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分析服务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紧跟双一流建设任务,发挥情报分析服务优势,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法/过程]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情报分析服务实践为基础,明确图书馆情报分析服务的优势,解析情报分析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工作模式等,启发图书馆开展情报分析服务的思路。[结果/结论]清华大学图书馆情报分析服务的实践证明,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图书馆情报分析服务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图书馆需要开拓思路、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发掘出自身不可替代性优势,用发展的眼光、经营的理念对待图书馆事业,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效发挥支撑作用。

  • 无索刊号期刊合订本在Alma系统中的清点方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提交时间: 2023-06-16

    摘要: 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期刊合订本的现状,基于Alma系统的在架报告、管理结果集开展针对无索刊号期刊合订本的清点工作,着重阐述问题期刊合订本的分析及解决方法,并对后续期刊合订本的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科学的管理方式,优化完善传统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互联、高效、智能的图书馆。

  • “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临床防治管理水平仍不理想。目的 观察“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2022 年 4 月接受“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管理并随访 6 个月以上的 181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程将患者分组(A 组:病程 10 年);在线下门诊由中医师、内分泌专科医师、健康照护师组成的“三师”团队进行体质辨识、并发症筛查、“药、食、功、识”、中医适宜技术等综合干预;患者居家时,由健康照护师通过智能血糖仪设备和手机 APP 进行线上管理。在管理 6 个月后收集不同病程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标的变化;并问卷收集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填写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6(SDSCA-6)。结果 通过“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管理,A 组患者在干预后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 2 h 血糖方面的疗效较好(P<0.05);A 组、B 组、C 组、D 组的 BMI、腰围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P<0.05);患者自我管理中较常见的饮食问题为饮食结构不合理(38.12%),较常见的运动问题为运动量或运动强度不足(36.46%),较常见的监测问题为监测不足(37.02%);A 组、B 组、C 组、D 组在“健康饮食”“自我监测”“医嘱依从”“教育交流”4 个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P<0.001)。结论 “三师共管”诊疗模式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代谢指标,起到良好的综合干预作用,临床应尤其重视对糖尿病病程 <1 年患者的管理。

  • 地塞米松降解新基因的探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降解代谢新基因,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地塞米松降解基因工程菌提供思路。方法 根据新发现的地塞米松降解菌Burkholderia sp.CQ001(B.CQ001)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疑似与地塞米松代谢相关基因。提取B.CQ001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快速克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验证筛选出的新基因,测序鉴定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vd。将pET-28a-Ivd转化感受态Burkholderia sp.CQ001,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表达菌降解能力的提升。结果 从B.CQ001基因组中筛选出3个未知基因分别为:ORF05499,ORF05827,ORF06535,其表达产物分别为:过氧化物还原酶,甾酮异构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3个目的基因在地塞米松诱导后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基因ORF06535表达上调明显;在B.CQ001中过表达基因ORF06535,HPLC检测显示,表达菌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可达到89.0%和80.0%,相比原菌B.CQ001有明显提升。结论 在B.CQ001中发现新的地塞米松降解相关基因ORF06535,并完成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为制备地塞米松以及甾体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剂提供了新的基因信息。

  • 地塞米松降解新基因的探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降解代谢新基因,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地塞米松降解基因工程菌提供思路。方法 根据新发现的地塞米松降解菌Burkholderia sp.CQ001(B.CQ001)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疑似与地塞米松代谢相关基因。提取B.CQ001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快速克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验证筛选出的新基因,测序鉴定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vd。将pET-28a-Ivd转化感受态Burkholderia sp.CQ001,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表达菌降解能力的提升。结果 从B.CQ001基因组中筛选出3个未知基因分别为:ORF05499,ORF05827,ORF06535,其表达产物分别为:过氧化物还原酶,甾酮异构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3个目的基因在地塞米松诱导后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上调,基因ORF06535表达上调明显;在B.CQ001中过表达基因ORF06535,HPLC检测显示,表达菌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可达到89.0%和80.0%,相比原菌B.CQ001有明显提升。结论 在B.CQ001中发现新的地塞米松降解相关基因ORF06535,并完成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为制备地塞米松以及甾体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剂提供了新的基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