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黑水虻虫粉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虫粉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索猪粪饲养的黑水虻虫粉替代豆粕的可行性。试验选取48头初始重为(33.00±1.00) kg的70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2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生长猪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白球比(A/G)显著增加(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5‰黑水虻虫粉不影响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可以替代生长猪基础饲粮中的部分豆粕。

  • 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苏氨酸需要量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0%、0.65%、0.70%和0.75%。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0.65%苏氨酸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2)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3)0.7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4)二次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料蛋比和血清尿素氮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7%和0.69%。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能够提高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机体蛋白质利用率。综合这些指标,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苏氨酸适宜水平为0.67%~0.69%。

  • 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对断奶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小肠黏膜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小肠黏膜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21日龄断奶仔猪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µg/kg EGF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断奶后7 d,Ⅱ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断奶后14 d,Ⅲ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Ⅲ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3)断奶后7 d,Ⅱ组血清牛磺酸、丙氨酸、瓜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Ⅲ组(P<0.05),Ⅱ组血清精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各组之间其他血清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断奶后14 d,与Ⅰ组和Ⅲ组比,Ⅱ组空肠黏膜缬氨酸和回肠黏膜半胱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空肠黏膜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有升高趋势(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高剂量EGF能够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A等生化指标含量,而饲粮中添加低剂量EGF能够降低血清和小肠黏膜部分氨基酸含量。

  • 饲料中玉米淀粉添加水平对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玉米淀粉添加水平对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36.12±1.18) g的鲤9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依次为32.0%、30.0%、28.1%、26.2%、24.2%,玉米淀粉添加水平依次为0(对照)、6.5%、13.0%、19.5%、26.0%的试验饲料,饲养时间为9周。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看,对照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前肠中,13.0%玉米淀粉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6.5%玉米淀粉组(P<0.05);中肠中,对照组、19.5%玉米淀粉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6.5%玉米淀粉组(P<0.05);后肠中,26.0%玉米淀粉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19.5%玉米淀粉组(P<0.05)。肝胰脏中,26.0%玉米淀粉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前肠、中肠和后肠中,6.5%玉米淀粉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中蛋白酶活性均随饲料中玉米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随饲料中玉米淀粉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胆固醇含量以26.0%玉米淀粉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6.5%玉米淀粉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以26.0%玉米淀粉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6.5%、13.0%玉米淀粉组较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提高鲤的消化能力,饲料中玉米淀粉添加水平在0~13.0%、蛋白质水平在28.1%~32.0%时较适合鲤的生长。

  • 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16%饲粮,Ⅱ组饲喂添加了0.16%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Ⅲ组饲喂添加了0.12%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饲养试验于2015年10月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24日结束。为了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仔鹿进行称重;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结束时进行采血。结果表明:各组梅花鹿仔鹿的增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梅花鹿仔鹿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与蛋白质水平为14.16%的饲粮相比,在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16%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利用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氨酸代替高蛋白质饲粮是可行的。

  • 环境温度对肉羊有害气体排放、环境微生物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杂交肉羊呼吸代谢室内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浓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和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环境温度范围:10~15 ℃、20 ~ 25 ℃、30~35 ℃。选择1岁左右、体况良好、体重(35.34±1.07) kg的杂交公羊(杜泊羊♂×小尾寒羊♀)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0 d。正试期内利用呼吸代谢室进行气体和微生物检测试验。正试期第10天早晨采血,测定肉羊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呼吸代谢室内CH4、NH3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5)。2)30~35 ℃呼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 ℃和20~25 ℃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不同环境温度可影响肉羊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微生物的数量,但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 复合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在饲喂相同基础饲粮的同时,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乳双歧杆菌+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生长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在屠宰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的腹脂率(P<0.05)。3)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胸腺指数(P<0.05)。4)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均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肌酐的含量(P<0.05);Ⅱ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Ⅱ组显著增加了乳鸽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改善了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

  • 不同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0只60日龄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2个蛋白质水平(32%和36%)和3个脂肪水平(10%、20%和30%)的6种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低蛋白质中脂肪和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1),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增加趋势,20%和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高于1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料重比以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最低,显著低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32%蛋白质水平组水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36%蛋白质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组和高蛋白质低脂肪组(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最高组均为低蛋白质高脂肪组。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水貂生长性能指标及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育成期雄性水貂的生长性能较好。

  • 不同增钙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增钙模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胫骨质量以及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蛋鸡生产过程中饲粮钙的增加模式以及钙的添加量。选取18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增钙时间点分别为18周龄以及产蛋率为5%、50%和90%时,各时间点增钙方式分别为:Ⅰ组2.00%、2.20%、2.40%和3.75%;Ⅱ组2.00%、2.50%、3.00%和3.75%;Ⅲ组2.00%、3.00%、3.75%和3.75%;Ⅳ组2.00%、3.75%、3.75%和3.75%。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1)Ⅲ组蛋鸡产蛋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2)Ⅲ组胫骨强度、胫骨重、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蛋鸡产蛋率达50%时,Ⅰ组和Ⅱ组血钙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结果提示:当蛋鸡产蛋率达5%、50%和90%时,饲粮钙水平分别为3.00%、3.75%和3.75%有助于提高蛋鸡产蛋率,改善体况和稳定骨骼质量,同时不造成钙源浪费。

