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数字时代编辑记者的技术素养探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当前已经步入数字时代,同时,在新闻媒体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这就使得编辑记者的工作变得更有挑战性。本文立足数字时代的发展,探讨编辑记者当下应当具备的几项专业技术及自身素养,其中,专业技术包括摄影、采访、策划、信息挖掘、数字设施的应用、计算机、多门语言表达等;而自身素养则主要有文化综合能力、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等,分析了当下所表现出的几点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策略,旨在使编辑记者能够为大众呈现更为精彩的节目内容,使电视台、广播等传媒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 新型环保锌铝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新型无铬锌铝合金涂层是在传统无铬锌铝涂层技术的基础上,用鳞片状锌铝合金粉替换锌铝混合粉制备涂料,并涂覆于金属材料表面的防护膜层;本文综述了无铬锌铝涂层技术,分析了涂层的成膜机理及耐蚀机理;重点介绍了无铬锌铝合金涂层的应用研究,并与传统无铬锌铝混合粉涂层进行了对比;最后展望了无铬锌铝合金涂层的发展趋势。

  • 基于L2-范数重构样本约束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在训练样本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但是计算的时间成本较高。针对稀疏表示方法的此问题,考虑构造对重构样本的L_2-范数约束,使得重构样本中各类别分量之间的竞争加强,以起到组稀疏的效果,最后提高分类正确率。由于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闭式解,使得求解的计算成本大大的减小,并且得到的系数稀疏程度与传统方法类似。在公开的人脸和物体图像数据集上和同类型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条件下具有优秀的图像识别效果。

  • 吸湿对土粒比重测定的影响研究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2-12-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土粒比重通常采用比重瓶法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发现现行规范中的比重瓶法试验过程中会因为烘干土样存在吸湿行为导致测定结果偏小。通过7种土样的吸湿试验,发现黏粒含量最高的膨润土吸湿量最大,黏粒含量最低的砂土吸湿量最小。本研究基于规范中比重计算公式,推导了考虑土样吸湿影响下的真实比重计算公式,并探讨了烘干土样吸湿性对土粒的比重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随着土样吸湿率的增大,比重值的误差随之增大。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比重瓶法,该方法直接采用自然风干土样进行试验,避免了烘干土样吸湿对比重测试的影响。对7种土样分别进行了改良比重瓶法和传统比重法试验,对比发现:土类吸湿能力越强,则两种方法测得的比重值的差异越大。该改良方法的误差主要来自自然含水率测定误差,试验误差分析表明自然含水率值变化0.5(含水率变化率4.162%~41.051%)对比重测试结果的影响不超过0.9%,说明该测试方法较现行规范中的比重瓶法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 竖向矩形锚板水平拉拔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研究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在已有竖向条形锚板和正方形锚板水平拉拔统一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矩形锚板的三维模型。以板前四棱楔形体土核在4个方向挤压土体所形成的空间滑移体来描述拉拔破坏面。分别对4块滑体进行力学平衡分析,求解作用于楔形体土核4个面上的土压力合力,再根据土核竖向极限平衡条件确定其形状,根据水平极限平衡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与大尺寸锚板试验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本研究方法对锚板尺寸效应不敏感,对不同埋深无明显的倾向性;与实测值比值的变化范围较窄,靠近于1:1线,计算精度和离散程度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整体表现良好。

  •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纵隔气肿8例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 分析并总结儿童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22-12-01—2023-01-30 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儿科住院的 8 例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的患儿年龄、性别、影像学、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 8 例患儿年龄 3 岁 7 个月 ~12 岁,男女比 3 ∶ 5,高分辨率 CT(HRCT)均显示双肺感染合并纵隔气肿。气肿多同时累及颈部及胸壁。肺部表现多种多样:胸膜下磨玻璃影、实变、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网格征等,未见大片实变及“白肺”。1 例患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明显气促,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可不显著。4 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 例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8 例患儿均给予氧疗。1 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明显气急,低氧血症,常规治疗无好转,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 3 d 后好转撤机。5 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3 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 周后复查胸部 CT,纵隔气肿均完全吸收,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结论 COVID-19 并发纵隔气肿者多为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少见。可同时合并颈部及胸壁积气。肺部病变可累及间质或实质、双肺均受累,表现形式多样。起病多有明显气急,积极氧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超敏 -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要严密关注呼吸情况,积极使用 IVIG,适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通气。

  •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 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 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 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 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 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 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 探索在长期戒断后, 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 相比对照组, 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 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 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 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 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 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 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 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 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6

    摘要: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长期戒断后,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中覆膜支架两端长度与长期疗效的关系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 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 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 度、门静脉长度(X1、 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 X4), 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 生率的影响。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Hg,下降 (10.80±5.15)mmHg( t=13.44, P<0.01)。随访时间3~89月,中位随访期64月,平均39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 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 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 75%、 63%、 62%、 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 72%、 72%、 69%、 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 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 1.50, 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 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HBsAg与HBV DNA定量变化及其相关性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D患者HBs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 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士3.06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水平,荧光PCR定量检测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k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 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8.381, 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 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 V-LC组(P0.05)} HBeAg阳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 V-LC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 , P=0.046和1.009, P>0.05) ; CHB-LM组HBsAg定量高于HB V-LC组(Z=-2.247 , P=0.025) HBeAg阴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 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和14.658, P<0.05) ; 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 V DNA定量均高于HBV-LC组(P<0.01)。 HBaAg与HBVDNA定量水平在CHB-LM组(r=0.389, P=0.009) ,HBV-LC组(r=0.431, 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组中无相关性(r=0.348, P=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例患者治疗后HBs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 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Z=-5.415, P<0.001);治疗后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 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 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Ag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