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王凤霞
  • 椿根皮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5-2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寻椿根皮抑菌的物质基础,该文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 等对椿根皮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法测试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以卡那霉素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从椿根皮中分得到􀀁22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leuchiol (1)、withastramonolide (2)、7-ketositosterol (3)、白桦酯醇(4)、桦木酸甲酯(5)、1, 2, 4-trimethoxybenzene (6)、顺丁烯二酸二甲酯(7)、sonderianol (8)、dibutylphthalate (9)、pinoresinol (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1)、avenalumic acid methyl ester (12)、5,3'-dihydroxy-3,7,4'-trimethoxy-flavone (13)、spathulenol (14)、2-甲基-5-丙基酮-7-羟基色原酮(15)、7,4'-dihydroxyflavone (16)、annphenone (17)、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8)、5,3',4'-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4-O-甲基没食子酸(21)、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2)。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椿根皮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2 对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3 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8 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7 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 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于卡那霉素无显著差异(P>0.05)。

  • 谷子 PAL 基因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苯丙氨酸解氢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基因家族参与苯丙烷类代谢过程,通过调控植物抗病次生物质的合成在植物抗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明确谷子 PAL 基因家族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规律,该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 PAL 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谷子具有 11 个PAL 基因,在进化树中可分为 3 个亚家族,SiPAL7 独自进化为一支。通过构建蛋白结构域发现 PAL 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保守的 PAL 结构域。启动子分析显示,PAL 基因含有应答激素、逆境胁迫等多种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说明 PAL 基因广泛参与不同生物学调控过程。qRT-PCR 结果显示,谷子 PAL 家族基因多为诱导型表达,不同光照条件下 PAL 基因表达量变化明显,不同基因具有不同响应模式,说明谷子 PAL 基因家族在参与光调节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谷子 PAL 基因高度保守,广泛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具有表达特异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 PAL 基因家族在调节谷子抗性及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