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3-03-27
  • 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内涵、流程、模型与应用进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摘要: 目的/意义 数据故事化是一种更高效、更全面、更新颖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研究势趋进一步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我国现有的有关数据故事化研究的21篇文献内容,从概念内涵、基本流程、相关模型以及应用实践4个方面对我国数据故事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结果/结论 数据故事化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内涵、流程、模型、方法、工具等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领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注重构建我国数据故事化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体系。

  • 不同认知结构被试的测验设计模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正如不同的病症需要使用不同的医疗技术方法来诊断一样, 不同的认知结构也需要设计对应的测验模式来进行诊断, 从而保证测验具有高质量的诊断评估效果。但传统测验形式未考虑不同认知结构的针对性诊断测验需求, 导致“千人一卷”在测验效率上有所不足;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虽可针对不同认知结构的被试施测不同的项目, 然而支持自适应过程的题库却没有针对不同认知结构被试设计对应的项目, 导致题库使用效率较低。要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 探索如何针对不同认知结构设计相对应的测验模式。本研究采用Monte Carlo模拟, 对六种属性层级关系下, 不同认知结构的测验设计模式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同一属性层级关系下, 不同认知结构的最佳测验设计模式不同; (2)依据不同认知结构的最佳测验设计模式构建的题库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测验编制者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针对不同认知结构优化对应的测验设计模式, 并用于指导题库建设。

  • 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人神依恋关系的质性探索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人神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者以“局外人”身份, 采用逐步暴露方式进入研究现场开展客位研究。运用强度抽样方式和综合式抽样策略, 抽取14名(男女各7名)正式受洗(受洗时间从2年到32年不等)的基督徒作为样本, 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 运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初步分析、类属分析和理论建构; 运用参与者检验法、非参与者检验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效度检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祷告是基督徒以“信靠”作为承诺, 向上帝袒露心迹, 提出心理诉求, 进而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的沟通方式和重要渠道, 它提供了人神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情境。“信靠”是基督徒通过祷告与上帝之间形成和发展人神依恋关系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人神亲密度的增加又反过来促进人对于神的信靠程度。现实生活的困难为基督徒祷告提供了刺激源, 并推动人神依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基督徒的祷告经历了三个阶段, 由Ⅰ期向Ⅲ期水平渐次提升, 最终形成“以上帝为中心”的困难应对图式。在此过程中, 随着“上帝”的观念越来越深地植入基督徒的自我, 有关“上帝”的心理表征不断得到强化, 相反, 有关“自我”的心理表征渐次弱化, 最终进入某种“无我”的状态。

  • “乐”于合作:感知社会善念诱导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两个仿真行为实验, 考察了互动博弈中行为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情绪机制。实验1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控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 结果发现:接受高社会善念行为的被试体验到更强的积极情绪和更弱的消极情绪, 且愿意在随后的公共物品游戏中贡献更多的资源; 其中, 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操纵被试在“纸牌”选择游戏中需要对手提供帮助的程度来设置自主性需要水平, 进而揭示自主性需要在社会善念增强积极情绪体验中的内在机制, 结果发现:除了证实实验1的结论外, 积极情绪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而自主性需要对感知社会善念—积极情绪关系起调节作用, 即相比于低自主性需要, 接受者的高自主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低。据此可认为, 积极情绪体验是实施者的社会善念促进接受者合作行为的中介机制, 而自主性需要的满足是获取积极情绪的根源。

  • 亲子在子女择偶偏好上的一致性比较 及亲子关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问卷法, 以家庭为单位探讨父母及亲子间的择偶偏好及分歧原因。结果发现, 相比于男生家庭, 女生父母对未来女婿在“好品质”、“好资源”方面的标准更高, 也更为重视对方的国籍和政治背景同自己的一致性; 在家庭内部, 男生父亲比母亲更为重视未来儿媳的外貌, 女生母亲比父亲对未来女婿更挑剔, 尤其在“好品质”、“好性格”和“好资源”上的要求更高。在家庭内部的亲子择偶分歧上, 子女比父母更在意未来伴侣是否有好基因优势和让人快乐的好性格, 父母更为重视对方是否有“好品质”、“好资源”以及国籍、政治背景的一致性。此外, 亲子关系越好, 亲子间在某些特质上偏好的一致性程度反而更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父母对自己同孩子关系的评价越亲密, 父亲对孩子未来配偶在“好品质”和“好父母”、母亲在“好品质”上的要求越苛刻。母亲同儿子的关系越亲密, 儿子对未来配偶在厨艺和操持家务方面的要求相较于母亲越挑剔。

  • 市场信息整合的创造性思维机制初探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个别测试和集体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辅以个别访谈等技术, 运用自编的实验测试材料, 通过两个实验探索市场信息的量、关键启发信息的突出性等对商业投资问题的思维决策结果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市场信息整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机制。实验结果发现, 提供给被试的市场信息越多, 信息整合的问题空间越大, 其整合过程难度越大; 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时, 被试需要抓住关键启发信息形成一个初始意向, 明确进一步搜索的思维方向; 初始意向形成后, 被试须筛选必要信息、排除冗余信息, 并进一步整合有用信息, 使初始意向更加精致化, 最终形成一个“可盈利的完善的投资方案”。

