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 cDNA-AFLP 分析开花进程中差异表达基因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桂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名花香花植物。花色与花香是桂花两个重要的观赏品质,受开花进程的影响。目前已有关于其色、香物质成分及相关合成基因的研究报道,但有关开花进程中色与香的合成过程及相关分子基础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利用不同花期的桂花花瓣和幼叶建立了适用于多个样本的 cDNA-AFLP 体系,并分析开花进程中基因的表达差异,获得283 个在花瓣中特异且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s, TDFs)。其中,120 个 TDFs 在数据库中无同源序列;12 个有同源序列,但功能未知;150 个已知生物学功能的序列,其主要功能包括次级代谢、初级代谢和发育过程等。对其中已知功能的 6 个 TDFs进行 qRT-PCR 验证,4 个转录水平较高的 TDFs 表达模式与 AFLP 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对了解开花进程中桂花色与香的合成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桂花色香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 桂林地区不同品种花香成分比较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技术,对桂林地区12种桂花的花瓣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及分析,旨在调查该地区不同桂花的花香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总计检测到4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稀类31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10种、苯基类4种和含氮化合物4种,且各品种群甚至各品种也是萜烯类最多,总相对含量占82.28%~94.83%。所有桂花均含有反-β-罗勒烯等6种花香成分,但不同品种也具有不同的成分或者相对含量不同,如‘橡叶朱砂’缺少β-紫罗酮,而‘龙怀金桂’β-紫罗酮含量则最高(34.89%)。同时,各品种主要的香气成分及其含量也不完全相同,如‘龙怀金桂’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β-紫罗酮等5种,‘月塘金桂’是β-紫罗酮等8种,而‘橡叶朱砂’为顺-氧化芳樟醇等6种。共鉴定出11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10种属于萜稀类。‘龙怀金桂’香气活性物质总含量最高(82.99%),且紫罗酮类和罗勒烯类活性物质的含量也最高;‘橡叶朱砂’和‘天香台阁’含有芳樟醇类活性物质最高(60%左右)。综上认为,萜稀类化合物为桂林地区桂花的主要香气成分;不同桂花品种既含有共同的香气成分也含有不同的成分;‘龙怀金桂’适合开发罗勒烯类和紫罗兰酮类物质产品,‘橡叶朱砂’和‘天香台阁’适合开发芳樟醇类物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