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背景 我国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提高防治行为是改变社区女性健康结局的重要手段,但个体存在行为异质性,如何有效的提高其防治行为有待探索。目的 了解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宁夏地区妇女“两癌”防治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对1327名社区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可分为防治行为积极组(38.2%)、高危行为-就医积极组(32.3%)、高危行为-就医消极组(17.2%)、防治行为一般组(12.3%)4个类别;以防治行为一般组作为参考,所在市、医保类型、已经生育、接受过激素替代治疗是防治行为积极组的影响因素(P<0.05);已经生育、接受过激素替代治疗、医保类型是高危行为-就医积极组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为高危行为-就医消极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防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社区应重点关注高危行为-就医消极组人群,对防治行为积极组、高危行为-就医积极组以及防治行为一般组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干预,提高宁夏社区女性乳腺癌防治行为。

版本历史

[V1] 2022-07-09 10:24:17 ChinaXiv:202207.00053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3887
  •  下载量227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