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Date
Subjects
Authors
Institution
  • 温热环境对体温调节的影响规律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环境温湿度是影响育肥猪福利、生长及健康的重要因素。猪属于恒温动物,当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产热量、采食量、呼吸频率、皮肤温度及体核温度等指标来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从而在一定温湿度范围内维持体温的恒定。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育肥猪在不同环境温湿度下育肥猪体温调节指标发生剧烈变化的顺序,判断不同温度下育肥猪的舒适状态,为今后研究、建立猪舒适环境参数,科学调控猪舍内的温热环境提供参考。

  • 饲粮磷水平对磷的标准回肠及全肠道消化率评定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23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及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评定的影响。选用18头平均体重为(73.8±3.3) kg、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的育肥猪,采用9×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采用9种饲粮,进行4期试验。9种饲粮中无磷饲粮用于测定基础内源磷排泄量(EPL),6种半纯合饲粮和2种混合饲粮用于测定磷的消化率。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测定EPL和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类型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及SID(P0.05);饲粮类型与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AID及SID(P0.05);饲粮类型及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育肥猪的全肠道磷排泄量(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AID、SID及STTD评定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显著影响育肥猪磷的ATTD评定。因此,在使用STTD评定猪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效率时可配制具有不同磷水平的试验饲粮。

  • 德氏乳杆菌对血脂指标、胆固醇代谢和脂肪沉积相关酶活性及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1-07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德氏乳杆菌制剂对育肥猪血脂指标、肝脏胆固醇代谢和脂肪沉积相关酶活性、组织胆固醇代谢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皮下脂肪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65.34±3.64) 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德氏乳杆菌制剂的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血清甘油三酯(TG)(P=0.08)和总胆固醇(TC)(P=0.06)含量均有降低趋势,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活性有降低趋势(P=0.07),胆固醇7α-羟化酶活性(CYP7A1)显著增加(P<0.05),脂肪甘油三酯酯酶(ATGL)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的mRNA相对表达量有降低趋势(P=0.07),皮下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皮下脂肪细胞直径有降低趋势(P=0.09)。结果提示,德氏乳杆菌可通过干扰育肥猪回肠对胆汁酸的吸收来调控肝脏胆固醇和脂肪代谢。

  • 敌草快和硫辛酸对肠道结构及消化功能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文旨在研究敌草快和硫辛酸(LA)对育肥猪肠道结构及消化功能的影响,以探究LA对敌草快引起的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选取24头(70.64±3.61) kg的健康大白阉公猪,按照2×2因子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LA组、敌草快组和LA+敌草快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9 d。LA添加剂量为800 mg/kg饲粮,饲喂贯穿试验全程,而一次性腹腔滴注敌草快于试验第15天进行,无腹腔滴注敌草快试验猪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29天对所有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后屠宰取样,运用试剂盒检测血浆和肠道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含量以及空肠食糜消化酶的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观察肠道形态结构并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结合蛋白(Z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敌草快极显著升高了试验猪血浆和肠道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PCO)和8-羟基鸟苷(8-OHdG)的含量(P0.05),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V/C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空肠occludin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也不显著(P>0.05),对空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以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3)在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LA使猪血浆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以及回肠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空肠V/C显著降低(P<0.05),回肠V/C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occludin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食糜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升(P<0.05)。由此可见,敌草快引起了育肥猪强烈的氧化应激,导致了肠道结构的严重损伤并减弱了肠道的消化功能;在敌草快引起的应激状态下,饲粮中添加800 mg/kg LA能够减缓肠道结构的损伤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肠道的消化功能。

  •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生长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4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水平蛋氨酸锌(Zn-Met)或硫酸锌(ZnSO4)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确定生长育肥猪饲粮中锌的适宜添加量,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排泄物中锌对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为(33.70±2.76) kg的“杜×长×大”生长育肥猪3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 mg/kg Zn-Met、40 mg/kg ZnSO4和80 mg/kg ZnSO4(以锌元素计)。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分生长期和育肥期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锌对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锌能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40 mg/kg Zn-Met组血清T-SOD和GSH-Px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而血清CuZn-SOD活性随ZnSO4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以80 mg/kg ZnSO4组最高。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Zn-Met显著提高锌、铜和锰表观吸收率(P<0.05),而饲粮添加ZnSO4只显著提高锌表观吸收率(P<0.05),且随ZnSO4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40 mg/kg Zn-Met组锌表观吸收率最高。综上所述,饲粮添加Zn-Met或ZnSO4没有显著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但显著改善了生长育肥猪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的表观吸收率;本试验条件下,生长育肥猪饲粮中ZnSO4的添加量需低于80 mg/kg,而40 mg/kg Zn-Met较为适宜。