  • 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铬源对喂食高葡萄糖饲料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胰脏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配制4种纯化饲料,分别为不添加铬的基础饲料及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Cr2O3)、吡啶羧酸铬(CrPic)和蛋氨酸铬(CrMet)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铬添加水平在2.60 mg/kg(以三价铬离子计)左右。选择初始体重为(40.95±4.80) g的鲤7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饲喂基础饲料的为对照组。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提高鲤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以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添加CrPic和CrMet能显著提高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能显著提高肌糖原含量(P<0.05),而肝糖原含量仅在CrMet组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CrMet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P<0.05);添加CrMet显著提高了鱼体胰岛素(INS)、胰岛素受体(ISR)、生长激素(GH)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COR)含量(P<0.05);添加3种铬源均显著提高了肝胰脏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活性(P<0.05),添加CrPic、CrMet能显著降低肝胰脏糖异生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P<0.05)。综合得出,对于喂食高葡萄糖饲料的鲤而言,CrMet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以及糖利用能力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效果,CrPic次之,而Cr2O3最差。

  • 饲粮全棉籽比例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的对荷斯坦公牛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4头体重[(286±52) kg]相近、健康无疾病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Ⅰ、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含有0、5%、10%和15%全棉籽的饲粮,各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预试期为7 d,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1)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Ⅰ组提高了9.80%(P<0.05);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最低,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Ⅲ和Ⅳ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分别比Ⅰ组高4.79%和6.76%(P<0.05);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游离脂肪酸和生长激素含量随全棉籽比例提高而有所上升,但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全棉籽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提高,但各组间无显著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蛋品质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济宁百日鸡适宜蛋白质需要量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的40周龄济宁百日鸡产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蛋重(P<0.0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范围(13%~16%)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16%粗蛋白质水平组蛋重最大。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44周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含量及48周龄血清尿素(UREA)含量(P<0.05),但并未产生规律性的变化。综合试验结果,济宁百日鸡41~48周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宜高于16%。

  • 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 kg、产奶量(2.20±0.07) 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 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结果表明:1)10.40 M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9月龄10.40 M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3)10.40 M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 M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 饲粮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添加水平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添加水平对山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确定山羊饲粮中HMBi的最佳添加水平。选择36只2.5月龄左右、平均体重为(13.33±1.71) kg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公阉羊1只,母羊2只),各组山羊分别饲喂HMBi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05%、0.10%、0.20%(干物质基础)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显示:1)0.10%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58.89 g/d,料重比最低,为4.82,经济效益最佳,且其平均日增重和毛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0%组,141.11 g/d;0.05%组,140.56 g/d;对照组,119.44 g/d。2)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消化能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0.10%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第1天,各组山羊血清尿素氮(UN)、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总氨基酸(TAA)含量及生长激素(GH)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31天,0.20%组山羊血清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由此说明,饲粮中添加HMBi有利于提高山羊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促进山羊生长,且添加水平为0.10%(干物质基础)时经济效益最佳。

  • 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将鱼粉、血浆蛋白粉、酵母粉、肠膜蛋白粉按一定比例组合添加到饲粮中,旨在对比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36±0.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组保育猪分别饲喂含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A组,作为对照组)、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B组)、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C组)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与A组相比,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76%和8.13%,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B组和C组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与白球比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钱重比增加13.47%(P>0.05),C组钱重比降低5.22%(P>0.05)。由此可见,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组合在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最好,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组合效果次之,而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组合相比之下效果较差

  • 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将鱼粉、血浆蛋白粉、酵母粉、肠膜蛋白粉按一定比例组合添加到饲粮中,旨在对比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36±0.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组保育猪分别饲喂含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A组,作为对照组)、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B组)、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C组)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与A组相比,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76%和8.13%,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B组和C组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与白球比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钱重比增加13.47%(P>0.05),C组钱重比降低5.22%(P>0.05)。由此可见,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组合在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最好,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组合效果次之,而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组合相比之下效果较差

  • 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冬毛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消化率、毛皮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冬毛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消化率、毛皮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120±5)日龄、健康雄性白水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负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4%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6%),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Ⅱ组)、0.3%(Ⅲ组)、0.5%(Ⅳ组)和0.7%色氨酸(Ⅴ组)的试验饲粮,正对照组(Ⅵ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6%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7%)。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各组白水貂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毛皮品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Ⅴ组白水貂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Ⅵ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Ⅵ组(P<0.05),Ⅵ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Ⅵ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4%和色氨酸水平为0.26%时,即可以满足冬毛期白水貂色氨酸营养基本需要,生长性能较理想。

  • 谷氨酰胺对脂多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不同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肠道损伤后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Gln+LPS组饲喂添加了1%的外源性Gln的基础饲粮;在试验第22、25、28、30天,LPS组和Gln+LPS组腹腔注射100 μg/kg BW LPS,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LPS处理前(试验第1~21天),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3)LPS组断奶仔猪的小肠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Gln+LPS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Gln+LPS组和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7天的生长性能,之后效果不明显。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调节应激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小肠长度,从而缓解仔猪断奶应激。

  • 4种诱食剂对杂交鳢生长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评价鱼溶浆、酵母膏、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对杂交鳢的诱食效果,配制了1种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鱼溶浆、2.0%酵母膏、0.1%DMPT和0.1%复合诱食剂的4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17.30±0.03) g的杂交鳢8周。5种饲料等氮等能(粗蛋白质42%,总能18 MJ/kg)。结果显示:添加诱食剂组杂交鳢的终末均重(FA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肝体比(HSI)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可以提高杂交鳢的摄食量,降低血脂水平,同时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促进其生长,以酵母膏和复合诱食剂的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