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缩条件下玄武岩柱尺寸效应及破裂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分类: 力学 >> 基础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4-24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研究压缩条件下玄武岩柱强度和变形的尺寸效应,及其破裂机理和破坏模式,本研究构建不同尺寸的玄武岩柱图像,然后将细观损伤力学、统计强度理论、连续介质力学相结合,基于RFPA3D-CT的数字图像处理,将玄武岩柱图像转化为有限元网格模型,并分别赋予节理、岩石的材料力学参数,其中,考虑节理及岩石的非均质。开展压缩条件下的玄武岩柱数值试验,分析侧压、垂直柱轴方向(Ⅰ/Ⅱ)对玄武岩柱的力学尺寸效应的影响,以及玄武岩柱破裂过程的应力场演化与损伤破裂特征。研究表明:对于垂直柱轴方向Ⅰ的情况,当侧压为0 MPa,试件抗压强度无明显的尺寸效应; 当侧压为2 MPa,试件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临界值为4 m; 当侧压为4、6、8 MPa,试件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临界值为6 m。对于垂直柱轴方向Ⅱ的情况,当侧压为0、2 MPa,试件抗压强度无明显的尺寸效应; 当侧压为4 MPa,试件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临界值为4 m; 当侧压为6、8 MPa,试件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临界值为6 m。当侧压为0~8 MPa,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的横观各向异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75~1.15; 试件等效变形模量的横观各向异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90~1.15。因此,玄武岩柱可近似为横观各向同性。分析了不同侧压、模型尺寸、垂直柱轴方向(Ⅰ/Ⅱ)条件下玄武岩柱的节理开裂情况、应力集中、裂纹萌生扩展、破碎带形成的全过程,以及声发射特征。

  • 三种灌木杜鹃花瓣和叶片的栓塞脆弱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频度和强度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量化植物木质部抗栓塞的能力对评估植物耐旱性尤为重要。为了评价杜鹃品种间的耐旱性及 筛选抗旱性强品种,该文以锦绣杜鹃‘紫鹤’(Rhododendron × pulchrum ‘zihe’)、西洋杜鹃‘杨 梅红’(Rhododendron × hybridum ‘yangmeihong’)、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3 种灌木杜 鹃为材料。利用光学技术构建花瓣和叶片栓塞脆弱性曲线,测定花瓣和叶片解剖结构性状, 并分析木质部水力功能和解剖结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锦绣杜鹃‘紫鹤’、西洋 杜鹃‘杨梅红’、映山红3 种杜鹃花瓣的P12、P50 和P88 值(分别发生12%、50%和88%栓塞 时对应的水势值)大于叶片。(2)3 种杜鹃的花瓣和叶片栓塞脆弱性存在一定的变异,花 瓣和叶片发生栓塞的快慢不一致,这种变异可能是杂交园艺花卉植物的重要特征。(3)对 P50 值与其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P50 值与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呈负相关,花瓣P50 值 与花瓣厚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3 种杜鹃花瓣栓塞脆弱性高于叶片,干旱胁迫下植物优先 牺牲花瓣从而保护叶片,栓塞脆弱性可能与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和花瓣厚度相关。该研究为干 旱地区园林杜鹃植物选择和树种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筛选、培育抗旱性强的杜鹃品种奠 定基础。

  • 基于全科医生视角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现状调查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7-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目前,从居民角度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的研究较多,但少有学者基于全科医生视角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现状相关研究。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从供方视角,探寻影响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的因素。方法于2021年7月531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全科医生及其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特征下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采用R4.2.2软件建立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是否>2000人的影响因素。结果筛选出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100人以上的有效样本3252例。2020年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中位签约人数为1400(2499)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用工形式、工作年限、工作单位、执业地区、培训接受情况、年收入的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员数量、管辖人口数、希望医共体医院专科医生加入团队情况、住院床位资源情况、上级部门指导情况不同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全科医生执业地区水平上具有聚集性(P<0.05)。两水平Logistic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以硕士研究生学历者为参照,大专〔OR(95%CI)=2.79(1.84,3.74)〕和中专/高中〔OR(95%CI)=2.83(1.80,3.86)〕学历的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大;以无职务者为参照,单位负责人所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小〔OR(95%CI)=0.66(0.33,0.99)〕;以临聘人员为参照,正式在编人员所在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大〔OR(95%CI)=2.02(1.53,2.51)〕;以团队人员数量为3人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参照,团队人员数量为4~6人〔OR(95%CI)=1.31(1.05,1.57)〕、7~10人〔OR(95%CI)=2.06(1.75,2.37)〕、11~19人〔OR(95%CI)=3.67(3.31,4.03)〕和20人〔OR(95%CI)=3.46(2.74,4.18)〕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大;以管辖人口数为2000人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参照,管辖人口数为2001~9999人〔OR(95%CI)=2.37(2.12,2.62)〕、10000~29999人〔OR(95%CI)=2.92(2.65,3.19)〕和30000人〔OR(95%CI)=2.86(2.55,3.17)〕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大;以有住院床位资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参照,没有住院床位资源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可能性更大〔OR(95%CI)=1.38(1.14,1.62)〕。结论管辖人口、团队人员数量多为签约创造了有利条件;有职务、有住院床位资源、学历高的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了解度高,对签约人数控制得较好;与临聘人员相比,正式在编的全科医生所在家庭医生团队可能承担了更多的签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