛泻要方中白芍防风合用可明显缓解IBS-D大鼠肠道高敏感、腹泻症状,可能与其调节相关脑肠肽平衡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