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LBSN中融合时空信息的连续兴趣点推荐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0-11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位置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BSN)中连续兴趣点推荐系统面临的数据稀疏性、签到数据的隐式反馈属性、用户的个性化偏好等挑战,提出一种融合时空信息的连续兴趣点推荐算法。该算法将用户的签到行为建模为用户—当前兴趣点—下一个兴趣点—时间段的四阶张量,并利用LBSN中的地理信息定义用户访问兴趣点的地理距离偏好,最后采用BPR(Bayesian personalized ranking)标准优化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先进的连续兴趣点推荐算法具有更好的推荐效果。

  •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及 其与自然保护区GAP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3-05-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明晰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及其与当前自然保护区的空缺,对于合理高效地开展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预测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在当代(2020s)及未来(2060s、2100s)的分布范围,以及自然保护区对四合木的保护现状,以四合木为对象,利用最大熵模型(The maximum entropy model software,MaxEnt)结合23个环境变量预测其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鄂尔多斯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潜在适生区,并与当前四合木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77,表明预测结果准确。(2)影响四合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湿月降水量,其次是最干月降水量、距道路距离、等温性、最冷季平均温度、坡度。(3)研究区内四合木当前适生面积为4717 km2;2020s2100s四合木潜在分布区退缩,并向西北部偏移。(4)基于保护空缺分析,当前仅有14.88%四合木的适宜生境位于保护区内,大面积的四合木适生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研究结果旨在为四合木保护及其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质量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 于2022年5—6月向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共计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875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根治处方规范化情况、Hp感染检测情况、Hp感染根治药物配备情况、Hp感染诊疗管理情况、Hp感染诊疗中困难问题,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疗认知情况等。结果 上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p感染处方根治方案正确率仅为32.0%。上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能力开展Hp感染检测的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较高,近80%。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配备基本的根治Hp所需的药物,但铋剂配备率低,为54.6%。Hp诊疗规范督查率80.0%。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需求较高,占66.7%。在Hp感染诊疗中,存在主要困难为药物配备不齐全、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结论 上海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开展Hp检测的能力,特别是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增加购入Hp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完备Hp根治所需相关药物等。此外,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提高全科医师对Hp感染的诊疗能力,同时加强Hp诊疗规范督查,进一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Hp感染诊疗能力。

  • 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0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手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医院 - 社区 - 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不同的术后干预方式,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管理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干预,联合管理组遵循构建的慢病一体化路径进行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实验室指标、复发转移、死亡、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情况的变化。结果 术后 3 个月和 6 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4 ng/mL vs.3.2 ng/mL,χ2=-4.653,P0.05),而在术后 6 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6% vs. 22.5%,χ2=4.395,P=0.036);此外,在术后 3 个月和 6 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 vs. 16.2%,χ2=3.981,P=0.046;5.6% vs. 25.0%,χ2=5.388,P=0.020)。但两组患者在术后 6 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2.8% vs. 7.5%,χ2=0.165,P=0.685)。在患者术后 6 个月和 1 年的生命质量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8.74±2.16)分 vs.(44.73±3.41)分,t=-5.922,P<0.001;(42.03±1.94)分 vs.(36.98±4.65)分,t=-5.952,P<0.001],在焦虑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60.12±6.23)分 vs.(63.56±4.72)分,t=2.650,P=0.010,(66.49±5.67)分 vs.(72.41±5.25)分,t=4.600,P<0.001]。结论 医院 - 社区 - 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能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肠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命质量并改善焦虑症状,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