  • 发酵饲料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5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60 kg的三元杂交健康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和发酵饲料组(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和20%发酵饲料。预试期6 d,正试期29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的pH45 min、红度值、肉色评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背最长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育肥猪的血清中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4)试验组育肥猪的血清中L-焦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中黄嘌呤、丁子香酚、丙烯酰胺和对-香豆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机体代谢,增加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评分及嫩度,改善肉品质。

  • 茶树油对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1-08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64头初重为(68.13±0.46)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和300 mg/kg茶树油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00 mg/kg组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背最长肌红度值、pH24 h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茶树油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改善效果较好。

  • 玉米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配方下,玉米不同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5/2.0、2.0/2.0、2.0/2.5、2.5/2.5、2.5/3.0和3.0/3.0 mm孔径的筛片对玉米进行粉碎,分别得到几何平均粒径为303.91、346.08、356.81、358.51、373.29和387.7 μm的玉米原料,采用同一配方和相同的加工参数(其他原料粉碎筛片孔径2 mm,制粒调质温度80 ℃、模孔直径3 mm、长径比9:1)加工成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选取108头平均体重为(62.68±5.59) kg的“杜×长×大”杂交猪,随机置于6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含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的饲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的增大,粉碎能耗从9.02 kW·h/t降低到6.86 kW·h/t,制粒能耗从19.06 kW·h/t升高到22.30 kW·h/t;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玉米粉碎粒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5/2.5 mm组最高,且显著高于1.5/2.0 mm组(P0.05),2.5/2.5 mm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但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育肥猪饲粮玉米粉碎粒度采用2.5/2.5 mm筛片孔径。

  • 苜蓿草粉对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5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 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H45 m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 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谷氨酸对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0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谷氨酸(Glu)对育肥猪蛋白质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1为氮平衡试验,选取6头体重为(54.2±1.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7 d。设计3种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的饲粮,分别为14.0% CP(对照组)、12.5% CP+Glu和11.0% CP+Glu。试验2为饲养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0头体重为(57.4±0.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饲粮同试验1。2个试验的试验期均为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总氮摄入量、尿氮和总氮排放量(P0.05),但可显著降低粗蛋白质摄入量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平均日增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显著降低育肥猪的血浆葡萄糖、尿素氮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5)。4)11.0% CP+Glu组育肥猪的空肠黏膜葡萄糖和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 CP+Glu和12.5% CP+Glu组空肠黏膜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Glu可降低育肥猪的尿氮和总氮排放量,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 红花籽油对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背最长肌脂代谢指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60.00±6.00) kg的“杜×长×大”杂交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4组育肥猪分别饲喂含1.20%大豆油(对照组)、0.80%大豆油+0.40%红花籽油(0.40%红花籽油组)、0.40%大豆油+0.80%红花籽油(0.80%红花籽油组)、1.20%红花籽油(1.20%红花籽油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0.80%和1.20%红花籽油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0.80%红花籽油组的背最长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相比,各红花籽油添加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红花籽油可改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脂代谢,提高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 硫辛酸和敌草快对生长性能、血浆和空肠氧化还原状态及空肠细胞凋亡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文旨在研究硫辛酸(LA)和敌草快(diquat)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和空肠氧化还原状态及空肠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腹腔滴注diquat(每千克体重0、8 mg)和饲粮中添加LA(0、800 mg/kg)为2个主效应,共形成4个组。选取24头体重为(70.64±3.61) kg的健康大白阉公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29 d。于试验第1天开始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LA,直到试验结束;于试验第15天腹腔滴注diquat,无diquat刺激育肥猪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试验第29天收集血浆和空肠样品,用试剂盒检测血浆和空肠组织的抗氧化指标,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空肠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LA和腹腔滴注diquat对育肥猪的空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腹腔滴注diquat极显著降低了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血浆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空肠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极显著升高了料重比(F/G)、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空肠过氧化氢(H2O2)含量、空肠HSP70和caspase-3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P<0.01)。饲粮中添加LA使育肥猪的ADFI显著升高(P<0.05),ADG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Mn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HSP70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aspase-3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2)。3)在diquat刺激下,饲粮中添加LA使育肥猪的ADFI和ADG极显著升高(P<0.01),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空肠SOD和Mn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腹腔滴注diquat引起了育肥猪强烈的氧化应激,导致了育肥猪生长性能下降、血浆和空肠氧化还原系统失衡,并引起空肠细胞凋亡。饲粮中添加LA有缓解diquat所致的育肥猪氧化应激的作用,并能减缓空肠氧化及细胞凋亡。

  • 德氏乳杆菌对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0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为(65.34±3.64) kg的“杜×(长×大)”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无抗生素基础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2组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脾重率和胰重率显著升高(P0.05),宰后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肉的黄度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甘氨酸、丙氨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葵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棕榈油酸、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肉中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 β-葡聚糖对生长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5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通过研究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β-葡聚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96头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猪,按体重和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 β-葡聚糖。试验期为10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改善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猪只胴体长和肌肉pH(P<0.05),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显著改善肉色(P<0.05),同时显著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含量(P<0.05),改变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从而改善肉的风味。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胴体长,改善猪肉品质。

