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中学生社交焦虑与攻击性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5-29

    摘要: 为探讨社交焦虑与中学生攻击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及情感-认知理论,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言语流畅性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9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是否独生的条件下,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中学生攻击性行为;(2)社交焦虑能够通过言语流畅性的中介作用预测中学生攻击性;(3)言语流畅性的中介作用受到情绪智力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高情绪智力的中学生,低情绪智力中学生的社交焦虑对言语流畅性及攻击性的预测作用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机制,对中学生的攻击性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人际交往的在场与疏离——基于对“元宇宙”概念的反思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迅速成为人们对数字技术讨论的热点。当虚拟交往抢夺和占据了现实交往的时间与空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消弥,使得人际交往的面对面在场无法实现,自我与他人日渐疏离。基于"元宇宙"概念,重新思考人际交往"在场"的意义和价值。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最大的差异就是人们与自我以及他人的疏离,如何摆脱自我认同的危机,跨越人际交往的困境,仍是"元宇宙"虚拟交往亟待解决的问题。

  • 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区块链系统框架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2

    摘要: 摘 要: 目的/意义 应用自组织同行评议解决预印本质量控制问题,构建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区块链系统框架,为学术交流环境建设提供助力。 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方法,归纳预印本发展面临的困境,总结当前预印本采用的质量控制手段,对自组织同行评议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在自组织同行评议系统构建原则基础上,借助区块链技术,将自组织同行评议应用于预印本质量控制中,构建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区块链系统框架。 结果/结论 自组织同行评议可以有效对预印本进行自我评价和纠正,增加预印本的可信度,扩大预印本的影响力。在预印本中应用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选择区块链技术作为实现手段,构建我国预印本自组织同行评议区块链系统框架,为预印本了增加质量控制机制,对学术出版和同行评议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学术交流环境建设。

  • 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与区块链技术的防范应对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4-14

    摘要: 摘要 【目的】利用区块链技术防范应对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问题,为学术出版信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表现形式,及其同行评议当前防控学术失范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可采用区块链进行学术失范的应对。【结果】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的将当前应用的制度、模式与技术上的防控手段予以实现,有效防范传统同行评议中存在的由主观意愿造成的学术不端和由客观因素导致的技术性学术失范。【结论】利用区块链具备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完善开放式同行评议,从制度和技术双方面入手,规范学者行为,有效地改善当前同行评议中的学术失范情况,有助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实现。

  • 疫苗犹豫扩散:媒体可见性与科学权威性的对抗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08-17

    摘要: 目的/意义 本研究收集了疫苗科学家与反疫苗者的媒体文章和科学文献数据(98%为英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以研究其媒体可见性和科学权威性的差异,并通过媒体共现网络和科学互引网络识别二者之间的关联。研究可以为国内媒体在疫苗问题的不平等报道方面提供参考,帮助人们理解疫苗犹豫扩散的来源。 方法/过程 我们收集了213名反疫苗者与200名疫苗科学家的10万份研究文献和6万份英文媒体文章元数据。研究首先从群体层面分析反疫苗者和疫苗科学家媒体可见性差异,探讨差异原因;然后,分别从被动呈现和主动提出两个角度研究了反疫苗者和疫苗科学家在媒体文章中呈现的方式;最后,通过分别建立的媒体共现网络和科学互引网络来探究两个群体间共现和引用的关联。 结果/结论 当我们仅比较媒体可见性时,反疫苗者比疫苗科学家的媒体文章数量高52%,而在比较两个群体中最具权威性的50个人时,疫苗科学家的媒体可见性超过了反疫苗者。结果表明,反疫苗者能获得大量关注,可能来源于媒体对于话题热度的选择,虽然大部分反疫苗者的科学权威性较弱,他们依旧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或新媒体中通过虚假事实、夸大宣传等手段获取大量热度,而疫苗科学家的媒体可见性大多集中在科学权威性较高的人身上。我们还发现反疫苗者之间的联系比疫苗科学家之间更紧密,易引起团队效应,利于其反对言论的传播。

