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儿童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病因及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请选择邀稿期刊:

Genetic 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in Primary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Children

摘要: 背景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儿童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病因与DCM患儿的预后显著相关,但目前缺乏精准病因诊断及有效的危险分层方案。其中原发性DCM的占比最高且预后相对较差,特别是与遗传因素相关的患儿预后更差。因此基于遗传背景下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将有利于DCM患儿的精准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DCM的遗传病因占比、遗传学特征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2022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完成基因检测的42例原发性DCM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出院后定期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以患儿死亡时间或2022-12-31为随访终点,根据随访结局将患儿分为死亡组(9例)与存活组(33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儿的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儿中位首诊年龄12(7,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9,36)个月。死亡组患儿中位随访时长8(0,11)个月,存活组中位随访时长30(12,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5)。患儿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8.1%(16/42),其中自发突变占25.0%(4/16),基因突变阴性为61.9%(26/42)。死亡组9例患儿均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基因突变阳性患儿死亡8例(50.0%,8/16),基因突变阴性患儿死亡1例(3.8%,1/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突变阴性死亡患儿CSRP3(c.190C>T)杂合变异,致病分类为临床意义未明。绘制患儿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基因突变阴性患儿生存率高于基因突变阳性患儿(χ2=18.1,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突变〔HR=23.91,95%CI=(1.80~317.21),P=0.016〕、心功能分级Ⅲ/Ⅳ级〔HR=11.29,95%CI(1.13~112.68),P=0.039〕为DCM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38.1%的原发性DCM患儿与遗传病因相关,诊断后第1年内是DCM患儿死亡的高发期,基因突变阳性的患儿预后更差。存在致病基因突变、首诊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是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版本历史

[V1] 2023-08-16 17:02:53 ChinaXiv:202308.00201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303
  •  下载量184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