  • 广告诉求形式对产品反馈的影响作用: 基于眼动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研究采用心理研究领域中较先进的眼动追踪技术, 对被试观看广告时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考察图片与文字两种诉求形式在影响产品反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个体对不同类型产品的注意力受诉求形式和广告扩散方式的共同影响; 对于功能型产品, 以文字为诉求形式的广告可以显著增加个体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 提高产品的认知程度; 对于享乐型产品, 以图片为诉求形式的心理模拟式广告可以显著增加个体对广告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 提高产品的好感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产品的广告策划具有指导意义。

  • 多团队情境下领导团队代表性的“双刃剑”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 对领导团队代表性在多团队情境下影响下属的团队内与团队间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对4家企业的257份匹配问卷分析发现:高团队代表性的领导一方面可以提升下属的团队内认同, 促使下属表现出团队内组织公民行为, 另一方面也会强化下属的团队间差异感知, 诱发下属的团队间群体性偏差行为; 且两种效应的形成有各自独立的作用机制。该结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与拓展了领导团队代表性效应的研究, 也可为实务界提供实践指导。

  • 同伴在场和自尊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探讨同伴在场与自尊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 比较不同条件下青少年冒险行为量的差异。结果发现:(1) 同伴在场时青少年冒险行为更多, 比无同伴在场诱发的N1、P3、LPP波幅更大; (2) 高自尊青少年更加冒险, 且诱发的P3、LPP波幅更大; (3) 同伴在场与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 仅高自尊青少年的同伴在场效应明显, 诱发出更大波幅的N1、P3、LPP成分。结果提示, 同伴在场时高自尊的青少年更可能参与一些非消极的冒险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冒险中的奖赏信息更敏感、更兴奋、趋近动机更强。

  • 经颅直流电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 对助人意图加工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对意图信息的理解是影响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证实在伤人行为道德判断中, 右侧颞顶联合区与意图加工具有因果关联, 而在助人行为道德判断中, 意图加工的作用及其关键脑区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阴极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 考察抑制该脑区的活动对被试在道德判断中对助人意图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助人行为道德判断中, 个体对正性助人意图的赞扬度评价显著高于中性意图, 对正性结果的赞扬度评价显著高于中性结果, 二者没有交互作用; 且只在正性意图条件下, 阴极刺激被试右侧颞顶联合区后, 其做出道德判断的反应时显著缩短。该结果揭示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在助人意图加工中的核心作用, 抑制该脑区的激活能影响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对助人意图的加工。

  • 自我相关信息对视觉搜索主动抑制的易化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工作记忆表征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调控注意选择过程, 其中一种表现就是能够对储存的干扰物表征产生注意的主动抑制, 进而提高对目标的搜索效率。另一方面, 凸显性刺激也会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优先捕获注意。那么, 当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干扰物为更具社会凸显性特征的刺激(如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 会对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意抑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短暂联结任务和工作记忆引导的视觉搜索任务范式, 探讨了自我凸显性对注意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 相比他人和中性条件, 当工作记忆表征为自我联结刺激时, 目标搜索反应更快。本研究从行为层面为自我相关信息能够易化主动抑制过程提供了证据。

  • 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了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下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表现的具体影响。结果均发现, 身份交换对身份−位置绑定干扰程度越大, 位置追踪和身份识别容量也均越低, 但位置容量始终高于身份容量, 并且这些特性在不同追踪负荷上相同。此外, 部分报告法比全部报告法更具有容量测量优势。实验3则进一步从听觉通道上控制了语音复述对当前任务的干扰, 所得结果仍支持实验1和实验2。这表明, 身份交换对多身份追踪的干扰机制是身份−位置绑定机制受到损害, 而非语音复述的作用。

  • 中英流行背景音乐 对大学生中英词汇记忆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无背景音乐、中文流行背景音乐和英文流行背景音乐对熟悉与不熟悉中英字词记忆的影响。以90名通过CET6的大学生为被试。实验1使用熟悉中英名词各32对进行即时回忆任务。实验2增加了任务难度, 使用不熟悉中英字词各10个进行即时再认任务。结果表明, 无音乐条件下记忆量显著高于中英流行音乐条件; 在实验1中, 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熟悉词汇的回忆量显著低于英文流行音乐条件; 在实验2中, 中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的词汇再认量没有显著差异, 但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中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 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英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 提示听觉输入语言熟悉度和视觉任务难度都会影响无关言语效应的大小, 听觉语言熟悉度的影响受视觉任务难度高低的制约。

