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为例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预测模型在患者的诊治决策、预后管理以及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价值也愈发重要。机器学习方法是预测 AIS 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已广泛应用。本文以机器学习方法为重点,就AIS预后预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并提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 AIS 患者预后结局早期评估与预测在方法上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农村老年人臂间血压差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臂间血压差(I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但IAD与MCI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IAD与MCI的关系,为明晰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7—8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2个县(区)5个乡镇的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认知功能检查及双臂血压测量。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功能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IAD与MCI的关联性。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95份,排除问卷信息不完整、未进行血压测量、未进行血液检查对象,最终纳入1088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研究。1088名农村老年人中,共检出MCI患者138例(12.68%),臂间收缩压差(sIAD)≥10mmHg者99例(9.10%),臂间舒张压差(dIAD)≥10mmHg者80例(7.35%)。与IAD<10mmHg人群相比,IAD≥10mmHg人群的MCI患病率更高,MMSE总分、定向力、语言能力和延时回忆力得分较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AD与MMSE总分(rs=-0.094)、定向力评分(rs=-0.082)、语言能力评分(rs=-0.065)和延迟回忆力评分(rs=-0.104)呈负相关(P<0.05);dIAD与MMSE总分(rs=-0.080)、定向力评分(rs=-0.094)和注意计算力评分(rs=-0.063)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AD每增加1mmHg,MCI发生风险增加8.80%(OR=1.088,95%CI=1.046~1.131;P<0.001);sIAD≥10mmHg(OR=2.169,95%CI=1.262~3.728;P<0.05)和dIAD≥10mmHg(OR=1.926,95%CI=1.047~3.542;P<0.05)是老年人发生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老年人MCI患病率为12.68%,其IAD升高与MCI发生风险增加相关,IAD≥10mmHg人群MCI患病风险高于IAD<10mmHg人群。

  • 误诊为肺炎的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 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3年确诊为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根据诊断情况分为误诊组(曾误诊为肺炎离院回家)和对照组(门诊或急诊科首次就诊即正确诊断)。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误诊为肺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误诊为肺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70例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误诊为肺炎。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误诊为肺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依次为100.0%、83.3%、74.1%、71.4%、63.2%、66.7%、50.0%,P=0.010)。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271,95%CI=4.373~76.339,P<0.001)、发热(OR=16.073,95%CI=3.510~73.786,P<0.001)、胸痛(OR=6.660,95%CI=1.571~28.233,P=0.010)和不伴有呼吸困难(OR=9.027,95%CI=2.049~30.249,P=0.003)是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变量联合模型 =-6.624+0.095×年龄 +2.510× 发热 +2.683×不伴有呼吸困难,联合模型预测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AUC为 0.880(95%CI=0.802~0.959),最佳截断值0.854,灵敏度0.871,特异性0.806。联合模型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指标如年龄(Z=2.771,P=0.006)、发热(Z=4.653,P<0.001)及不伴有呼吸困难(Z=4.014,P<0.001)。结论尽管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误诊为肺炎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当老年肺栓塞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时,临床医生应注意肺梗死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 以患者为中心的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现状:一项范围综述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改进中,将患者从医疗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将患者在医疗全流程中的体验和需求整合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效率和质量。然而,已被证明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在我国慢阻肺领域中如何实施尚有待探索。目的对国内外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的实施现状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适合我国环境的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2-11-29。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慢阻肺患者参与的实施现状。结果 共纳入37篇文献。根据参与类别分为直接参与诊疗、参与组织层面的设计与管理、及参与临床研究三类。根据参与强度分为咨询、参与和合作领导三层。参与强度与类别交叉为 9 类参与行为矩阵。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主要体现在5类8项行为:包括直接参与诊疗类的参与(患者对治疗计划提出意愿和偏好);组织管理层面的咨询(调查了解患者治疗体验、组织患者讨论其关注的问题)和参与(参与医疗质量改进工具开发);以及患者接受临床研究层面的咨询(倾听患者需求)和参与(对干预措施提出意愿和偏好、参与评估工具开发、参与研究设计与实施讨论)。调查患者治疗体验(10/37,27.03%)及收集患者对研究干预措施的意愿和偏好(10/37,27.03%)是实施较多的两类慢阻肺患者参与行为。结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行为措施较多,但在慢阻肺领域落地实践的尚较少,且极少见患者参与对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估,如何促进我国乃至全球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基层医生是高血压管理的主力军,而医源性治疗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高血压控制的达标情况。目的 调查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现状,并分析治疗惰性成因,为改善我国高血压控制率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7-8月向天津市32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基层医生发放调查问卷,从高血压诊疗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软理由”“高估治疗效果”“医保政策”这3个维度评价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现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惰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97.96%。(1)基层医生高血压诊疗知识得分为6(0.5),得分率为61.19%(5.50/9.00);高血压治疗惰性总得分为48(7.0)分,得分率为56.55%(45.24/80.00)。(2)“软理由”维度得分为26(4.8),得分率为51.97%(25.89/50.00);“高估治疗效果”维度得分为10(2.0),得分率为65.42%(9.81/15.00);“医保政策”维度得分为6(2.5),得分率为44.64%(6.96/15.00)。3个维度治疗惰性平均得分比较,“医保政策”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两组得分最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涉农区域、高血压诊疗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以及每周接诊高血压患者人数≤10人的基层医生治疗惰性倾向更高(P<0.05)。结论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普遍存在治疗惰性,高血压诊疗认知水平较低、“高估治疗效果”和“软理由”是导致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惰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针对高血压治疗惰性的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诊疗知识及管理培训,同时推行临床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或可有效改善基层医生的高血压治疗惰性。