  • 厌恶情绪与消费者行为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6-22

    摘要: 厌恶与其他消极情绪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厌恶也不完全相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诱发消费者的不同类型的厌恶。产品与服务、宣传、组织行为等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同类型的厌恶。不同类型的厌恶又会影响消费者行为,如产品评价、购买意向、支付意愿、延迟决策、口碑、产品消费等。未来可以对厌恶与其他消极情绪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厌恶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差异、厌恶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 国际信息素养范式演变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从整体上阐释国际信息素养发展脉络,为国内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SCI、SSCI数据库中主题为信息素养的文献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中概念型文献进行重点解读。[结果/结论] 根据信息环境、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内涵、内容框架、教育理念与实践,信息素养发展历程从时序演变角度可分为1970s、1980s、1990s-2004年、2004年-今四个阶段,第一代信息素养与第二代信息素养两大范式。其中第二代信息素养将语境从教育领域拓展到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以社会建构主义和关联主义为指导,在内涵上从一系列个人技能延伸到包含认知、元认知、情感、态度等多因素的协作社会实践;在教育内容方面,从资源维、技术维、行为维、过程维拓展到更加强调过程维、交流维与信息素养阈概念。

  • 智库研究成果的落地困境与质量提升路径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8-07-05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意义] 智库是国家的“大脑”,是辅助政府决策的“军师团”,在国家的长远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改革深水期,政府面临的决策情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对智库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需要引导智库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提升。[方法/过程]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提出政府决策情境的变化和对智库研究的需求,阐述为满足这些需求智库研究应该把握时机、转变身份、转型风格。现实中,临机决策与智库滞后的矛盾,有效信息渴求与无效信息供给的矛盾,选好站位与“矮化错位”的矛盾,实战决策与“纸上谈兵”的矛盾大大限制了智库功能的发挥。[结果/结论]要从端正智库成果研究态度、提拔智库成果站位高度,紧盯智库成果选题热度、提高智库成果报送速度,拓宽智库成果涉及广度、注重智库成果思想深度,确保情报信息的可信度、夯实智库成果内容精度等方面提升智库研究成果质量。

  • 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影响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冒险倾向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基于I-PACE模型,通过2项实验考察了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对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者的风险决策的影响。实验1使用财富之轮任务考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问题组有更大的反应时和总注视时间、在高风险条件下更少地选择风险选项。实验2通过呈现社交媒体相关线索和中性线索测量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对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者的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一致情况下增加了问题组的风险选项选择次数和首次到达时间。整个研究表明,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会影响风险决策,社交媒体相关信息对问题组的影响更大,增加了其风险决策时的冒险倾向。未来可对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者在风险决策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进行探究,以便深入了解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风险决策间的关系。

  • 战略规划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路径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4-20

    摘要: 摘要:[目的/意义]构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期间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思路框架,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创新认识。[方法/过程]选取我国3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与15家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作为分析样本,以样本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的总体目标、发展策略与具体行动等内容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人工类目编码,以揭示规划文本中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关内容。[结果/结论]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现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共识。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路径主要围绕技术、空间、资源、服务、管理、协作协调等六个方面展开。未来公共图书馆实践可以从数字中国整体建设、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质量强国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为自身的智慧化转型提供洞见。

  • 韧性视角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管理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韧性视角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能为今后构建韧性社会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首先阐释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总结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建设的行为,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是韧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用具体行动构建与社会的紧密连结,帮助城市建设韧性。未来研究要从LIS学科视角进一步阐释韧性社会理论框架,分析公共图书馆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构建适应性服务体系,强化实证研究和情境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还需注重内部的组织韧性建设。

  •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科技文献自动标引方法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09-02

    摘要: 目的/意义 当前用户迫切需要在极度复杂的信息当中高效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自动标引方法以提高文本标引的准确性。 方法/过程 首先将文本正文和摘要同时作为标引源,接着分别采用Keybert方法和TF-IDF方法处理摘要和正文,同时结合统计学习法的词频特征和机器学习法的语义特征获取两组文本候选标引词;最后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做融合处理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以体现对标引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整体把握。 结果/结论 实验表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文本自动标引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标引结果。

