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推广内容及现状研究——以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大数据环境下,以年度数据账单方式进行的数据推广工作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的认可与使用,但不同机构的年度数据账单内容、模式及推广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推广内容及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以2017年数据账单结构完整性、内容丰富性为标准筛选出21所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同时对各馆2016年度数据账单进行回溯性追踪;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内容、推广模式与服务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结论] 当前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推广并没有统一且长效的模式,并存在时间持续性差、内容价值不完善、文化传承与延展功能及效果缺失等问题。建议从数据推广内容的价值度与活动的持续性、营销品牌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服务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

  • 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的Apriori改进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2-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Apriori算法在挖掘频繁项集时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这样会因为频繁的IO操作而导致效率低下。为了改进算法的执行效率,BE-Apriori(binay encoded Apriori)算法充分利用了二进制数相比编程语言中各种数据结构在内存及运算速度上的优势,对事务记录进行二进制编码后加载到内存,然后利用等效的二进制数之间运算代替集合之间的运算。分析了算法性能,并利用UCI数据集中的毒蘑菇数据对BE-apriori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E-Apriori可以正确挖掘频繁项集,并且相比Apriori算法有着更好的性能。

  •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工在线信息行为特征及演化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在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分析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行为特征及演化,对实现精准信息扶贫和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信息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在对农民工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和Xpath路径语言,结合百度贴吧农民工数据,使用Jieba库实现分词操作并将数据按照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可视化研究,对农民工群体的在线信息行为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论揭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获取行为中的获取内容异化程度不断加深,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在线信息发布行为时间特征具有政策导向性,政府出台的城镇化战略、支持农民工返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政策对农民的信息行为演进具有重要影响;在线信息共享行为主题特征呈现多元化。

  • 基于移动终端日志的微信老年用户使用行为画像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已成为拥有老年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构建微信老年用户群体画像对促进老年人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能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移动终端日志追踪软件获取微信老年用户使用日志数据,并构建实验环境、布置实验内容获取老年用户使用能力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老年用户属性及使用行为数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基于老年用户画像体系中的用户属性及行为数据聚类结果深入分析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发现微信老年用户与其他用户群体相比使用强度、交互强度、使用能力偏低;而且微信老年用户群体具有显著差异性,学历越高的老年用户使用能力、交互强度、使用强度越高,即微信活跃老年用户多为高学历用户。根据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热变形和淬火配分处理的复合作用对低碳合金钢马氏体相变机制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利用热变形和两步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Q&P)工艺的复合作用制备低碳合金钢试样, 设计不同的热变形温度, 研究加载(获得30%变形量)引起的应力和塑性变形对Q&P工艺下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 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传统两步Q&P工艺相比, 复合作用下显微组织细化, 尤其是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细化更明显, 马氏体板条呈现弯曲形貌. 随着变形温度升高, Ms升高, 但马氏体转变量却有所下降, 其原因是应力引起的位错多在奥氏体母相晶界处出现, 成为马氏体相变优先形核的位置, 而一旦发生相变, 一定的塑性应变将提高晶内奥氏体的稳定性, 从而促进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 复合作用下试样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在650 ℃变形时试样的硬度最高, 而在750 ℃变形时试样的塑性最好.

  • 长新冠危险因素和主要症状调查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以天津地区为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目的 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3 年 1—8 月,采用自拟长新冠调查问卷调查国内长新冠现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期望、急性期及后遗症状等问题。结果 共收集 1001 份问卷,901 名受访者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585 人存在长新冠(发病率为 64.9%);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00,95%CI=1.477~2.705,P<0.05)、肿瘤病史(OR=4.424,95%CI=1.316~14.868,P<0.05)、退休(OR=1.527,95%CI=1.048~2.224,P<0.05)是长新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 19种长新冠症状中,患病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疲劳(341 人)、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降低(274 人)、失眠(217 人);腰背痛在疼痛类症状中发病人数排名第一(201 人);脱发在自愈难度中排名第一(58.57%)。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意愿方面,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是针灸(55.73%)、中药汤剂(53.68%)、中成药(47.01%)、西药(24.79%)、静脉滴注(12.14%)、住院治疗(11.97%)。结论 我国长新冠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受患者青睐,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的临床证据。女性、肿瘤、退休(老年人)是长新冠的高风险人群,免疫功能低是其共同特征,建议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开展针灸预防长新冠的队列研究;疲劳、失眠、腰背痛是长新冠更具代表性的症状,建议首先以这 3 种症状为切入点开展针灸治疗长新冠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