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为区域服务的定位分析与选择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梳理图书馆与区域的关系,不以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进行限定,而从两者包含与互动来认识图书馆为区域服务。[方法/过程] 图书馆为区域服务应该从环境与定位入手,重新分析认识图书馆社会职责、重点任务、服务工作内容。[结果/结论] 图书馆是区域的组成部分,应以主体意识来发展自己,完善区域构成。图书馆应遵循定位,选准重点建设,筑牢专业的服务基础,为区域的政府决策、科研开发、产业经济、民众生活等提供信息服务。

  •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及随机性收敛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 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当前, 全局层面及工业视角下的碳排放绩效评价和收敛性分析已趋于成熟, 但农业碳排放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为补充相关研究, 对区域农业碳排放总量、绩效及两者的收敛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文在测算2000—2014 年我国30 个省市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 运用SBM-Undesirable 模型计算农业碳排放绩效,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全国和各区域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绩效进行了随机性收敛检验。结果显示: 1)2000—2014 年间, 全国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呈递增趋势, 但各区域排放量差异明显。比较中部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各年总量均值, 发现2000 年的差值分别为3.357 4106 t, 3.965 0106 t 和5.904 7106 t, 到2014 年, 差距扩大至5.244 8106 t, 7.351 2106 t 和7.681 0106 t, 对应增长比例分别为56.2%、85.4%和30.0%。2)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绩效均值折线图显示, 东部平均绩效较高, 15 年来基本稳定在0.8 左右; 西部和中部绩效均值较低, 绝大多数年份处于0.3~0.5, 但西部不断改善, 中部则持续下降。3)对总量进行收敛性检验,发现全国、西部、中部呈现明显的随机性分异, 仅东部出现随机性趋同; 在绩效的收敛性检验中, 全国范围内不存在随机性收敛, 但东部、中部、西部各自呈俱乐部式随机性收敛态势。随机性收敛检验结果表明, 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绩效不会自动降低到稳态水平, 有必要进行相关政策干预, 以缩小各省市间的差距。本研究为制定区域间差异化和区域内统一性农业减排政策奠定了基础。

  • 秦巴山特困区农户生计资本及生计策略研究——以商洛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秦巴山商洛地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聚焦不同群体之间生计资本状况,并探讨其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的耦合性。结果表明:(1) 山区农户生计策略出现明显分化,依据非农收入比重分为纯务工型、务工主导型、兼业型和纯农型4种类型。(2) 调研样本中农户生计资本有限和不均衡,呈现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较高,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偏低的特征。非贫困户中兼业型生计资本总值最高,务工主导型、纯务工型次之,纯农型最低;贫困户中务工主导型生计资本总值最高,纯务工型、兼业型次之,纯农型最低。(3) 非贫困户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耕地质量、职业技能水平、政治资源、就业网络对纯务工型农户向务工主导型、兼业型转变有着积极影响,家庭人均收入、男性劳动力比例则具有负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和职业技能水平对于纯务工型向纯农型转变有负向影响。贫困户中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政治资源对纯务工型农户向务工主导型、兼业型和纯农型转变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劳动力教育水平、职业技能水平、联系成本则具有负向影响。(4) 非贫困农户生计资本耦合度依次为兼业型>务工主导型>纯务工型>纯农型;贫困农户则为兼业型>纯务工型>务工主导型>纯农型。因此,开展农户可持续性生计研究,对于农户减贫、促进乡村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雄全异株流苏树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雄全异株是自然界罕见的繁育系统。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对雄全异株植物流苏树传粉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苏树的雄花与两性花的雄蕊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均能产生功能花粉粒。两性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分化形成雌蕊,雄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后形成一个空室并停止发育至整体退化。雌蕊先熟,柱头可授期长,花粉在花药开裂后具有活力,室温下,活力维持在10%以上约2周。流苏树靠风和昆虫(主要是蓟马和食蚜蝇)传粉。控制授粉30 d后,自然对照结实率为34.36%;两性花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自发自交的结实率仅10.70%;人工授粉下杂交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同株异花);有性生殖受到传粉者限制;是混合交配系统。证实流苏树是木犀科又一功能性的雄全异株,其依靠雄株增加异交花粉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自交衰退;同时两性花的自交亲和保障生殖成功。流苏树雄花的雌蕊退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木犀科的雄全异株是两性株向雌雄异株进化的过渡状态。

