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董少红
  •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可行性: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4-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较高,但目前尚缺少关于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研究。目的 评估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纳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T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RAO的患者44例,根据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情况分为成功组(n=39)与失败组(n=5)。主要终点为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成功率,次要终点包括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失败的可能预测因素、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6、12个月桡动脉通畅率。结果 本研究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成功率为88.6%(39/44)。失败组患者中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吸烟率、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次数3次者所占比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者所占比例高于成功组,行球囊成形术者所占比例低于成功组(P0.05)。成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桡动脉通畅率分别为48.7%(19/39)、43.6%(17/39)、35.9%(14/39)。结论 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具有可行性,成功率高达88.6%,但远期通畅率低于50.0%;糖尿病、吸烟、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次数3次、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未行球囊成形术可能是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失败的预测因素;推荐RAO同时需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dTRA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

  • 经远端桡动脉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经验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2-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经桡动脉入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较高。目的:本研究评估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进行RAO逆向开通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44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RAO并有相应症状的患者行dTRA逆向开通RAO治疗。记录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并于术后3、6、12月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桡动脉的通畅率。结果:39例患者成功开通RAO,5例患者未能开通RAO,手术成功率为88.6%。与成功组相比,失败组的患者吸烟和/或糖尿病比例明显更高(80.0% vs. 33.3%,P=0.046),既往接受过至少3次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比例更高(60.0% vs. 12.8%,P=0.011),慢性闭塞比例更高(100.0% vs. 51.28%,P=0.041)。两组各有1例患者在穿刺部位出现轻微出血,各有1例发生血肿。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成功组患者的桡动脉通畅率分别为48.7%、43.6%和35.9%。结论:dTRA逆向开通RAO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在随访时通畅率低于50%。

  • 诊间血压变异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间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1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月门诊测量患者血压,随访12个月,计算每例研究对象随访期间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及其标准差、变异系数。随访结束后行超声检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计算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e-mediated vasodilation,NMD)及FMD/NMD,分别按FMD%及FMD/NMD分为内皮功能正常组和内皮功能下降组,比较基线特征及BPV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PV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按FMD/NMD分组显示内皮功能下降组的FMD%低于内皮功能正常组,NMD%及血压变异性指标均高于内皮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功能正常组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率高于内皮功能下降组(79.55%比63.9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BMI和血压水平之后,BPV与FMD/NMD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FMD/NMD较FMD能更好的反应血管内皮功能,BPV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