  • 糖尿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糖尿病难以治愈且患病过程漫长,自我护理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转归和健康结局至关重要,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下内容全面的糖尿病自我护理水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自我护理情况,对应开展精准化护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尿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ODI)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SCODI的信效度,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护理的科学评估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将原版SCODI翻译成中文,并进行文化调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2023 年 6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逸夫医院的 261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使用研究者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汉化修订之后的中文版 SCODI 进行资料收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中文版SCODI的结构效度。采用 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和组合信度描述量表的信度。本研究以生理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效标检验中文版 SCODI 的效标关联效度,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探讨中文版 SCODI 得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中文版 SCODI 包含 4 个分量表,共 40 个条目:自我护理维持得分为(75.94±13.15)分,自我护理监测得分为(70.65±18.71)分,自我护理管理得分为(69.16±18.24)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为(85.41±13.63)分。自我护理维持分量表提取出 4 个因子(并发症筛查、运动锻炼、卫生保健、饮食服药),自我护理监测分量表提取出 2 个因子(身体监测、症状识别),自我护理管理分量表提取出 2 个因子(自主管理、咨询管理),自我护理自信分量表提取出 2 个因子(监测与管理信心、健康维持信心)。中文版 SCODI 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15,折半信度为 0.836,组合信度为 0.912,4 个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09~0.908。以生理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效标,各量表得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160、-0.300、-0.177、-0.192,P<0.001)。结论 基于慢性病自我护理中层理论开发的中文版 SCODI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

  •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高血压、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被统称为“三高”,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以及相关疾病负担。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共同风险管理和规范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病防治的“主战场”,现有临床证据对“三高”人群的基层预防、治疗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适用于基层的“三高”共管规范、共识和指南。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 4 家学 / 协会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并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专家 / 学者共同参与,广泛征询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需求,在整合与评价“三高”基层防治相关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形成了包含 21 条推荐意见的“三高”基层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三高”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三高”防治提供科学的策略支持,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量化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不足7年,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保障机制不健全是阻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亟须科学且合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来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目的 对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探究现有政策的侧重点及不足,为后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于2023-01-10,检索中国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网站,获取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15份,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2022-12-31。构建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件进行分类、编码及分析。结果 政策工具维度中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工具分别占30.5%(69/226)、19.0%(43/226)、50.5%(114/226),利益相关者维度中家庭医生、签约者、未签约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二级及以上)、政府分别占29.2%(123/422)、14.7%(62/422)、9.2%(39/422)、21.3%(90/422)、13.3%(56/422)、12.3%(52/422),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平均力度值为2.2分。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交叉维度中,利益相关者在供给型、环境型工具中的分布情况欠佳,子工具存在缺位现象;政策工具-政策力度交叉维度中,环境型工具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受到更多使用;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交叉维度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力度匹配分数具有较大差异,家庭医生主体分数最高(311分),未签约者主体分数最低(90分)。结论 政策工具角度,应合理配置政策工具,不断调整使用比重,优化内部结构,并提升利益相关者间政策工具分布的合理性;利益相关者角度,应统筹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明确各自定位,着重关注未签约者需求;政策力度角度,应强化政策监督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执行力度。

  • 程序性评价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来对该能力进行评价。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来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方法 于2022年9~12月,以同济大学医学院38名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根据生源类别分为在职组16人与住培组22人。课程包含核心、案例、结果3个模块,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定量评价的内容为技能评分表、PBL评分表与案例评分表,主观评价的内容来自多源反馈。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次课程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模块末次课程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全班以及两组学员在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末次课程的定量评价得分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性质分为肯定性评价与改进性评价,发现随着课程的深入,核心模块与案例模块的肯定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改进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 程序性评价能够丰富全科思维评价体系、推动学员循序建构全科思维,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是程序性评价的呈现形式。