  • 社会阶层与社会知觉:热情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热情优先是社会知觉的基本规律。以往研究发现, 不同的知觉情境(知觉他人和知觉自我)会对热情优先产生调节作用, 但在知觉自我时, 热情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引入知觉者的社会阶层这一新的调节因素, 提出如下假设:知觉他人时, 高低阶层都认为热情更重要, 但这种热情优先效应对低阶层更明显; 知觉自我时, 只有低阶层认为热情比能力更重要, 而高阶层则认为能力比热情更重要。研究1让大学生阅读一些描述他人的包含热情和能力的混合特质句子, 然后对每个人用形容词进行印象评定, 并测量他们的客观社会阶层。结果发现:高低阶层在对他人的印象评定中使用的热情特质词均比能力特质词多, 但低阶层多的程度更高。研究2让非大学生成人对给出的一组热情和能力特质词在描述自我时的重要性进行评定, 并测量他们的主观社会阶层。结果发现:低阶层认为热情特质词比能力特质词在描述自我时更重要, 而高阶层则认为能力特质词比热情特质词在描述自我时更重要。这些结果不仅说明社会阶层对社会知觉普遍存在的热情优先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而且对理解高低阶层在互动中容易发生哪些误解, 以及如何缓解他们在互动中可能产生的冲突, 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人际冲突中失望的个人效应及冲突类型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通过两个计算机情景模拟实验, 分别采用“保证游戏”与“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考察了人际冲突中失望的个体对于威胁评价与冲突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冲突类型对人际冲突中失望个人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失望个体相比无情绪个体的威胁评价更高, 冲突行为更多。(2)冲突类型影响处于失望状态的个体的威胁评价, 即价值观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要高于利益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 但是冲突类型并不影响失望个体的冲突行为。

  • 帖子主题特征对虚拟社区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 旁观者效应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虚拟社区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90%的用户不参与知识分享, 这可能与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的旁观者效应有关。本研究通过3个情境实验探究了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的旁观者效应以及帖子主题特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旁观者效应, 且帖子主题的紧急程度和具体程度对旁观者效应起调节作用。即旁观者人数较多时, 个体的知识分享数量显著少于只有1个或不存在旁观者的情境; 而在帖子主题比较具体的情况下, 旁观者人数对个体知识分享数量的作用不再显著; 在帖子主题比较紧急的情况下, 旁观者人数对个体知识分享数量的作用则出现反转。研究结果表明, 虚拟社区知识分享中存在旁观者效应, 通过操纵帖子主题的紧急性和具体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改变该旁观者效应。

  • 做上司的“意中人”:负担还是赋能? 追随原型−特质匹配的双刃剑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 倘若下属能够达到领导心目中的理想标准(即追随原型), 成为领导的“意中人”, 便容易在工作中获得资源, 感到幸福。然而, 在现实情境中, 身为“意中人”的下属还可能面临着工作超载、身心受累的潜在威胁。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本研究认为 “做上司的意中人”既要付出代价又能受益, 并提出一个追随原型−特质匹配的双刃剑模型。该模型包括远离幸福的负担之路和迈向幸福的赋能之路。基于132份两时间点的上下级配对数据, 采用路径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当下属的追随特质契合领导的追随原型(成为领导的“意中人”)后, 下属既可能因为工作负担的增多而付出心理代价, 出现高情绪枯竭、低情感承诺和低工作满意度; 又可能因为自我效能的增强而收获工作幸福, 表现为高工作满意度。以上结果能为管理员工幸福感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 小学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149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口语词汇知识进行了历时3年的5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1~3年级学生汉语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 并考察了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的影响。结果发现:(1) 1~3年级学生口语词汇知识发展轨迹呈曲线形式, 其中前两年呈线性发展, 三年级时呈加速发展, 发展速度是前期发展的两倍, 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2)语音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复合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均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 (3)只有同形语素意识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

  • 条件性恐惧泛化的性别差异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 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 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 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 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在恐惧泛化程度上, 未出现显著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 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著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 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 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

  • 强弱语义语境下的否定句加工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2个眼动实验分别探讨强弱语义语境下的否定句加工机制, 以便考察语言理解是命题表征的过程还是经验模拟的过程, 抑或是二者兼具。在实验中, 被试首先听句子(强语义语境:如“胳膊不是弯曲的”的备择选项为“伸直的胳膊”, 其中“弯曲−伸直”为具有反义关系的强语义连接关系; 弱语义语境:如加工“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备择选项为“黑色的裙子”, “蓝色−黑色”为弱语义连接关系), 然后会看到4张同时呈现的图片, 被试的任务是按键选择与句子描述匹配的图片。结果发现, 在强语义语境条件下, 被试在早期(201~600 ms时窗)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弯曲的胳膊)与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伸直的胳膊)的注视概率没有差别, 晚期(601 ms后)仅对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的注视概率更高; 弱语义语境条件下, 被试在早期(401~600 ms)仅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蓝裙子)注视概率更高, 晚期(801 ms后)仅对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黑色裙子)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 都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的注视概率低于随机水平。结果支持符号依存假设和抑制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