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有向合著网络的核心团队挖掘研究——以图情领域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为便于机构人才引进,构建领域核心团队识别规范化流程,从核心区域作者确定、团队指导/师承关系判别、团队发刊倾向和团队研究方向4个方面对领域核心团队进行挖掘研究。[方法/过程] 首先,进行数据前期规范;然后,结合作者合著无向二值矩阵与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划分核心区域作者,综合多维指标对核心区域作者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基于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的有向合著网络,识别领域核心研究团队。[结果/结论] 在厘清团队指导/师承关系判别基本流程上,提炼通用性规律,包括:①在"外射星型"拓扑结构的合著团队中,处于中心位置节点有较高概率为导师/指导者,而"内聚星型"拓扑结构合著团队位于网络中心的作者科研能力较强;②在第一作者与其他作者的有向合著网络中,两个节点若同时具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关系、有相同的所属机构、学术年龄有一定差距,则这两个节点间一定存在指导关系,有较高的概率存在师承关系。

  • 美国顶尖iSchool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演变与启示——对课程设置10年后的再调查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10年后再次重启美国顶尖iSchool信息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调查,通过探讨10年间海外顶尖本科学位培养项目的演变及其走向,为我国信息管理院系相关本科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经验与借鉴。[方法/过程] 选取U.S.News美国最佳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生院排名中位列前10名的顶尖iSchool,调查所开设的信息科学本科专业,通过iSchool官方网站全面收集学位项目及其课程信息,并从整体项目设计与培养目标变化、专业核心/选修课程变化、课程设置分类与动向等不同维度展开考察和分析。[结果/结论] 相较于2009年,2019年美国顶尖iSchool的本科项目在项目设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核心(必修)课设置、专业选修课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对所开设课程进行分类编码,美国顶尖iSchool的课程可分为13个类型,但课程在不同类别上的分布较为分散,呈现出明显的多路径、多元化特色,进而逐一考察与梳理了各个类别课程设置的新近动向。研究还从5个方面论述了对我国信息管理院系本科课程设计的启示。

  • 50年来全球信息政策研究的阶段化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11-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This paper combs and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logic behind  the evolution­ ary process of global information policy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future research by looking back  at the past. Us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knowledge mapp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more than  a thousand  pieces of literature on  information  policy  across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and  summarize the thread  of emergence,evolution,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central and  burst terms,  clustered  keywords,  etc. , the stage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global information  policy  was divid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y-led  stage (1967 一 1985 ) ,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policy-led stage (1986 — 1992) , the technique diffusion policy-led stage (1993 - 1998 ) , the Internet policy-led stage (1999 - 2005 ) , the data governance policy-led stage (2006  -2011),the social media policy-led  stage (2012  -2014),and  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 policy-led stage (2015-present).  There are profou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taged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the changing  in­ form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the path-dependent nature of logical evolution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alo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o  ad­ dress the evolving regulatory challenges that comprehensive informatization of society brings to information policy.

  •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审批工作流的多重短签名方案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2-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传统单路线性工作流难以满足高并发、时效性高的管理事务需求,而采用多层网状分布式架构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针对分布式审批工作流业务系统中存在的数据交互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签名长度较短的多重短签名方案。首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和CDH困难问题假设下,证明了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基于此方案设计了分布式审批工作流交互协议,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运用C语言实现了签名方案,并与同类签名方案进行了效率比较;最后对基于此签名方案的应用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签名方案效率较高、计算量小,因此,基于此方案的分布式审批工作流适用于高并发、时效性要求高的电子政务系统。

  • 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评价不同剂量的低聚木糖(XOS)同时替代抗生素与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浆生化参数的影响,并筛选出其最佳XOS添加剂量。试验选取28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重复,每重复5头猪。各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氧化锌)、阳性对照组(添加抗生素、氧化锌)及100、250和500 g/t XOS添加组。记录每栏仔猪的日采食量和腹泻情况,于试验第1、7、21和56天,记录每栏仔猪的体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检测其生化参数。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第8~21天和第1~56天时,100 g/t XOS组的AD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试验第7天时,500 g/t XOS组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第21天时,100和500 g/t XOS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试验第56天时,100 g/t XOS组血浆ALT活性、500 g/t XOS组血浆AST活性、250和500 g/t XOS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100 g/t XOS组血浆LDH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500 g/t XOS组血浆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250 g/t的XOS可通过调控断奶仔猪营养素代谢增强肠道健康、减少腹泻,从而促进生长;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可适当增加XOS的添加量。

  • 热带北缘鹅凰嶂季雨林四种群落特征及成熟度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分析我国热带北缘季雨林的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特征,为解析其群落构建机制和森林结 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对广东阳春鹅凰嶂典型季雨林中 4 种不同植物群落 ABCD 展 开调查,对其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等进行分析,判断其成熟度差异,预测演 替方向,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目前 4 种群落林层单一,小径级木与下层木占 主体地位,具有 1~3 种明显的优势树种。(2)Shannon-Wiener 指数为 2.72~3.74,Simpson 指数为 0.90~0.97,均匀度指数为 0.74~0.89,各群落多样性特征差异显著。(3)4 种群落乔 木胸径大小比数为 0.49~0.51,角尺度为 0.56~0.61,混交度为 0.54~0.83,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为 60.57~71.44,林分空间结构距离为 53.15~68.53。(4)综合群落基本特征、多样性和空 间结构特征分析得出,各群落的成熟度排名为 D>A>C>B。该研究结果表明,4 种群落都 处于演替前期或中期,乔木个体胸径和树高发展空间较大;群落整体处于中庸的生长状态, 个体均呈轻微聚集分布,树种表现为中度、强度或极强度混交,空间结构与理想林分存在一 定距离。随着成熟度增加,4 种群落都继续以阳性树种作为主要优势树种进行演替,并初步 具备该区域地带性顶极群落的典型植被特征。随着成熟度增加,季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 并向混交度增加、空间结构优化、稳定性增强的趋势演替。未来应对该区域加强监管与保护, 同时应对该地区植被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展开广泛监测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