  • 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与偏好:一项探索式混合方法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基石,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价值观及偏好尚不清楚。目的探索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及偏好,有助于减轻药物治疗负担,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序列设计混合方法研究。首先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于 2021 年 11 月—202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选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访谈对象。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定性数据,了解受访者用药相关的行为、价值观与偏好。并应用 MAXQDA 2020 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用 Colaizzi 七步分析法进一步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完成定性研究后,结合访谈归纳的主题,再设计定量问卷。其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2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和神经内科门诊,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一步就受访者用药相关的价值观与偏好的量化情况做出分析。结果定性研究共纳入 21 例受访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共提炼出 4 个主题:(1)对药物的认知及行为;(2)用药的阻碍因素;(3)用药的促进因素;(4)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定量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 186 份(回收率93.5%),结果提示漏服药的行为普遍存在,并进一步证实定性研究中社会污名化和用药负担的存在。尽管用药的偏好具有高度异质性,调查对象普遍更倾向于更少的用药种类和频率,同时不倾向于使用注射制剂。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实践中,可考虑增加复方制剂的使用,同时将药物治疗方案与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整合,以减少用药负担。同时还应积极干预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错误认知及行为,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创新医防融合 共筑健康中国——2023 年健康中国研究网络专家共识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创新医防融合机制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医防相对割裂的现状,健康中国研究网络通过汇集专家智慧,以医防融合的内涵、理念、体系、制度为基本框架提出“创新医防融合 共筑健康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指出,创新医防融合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促进治疗和预防服务的有效协同为抓手,实现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全链条服务的有机衔接,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医防融合在理念上应从单向的干预或治疗向综合式的健康管理转变,从供方决策向需方共同参与式决策转变,从短暂的医患关系向连续长期的责任制关系转变;在体系上应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协同,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协作;在治理上应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与工作机制;在制度上应优化医防融合考核评价、筹资支付、薪酬绩效、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同时加快医防融合智慧赋能与宣传引导,推进医防人员通、资源通、信息通,打破医防分离,实现医防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 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18 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 18 篇,案例 15 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 共有 4 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 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 (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 基于霍恩-米特模型的医防融合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1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医防融合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防融合模式是当务之急。运用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资料,综述我国医防融合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困境,并基于霍恩 - 米特模型的 6 个维度,对医防融合政策执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细化政策目标,明确政策执行标准,加大资源供给力度,丰富政策执行方式,探索医防机构利益共同点、完善“协同机制”,积极引导政策执行者开展医防融合服务等举措,旨在为今后医防融合服务得到高质量提升提供借鉴意义。

  • IgG糖基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联研究的系统综述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摘要: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IgG糖基化中已被证实能够参与许多免疫过程,且与RA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目的:针对IgG糖基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联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关于IgG糖基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联研究,检索时间截至 2024年5月1日;利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检索得到469篇相关研究,最终系统综述纳入45篇研究。研究暴露因素均为IgG糖基化水平,结局包括临床前期RA,早期RA,活动期RA,缓解期RA和妊娠期RA;GRADE显示所纳入文献提供的证据大部分为中低质量证据(88.9%)。结论:本系统综述发现IgG糖基化直接指标及其衍生结构与RA存在关联,在识别RA和评价RA治疗效果时也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然而,为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 GWAS中极端不平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分类: 统计学 >> 生物与医学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06

    摘要: 极端不平衡数据定义为自变量或因变量指标的取值呈现严重比例失衡的数据,例如病例-对照极度不平衡、疾病发病率极低、生存数据大量删失以及遗传位点为低频或罕见变异等。在此情境下,logistic回归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等参数假设检验的经典统计量偏离正态分布,难以控制一类错误。近年来,随着超大型人群队列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资源的日益共享与深度挖掘,高效准确处理独立或非独立样本极端不平衡数据的统计需求日益突出。为此,本文系统地进行了方法学概述。首先,综述常见经典统计量理论推导的原理;其次,阐述极端不平衡数据对统计量分布的影响;然后,介绍遗传统计学中常用的两种统计量校正方法:Firth校正和鞍点近似方法;最后,简介极端不平衡基因组学数据常用软件。本文为极端不平衡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和应用推荐。