  • 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 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 主区为毯苗机插(机插)、湿润精量穴直播(直播)和人工移栽 3种播栽方式, 副区为施氮量0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 研究杂交籼稻在不同处理下水稻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率。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积累量、运转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积累总量人工移栽>机插>直播; 播种—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速率直播>机插>人工移栽, 拔节—抽穗期氮素积累速率人工移栽>机插>直播, 不同播栽方式下均在拔节—抽穗期氮积累速率达最大; 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表现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 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为直播>人工移栽>机插; 人工移栽稻的产量与机插稻差异不显著, 与人工移栽稻相比, 直播稻平均减产13.04%。植株氮素积累量和穗部氮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而叶片氮素对穗部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播栽方式和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 机插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直播、人工移栽的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氮素回收利用率在人工移栽和机插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关系, 直播则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随氮肥的增加而降低, 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而言, 直播稻施氮量在135 kghm2, 机插和人工移栽在135~180 kghm2时既能获得稳定的产量,也能维持较高氮素利用率。

  • 氮肥运筹与栽植方式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 在光温条件差异较大的四川省汉源和温江两地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9∶1(N1)、7∶3(N2)和5∶5(N3)]与栽植方式[宽窄行栽培(C1)、三角形栽培(C2)、扩行减株栽培(C3)、抛秧栽培(C4)]对水稻库容量、籽粒灌浆充实及产量的影响, 探明光温特性、养分调控和栽植方式与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1)光温优越的汉源地区水稻籽粒库容量、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优于温江, 籽粒的最初生长势较低,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 前、中期的灌浆强度较高, 历时久,生长量占比亦较大, 且灌浆活跃期较长, 更易获得高产; 2)随着氮肥后移程度的增加, 水稻最大库容量呈减小趋势, 但籽粒的充实率、充实指数、库有效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均呈增加趋势, 籽粒最初生长势降低, 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提高,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生长量占比增加, 灌浆历时缩短,总体以氮肥适度后移(N2)处理产量更高; 3)不同栽植方式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的差异较小, 而在生物产量、最大库容量、灌浆特征参数和充实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 各栽植方式在获得高产时存在相似的灌浆特性, 即库容量较大, 籽粒最初生长势较低, 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延迟、生长量占比较大, Gmax 和Gmean 较高, 宽窄行栽培、三角形栽培、扩行减株栽培和抛秧栽培分别在N1、N1、N2 和N3 条件下获得高产, 其中三角形栽培产量最优; 4)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最大库容量的增大, 籽粒的最初生长势降低, 灌浆峰值期延后, 前、中期的灌浆历时与灌浆强度增加, 达灌浆峰值期的生长量比例亦增加, 且在前、中期的灌浆强度和前期的灌浆贡献率优势显著时更易获得高产。因此, 提高水稻产量应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并针对不同的栽植方式采取相应的氮肥运筹措施。

  • 胎儿心脏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构建胎儿心脏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因“心脏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引产的胎儿4例,从脐静脉注射混合有造影剂和铸型剂的灌注剂后行CT扫描获取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 14.0软件构建胎儿心脏数字化三维模型。结果构建的胎儿心脏三维模型三维效果逼真,用不同颜色标记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升主动脉及其分支、主肺动脉及其分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可显示单一或多个结构,可在三维空间任意缩放、平移、任意旋轴任意角度旋转。此外,还可对各个血管进行管径测量。结论基于CT数据集,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构建出理想的胎儿心脏模型,对临床教学和解剖教学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