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时代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在通信技术支持下,短视频传播发展速度加快,多数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具备强时效性、高传播率、多元化特点。利用短视频方式,可以扩展主流媒体新闻传播途径,带来发展新活力。本文基于智媒时代,讨论和分析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仅供参考。

  • 多模式集合模拟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气候模式驱动作物模型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 单一气候模式输出和作物模型的结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多模式集合的概率预估可以有效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此, 本文利用1981—2009 年东北地区海伦、长岭、本溪3 地区农业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玉米作物数据, 分别建立了 作物统计模型并验证了APSIM 机理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 与CMIP5 在RCP4.5 情景下的8 个全球模式结合, 尝试基于多模式集合评估了未来2010—2039 年时段和2040—2069 年时段气候变化对玉米 产量的可能影响(相对于1976—2005 年基准时段)。研究结果表明, APSIM 模型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 很好的模拟能力。玉米生育期的模拟误差(RMSE)为3~4 d, 产量的RMSE 为0.6~0.8 thm2。建立的产量统计 模型表明, 玉米出苗阶段(5 月中旬)的温度增加对产量增加有积极作用, 而开花到成熟阶段(7 月中旬到9 月上 旬)的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光照的不足均不利于产量增加。与1976—2005 年基准时段相比, 气候因素影响下 2010—2039 年玉米产量减少3.8%(海伦)~7.4%(本溪), 减产的概率为64%(长岭)~73%(本溪); 2040—2069 年时 段减产6.4%(海伦)~10.5%(本溪), 减产的概率为74%(海伦)~83%(本溪)。未来2010—2039 年时段和2040—2069 年时段基于机理模型模拟的产量降低分别为6.6%(海伦)~8.9%(本溪)和9.7%(海伦)~13.7%(本溪), 均高于相应 时段基于统计模型得到的0.9%(海伦)~6.0%(本溪)和2.0%(长岭)~7.3%(本溪)减产结果。

  •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数据要素确权地方立法策略及其调整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2-11

    摘要: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要素确权的立法策略,有利于立法者优化数据确权立法和其他主体了解数据确权地方立法要点。[方法/过程1以我国数据要素确权有关的21份地方数据条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确权的态度、概念、客体、属性、路径、内容、边界、主体与归属展开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数据确权地方立法策略己表现出明显数据确权倾向,以数据权益为概念表达,重财产属性而轻人格属性,通过双向确权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双重划定边界以限定权利行使,但数据权利客体的范围不清、分类分级不够,且权利主体、归属、保护路径等仍不够具体。建议数据确权要在态度与概念的表达策略、客体的优化策略、属性与保护路径的选择策略、内容与边界的扩展策略、主体与归属的确定策略上进行调整。

  • 中国情绪调节词语库的初步编制与试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使用具有情绪调节含义的词语启动某种调节策略, 是实现情绪调节目标的重要方法。然而,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标准化的情绪调节词语库, 这可能导致所选词语与目标策略不匹配以及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等问题。为此, 我们对多种情绪调节词语进行筛选、分类和评定, 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情绪调节词语库, 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用。首先, 对情绪调节词语与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程度进行评定; 根据结果对词语进行筛选和分类, 建立词语库, 并进一步对词语属性进行评定。其次, 使用句子整理范式, 检验词语库中的词语所诱发的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 149个情绪调节词汇纳入词语库中, 可以较好地反映5种情绪调节目标(接受、注意分散、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表情宣泄)与中性目标; 词语库具有较好的信度与内部一致性。(2)内隐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策略调节了负性情绪效价和唤醒度, 内隐注意分散策略降低了负性情绪唤醒度。这说明词语库可靠性较高, 其中材料可用于情绪调节目标的实现。

  • UV-B增强下施硅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7-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大气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的地表紫外辐射增强作为全球变化重要问题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硅是水稻生长有益元素,但施硅是否影响稻田CH4和N2O排放,迄今相关报道尚不多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UV-B增强下施硅对水稻生长、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UV-B辐照设2水平,即对照(A,自然光)和增强20%(E);施硅量设2水平,即对照(Si0,0 kg SiO2/hm2)和施硅(Si1,200 kg SiO2/hm2)。结果表明,UV-B增强降低了成熟期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而施硅能缓解UV-B增强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增加。UV-B增强可显著提高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增加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增温潜势。施硅能明显降低稻田CH4排放,促进N2O排放,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增温潜势。研究表明,施硅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缓解UV-B增强对稻田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的促进作用。

  •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 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 能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因此, 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为对象, 采用遥感解译、景观连接度指标、斑块重要性评价和廊道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2003 年、2009 年和2015 年研究区的植被景观连接度和斑块重要值变化, 并构建河岸缓冲带植被廊道网络, 以期为黄河中下游河岸缓冲带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结果表明, 研究区植被斑块的连接度在2003—2015 年呈增加趋势, 且随距离阈值的增大而增大; 不同距离阈值下, 斑块重要值随斑块面积增大而增大, 且随距离阈值增大的而增大; 小型斑块(0~5 hm2)重要值呈增加趋势, 中型斑块(5~10 hm2)重要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而大型斑块(>10 hm2)重要值呈降低趋势。植被廊道网络分析表明, 基于重要生态节点同时考虑沟渠和道路廊道可作为研究区植被廊道网络构建的重要参考。

  •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 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 能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因此, 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为对象, 采用遥感解译、景观连接度指标、斑块重要性评价和廊道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2003 年、2009 年和2015 年研究区的植被景观连接度和斑块重要值变化, 并构建河岸缓冲带植被廊道网络, 以期为黄河中下游河岸缓冲带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结果表明, 研究区植被斑块的连接度在2003—2015 年呈增加趋势, 且随距离阈值的增大而增大; 不同距离阈值下, 斑块重要值随斑块面积增大而增大, 且随距离阈值增大的而增大; 小型斑块(0~5 hm2)重要值呈增加趋势, 中型斑块(5~10 hm2)重要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而大型斑块(>10 hm2)重要值呈降低趋势。植被廊道网络分析表明, 基于重要生态节点同时考虑沟渠和道路廊道可作为研究区植被廊道网络构建的重要参考。

  •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分类: 农、林、牧、渔 >> 土壤学 提交时间: 2023-05-3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采用两行一带种植模式低密度栽培樟子松进行生态修复后,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影响了同类型地区是否可以持续使用樟子松进行生态修复。为了研究科尔沁沙地南缘植被修复后土壤水分动态特征,本研究综合运用原位观测、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土壤水分实测数据校正Hydrus-1D模型,探究降雨-土壤水分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樟子松人工林显著改变了地区水分分布,裸沙地2.0 m处深层渗漏量占降雨量的44.16%,而樟子松林地深层渗漏量仅占降雨量的0.7%。(2)监测期内,0.4 m深度以下土壤水分对小雨无响应,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深度可达1.0 m,对大雨和暴雨的响应深度涉及整个观测剖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水分波动幅度呈现减小的趋势。(3)降雨量和深度较浅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周期为周、半月的累计降雨量与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相关;降雨量大于50 mm时,能保证对2.0 m处土壤水分的补给。(4)模型的决定系数范围在0.61~0.85,均方根误差范围在0.0061~0.0096 cm3cm-3,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且深层模拟精度高于浅层。研究结果对科尔沁沙地雨养型植被造林、生态恢复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