  • 绝经激素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 探索绝经期激素治疗(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年期门诊的绝经综合征伴轻中度SUI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MHT组和对照组,MHT组再按1∶1随机分为替勃龙亚组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EPT)亚组。对照组和MHT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又称Kegel运动,15~30min/次,2~3次/d,2~3次/周,连续12个月。对照组在PFMT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治疗12个月。MHT组在PFMT基础上,同时给予绝经激素治疗。EPT亚组包括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戊酸雌二醇片1mg+地屈孕酮片10mg,1次/d)、雌孕激素连续序贯疗法(芬吗通12个疗程),替勃龙亚组口服替勃龙,连续用药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各组及亚组间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BDT)、膀胱尿道后角(PVU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尿失禁量、尿失禁评分、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改良牛津肌力分级的变化。结果 研究结束时,MHT组失访7例(其中替勃龙亚组失访5例,EPT亚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共纳入65例。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FSH、E2、MO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PUVA、BDT、U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T组LHA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1年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PUVA、BDT、URA、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MHT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4)。治疗1年后,MHT组尿失禁量、尿失禁评分、K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HT联合盆底肌锻炼对盆底结构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显著缓解尿失禁症状;然而,EPT和替勃龙在改善患者盆底结构和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PP/START)标准》解读:第3版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ART)由2008年爱尔兰Cork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组首次发表并予2015年进行第二次更新。自发表以来,该标准在发现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加强对老年人滥用药物的监管、减少老年人药品不良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第3版STOPP/START标准发布,在第2版基础上增加、修订和删减了一些标准,最终形成190条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新标准根据最新的老年人合理用药研究结果和临床证据,提供了更新、更实用的循证医学依据。本文对STOPP/START标准(第3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我国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更新和完善提供参考,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 身体活动和睡眠对中老年人腰背痛的独立和联合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中老年人腰背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身体活动和睡眠是占据24h生命周期的两个核心生活方式组成部分,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和良好的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且两者均与腰背痛有关。目的 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病率,分析身体活动和睡眠两大行为要素对其发病的独立影响和联合影响,为行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排除没有提供人口学、身体活动、睡眠和腰痛数据的参与者,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69岁中老年13496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和行为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身体活动、睡眠时间和腰背痛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之间的中介模型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13496例调查对象腰背痛患病率为39.0%(5269/13496);我国中老年人睡眠不足(1.96,且身体活动影响腰背痛的路径不显著(β=0.105,P>0.05),故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的关联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有超过1/3的中国中老年人患有腰背痛,身体活动水平越高或睡眠时间越短,腰背痛患病风险越高,睡眠时间在身体活动与腰背痛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即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腰背痛风险经由睡眠时间锐减所完全传递,充足的睡眠时间在降低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腰背痛发病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降低腰背痛患病风险。

  • 伦蒂南拮抗亚砷酸钠诱导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实验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摘要: 目的 探讨伦蒂南(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对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 SA)诱导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干预效应。方法 实验分为4组(8只/组):分别为对照组、亚SA染毒组、LNT干预+SA染毒组、LNT对照组,对C57BL/6小鼠进行SA染毒处理(SA溶于去离子水,10.0 mg/L饮用水暴露,8周)以及LNT干预处理(1.0 mg/k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8周),实验结束后收集肝组织样本,通过肝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特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脂联素(APN)水平,应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 结果 相比对照组,SA染毒组小鼠显示肝组织脂质沉积,APN水平下降,而TG水平上调(P0.05)。 结论 SA诱导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APN水平下调有关,LNT干预可升高APN水平以拮抗SA诱导的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

  • 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并发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 调查安徽省界首市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现状,描述患者服药行为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联,探索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21年7—8月从安徽界首市随机抽取48个行政村,通过面对面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特征和服药数据,参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将问卷中患者提到的降压药分为如下5类:A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B类为β受体阻滞剂,C类为钙通道阻滞剂(CCB),D类为利尿剂,E类为单片复方制剂。通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血压计的后台获取患者上传的近1年血压数据,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服药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联合用药”是指服用复方制剂或2种以上降压药,“用药调整”是指患者过去服用其他降压药。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005例,其中男1291例(43.0%)、女1714例(57.0%),平均年龄为(65.5±9.8)岁,高血压服药率为79.1%,联合用药率为40.2%。2376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不同类型降压药服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部分患者存在联合用药):E类(39.6%)、C类(35.1%)、D类(20.3%)、A类(20.1%)、B类(3.7%);服用最多的降压药为复方利血平(33.7%)。对于年均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仍有12.2%和4.9%未服用降压药。患者联合用药以E类降压药为主。年均“舒张压≥100mmHg”且“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A类和C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年均“收缩压≥160mmHg”且“未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E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服药年数长(OR=1.042,95%CI=1.031~1.053,P<0.00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1.488,95%CI=1.195~1.853,P<0.001)、合并高血脂(OR=1.267,95%CI=1.052~1.525,P=0.013)、合并心血管并发症(OR=1.394,95%CI=1.166~1.667,P<0.001)、合并脑血管并发症(OR=1.258,95%CI=1.040~1.522,P=0.018)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OR=0.980,95%CI=0.971~0.990,P<0.001)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结论 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较高,主要服用E类和C类降压药。基层医生对各类降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对二级高血压患者以及存在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管理,尤其是联合用药策略的应用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