  • 饲粮减少矿物元素对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以及骨骼肌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23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减少铁、锰、锌、镁和铜5种矿物元素添加量对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以及骨骼肌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76.17±1.5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0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育肥猪血清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减少60%矿物元素使得骨骼肌铜、铁和锰元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知,育肥猪饲粮中铁、锰、锌、镁和铜元素的含量可减少NRC(2012)推荐量的30%,而不会影响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 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5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45.5±3.64)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组喂蛋白质水平为12.97%的低蛋白质水平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可提高生长育肥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2组试验猪粪便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小,而在属水平上差异较大。物种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除了门水平和纲水平,其他分类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质水平饲粮能够显著提高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疣微菌科(Ruminococcaceae)、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和假丁酸弧菌属(Pseudobutyrivibrio)等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分解产生丁酸的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Paraeggerthell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等易使机体受到感染的细菌相对丰度(P<0.05)。此外,群落组成差异分析显示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相比于正常蛋白质水平饲粮组猪有着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由此可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无不利影响,还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机体健康。

  • 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及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0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高温状态下,在减少矿物质(铜、铁、锰、锌)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组织矿物质元素沉积和粪便矿物质元素排放的影响。试验共选用360头健康、平均体重为(103.9±0.7) 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因素1为饲粮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设计为基础饲粮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的100%和80% 2个水平;因素2为饲粮包膜半胱胺(半胱胺含量27%)含量,设计为0、1 600 mg/kg(半胱胺含量300 mg/kg)2个水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对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育肥猪肝脏中铬元素的含量及肾脏中钠、钙、铅元素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清钠元素含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中钾元素含量和肾脏中钠、钙、铅、铜元素含量(P<0.05或P<0.01),并有降低肝脏锰、锌、铬及钙元素和血清中铬和镁元素含量沉积的趋势(0.05≤P<0.10),对维持机体各组织中钠元素的稳定有利。3)饲粮中减少矿物质元素或补充包膜半胱胺极显著减少粪便中铅和铜元素的排放量(P<0.01);饲粮减少矿物质元素可显著降低粪便中锌元素的排放量(P<0.05),极显著升高镁元素的排放量(P<0.05);减少矿物质元素的饲粮中补充包膜半胱胺对粪便中铬元素的排放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夏季高温期,在饲粮的铜、铁、锰、锌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20%条件下补充1 600 mg/kg包膜半胱胺,能在不影响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同时,降低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矿物质元素的沉积,减少粪便铅、铜和铬元素对环境的排放,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 发酵白酒糟对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4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为了探讨发酵白酒糟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本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发酵茅台酒糟(FML)替代基础饲粮对育肥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9.95±2.1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于自动饲喂系统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用FML分别替代5%、10%和15%的基础饲粮。于试猪平均体重达60、75和110 kg时,每组随机选取8头,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生化参数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体重为6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α–淀粉酶(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0%替代组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葡萄糖(GLU)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体重为75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10%替代组血浆LDL-C含量及CAT和GSH-Px活性显著活性升高(P<0.05),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UN、HDL-C、GLU含量以及α-AMY、AST和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体重为11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5%替代组血浆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浆α-AMY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UN含量显著降低(P<0.05);10%和15%替代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UN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15%替代组血浆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FML可改变育肥猪的机体代谢和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效果与替代量有关;其中,15%替代可显著改善75和110 kg育肥猪的机体氮代谢能力,增强60 kg育肥猪的机体抗氧化能力。

  • 苜蓿草粉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8-12-24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试验旨在探讨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60.28±0.73) kg的“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10%、20%和30%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60~100 kg阶段,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各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5%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5%和10%苜蓿草粉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30%苜蓿草粉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10%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10%和20%苜蓿草粉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极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1,P<0.05),对照组与5%苜蓿草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20%苜蓿草粉组瘦肉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99%(P<0.05)。各组之间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差异不显著(P>0.05)。4)20%苜蓿草粉组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可以减少增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饲粮中添加20%的苜蓿草粉可以提高瘦肉率和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猪肉品质。

  • 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对育肥后期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和结肠主要菌群的影响

    Subjects: Biology >> Zoology submitted time 2017-10-11 Cooperative journals: 《动物营养学报》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OS)对育肥后期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和结肠主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平均体重约为80 kg健康“杜×长×大”去势公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和4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未显著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P>0.05);饲粮添加APOS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育肥猪的眼肌面积(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7),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育肥猪的肌肉滴水损失(P=0.06)和蒸煮损失(P<0.05);另外,饲粮添加APOS还提高了育肥猪结肠食糜中总菌的数量(P=0.07),且显著提高了结肠食糜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200或400 mg/kg APO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并调节了结肠主要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