  • 我国高校图书馆形象用户感知研究——以大众点评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管理 提交时间: 2022-08-25

    摘要: 目的/意义 随着科技浪潮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深远影响,转型与变革已成为图书馆领域面临的重大命题。现在的高校图书馆在用户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探究高校图书馆形象的用户感知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形象,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鉴于以第三方评论网站的用户评论数据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形象的用户感知研究的贫乏,文章通过采集大众点评网中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在线评论数据,使用TF-IDF关键词抽取、LDA主题聚类算法结合Rost CM6进行文本内容挖掘,分析高校图书馆整体形象、认知形象与情感倾向感知。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高校图书馆形象主要持正面态度,而对不同组成部分的形象感知则各有侧重。最后基于此提出高校图书馆形象提升策略。

  • 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与加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4-29

    摘要: 从信息加工视角探究个体对医疗信息的风险感知过程, 通过医疗信息来源、医疗信息内容与呈现形式和信息加工主体三个方面归纳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经验—分析式加工理论和字面—要义加工理论探讨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认知机制。今后研究可更注重医疗信息风险感知的通用研究与特殊主题研究的平衡、风险感知测量工具的规范性与特异性的结合, 并立足于中国医疗体系建立具有循证依据的预防措施和配套政策。

  • 反驳文本对患方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05

    摘要: 采用反驳文本范式对患方进行知识修正,提升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和道德判断。预实验编制反驳文本并验证其有效性,实验1验证反驳文本可以显著提高患方的对医信任和道德判断,并发现医疗结果是影响患方信任和对医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实验2和实验3探究了反驳文本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普遍性,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和宽容度在反驳文本和患方信任及道德判断之间呈链式中介作用,且反驳文本可脱离医学情境提升普遍患方信任。

  •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中的眼跳定位缺陷:基于新词学习的实验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4-15

    摘要: 通过与生理年龄匹配儿童比较新词重复学习中眼跳定位模式变化的异同,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是否存在缺陷。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结果发现:(1)与生理年龄匹配组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跳入新词的眼跳距离较短、多次注视中的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首;(2)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利用学习次数调节新词眼跳定位模式的能力高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即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跳入和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随之增长,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中心;相比之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仅在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上有所增长,但增加幅度也显著小于生理年龄匹配组。结果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及利用学习次数对眼跳定位的调节上均表现出一定缺陷。

  •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其改善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9

    摘要: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与匹配组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在词间空格条件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基于WoS数据库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发展脉络,探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过程]以WoS核心合集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究文献的发文时间、国家与地区、机构与作者、发表刊物等进行统计分析;利用HisCite和CiteSpace筛选出重要相关文献,在对其进行阅读归纳的基础上,进行馆际互借研究的发展脉胳与主题分析。[结果/结论]馆际互借可分为传统馆际互借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馆际互借研究迅速发展期(1980-1990年)、文献传递快速上升期(1990-2000年)、动态发展期(2000-2016年)4个阶段,未来馆际互借员角色应更加多样化。

  • 学科分类差异对高校图书馆学科评价服务的影响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对比学科评价中常用数据库学科分类体系,实例分析学科分类差异对学科评价服务的影响,以引起高校图书馆对不同数据库学科分类差异的重视。[方法/过程] 对学科评价中几个常用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梳理,并对JCR收录的11 681种期刊进行数据库的学科类别映射,详细阐述数据库之间的学科分类差异。结合图书馆学科评价的内容,以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科为例,分析学科分类差异对学科评价的影响。[结果/结论] 数据库学科分类差异会对图书馆学科评价中科研产出分析、科研影响力评价、科研人员评价3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减小影响的几点建议,为图书馆学科评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 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系统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分析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取得的成效、经验与不足,为后续实证调研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聚焦于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学习效果,利用系统综述方法对国内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评价类型、评价主体等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国内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利用调查法、量表法、表现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评价类型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专业化方面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