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草原火灾是牧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命安全。针对蒙古高原草原的 特点及成灾机理,以蒙古高原的草原区作为研究区,获取了 2000—2016 年各盟市的指标层数据,依 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从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4 个方面选取 23 个评价指 标,建立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地理 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了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1)通过主成分分析得 到 7 个主成分,缩减了指标个数,准确指出草原火灾风险要素来源。(2)蒙古高原草原火灾的高危 险区分布在蒙古国中部,呈向四周递减的趋势;高暴露区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高脆弱区分布 在内蒙古北部以及蒙古国肯特省;高防灾减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鄂尔多 斯市。(3)蒙古高原草原火灾风险从整体来看,内蒙古东北部风险高于西部地区,呈现自东向西递 减趋势;蒙古国呈现由中间向四周递减趋势。低风险、次低风险、中风险、次高风险和高风险区面 积占蒙古高原草原区面积比例分别为 4.88%、36.20%、28.37%、11.56%和 18.99%。根据中蒙各盟市 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防火策略,可以降低草原火灾风险性,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 基于AMSR-2 蒙古高原土壤水分反演及对气象因子响应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土壤水分是地表水文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 是众多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科学判定土壤水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性, 对在蒙古高原地区开展干旱监测预警,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AMSR-2 观测亮温、SPOT-NDVI 数据, 利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及粗糙地表发射率 Qp 模型, 构建适合蒙古高原的土壤水分反演方程, 同时将模型应用于2013 年蒙古高原植被生长期土壤水分反演。在此基础上, 结合TRMM 3B43 降雨量及气象站点气温数据, 探讨了蒙古高原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及植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1)构建的蒙古高原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精度较高, 土壤水分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判定系数为0.680 6, 均方根误差(RMSE)达0.031 6 cm3·cm3, 反演结果明显优于JAXA 提供的AMSR-2 土壤水分产品数据(RMSE=0.044 1 cm3·cm3)。2)TRMM 3B43 降雨数据与实测降雨量线性拟合, 其判定系数为0.859 8, 直线拟合斜率K=0.941 5, 在数值上较站点实测值略微偏低, 表明TRMM 3B43 数据精度较高, 在蒙古高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蒙古高原植被生长期土壤水分、植被指数及降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均表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的趋势。干旱区, 土壤水分对气温变化最敏感, 二者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其次为降水和植被; 半干旱区, 植被是影响土壤水分的关键因子, 而气温与降水对土壤水分影响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半湿润区3 个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植被>降水>气温。总之, 利用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和植被的响应特性, 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蒙古高原灾害发生风险, 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不同加工方式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针茅草的不同加工方式对绵羊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45±2) kg]、年龄(1.5~2.0岁)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乌珠穆沁羯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析干草、草颗粒、草块、草粉4种加工方式的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液pH及总氮、氨氮、总可利用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与其他各组相比,针茅草颗粒组的绵羊食后1 h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总氮、氨氮和总可利用氮浓度较高。3)草颗粒组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干草和草粉组(P<0.05)。由此可见,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以及在绵羊瘤胃内的发酵指标均较优,是饲喂绵羊的最佳利用形态。

  • 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循环发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4-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对树立环保理念,引领人们积极参与绿化垃圾收集、分类,提高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及实施“沃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校园绿化产生的绿色废弃物,采用条垛发酵技术进行堆肥发酵,制成有机覆盖物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剂物理性质(容重、总空隙度、持水空隙、pH值、EC值等指标)和营养含量及土壤改良剂浸提液发芽率进行测定。随后将土壤改良剂应用到校园试验田中进行土壤改良,并通过测定土壤改良前后大田土壤物理性质和营养含量及凤仙花和油菜生长状况对土壤改良剂进行效果评估;同时,将有机覆盖物分别应用在校园树穴、校园裸土表面和花坛中进行示范,调查处理样方四个季节杂草含量及杂草抑制率进行有机覆盖物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油菜在改良土壤中长势优于对照,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板结和土壤可耕性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生长在土壤改良剂基质中的凤仙花长势不如购买基质,表明土壤改良剂不适合直接作为营养栽培基质;有机覆盖物应用在校园树穴、校园裸土表面和花坛中,对杂草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文中对堆肥关键技术和目前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和线粒体成分及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但 AMI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的 拟研究内皮细胞微粒(EMPs)内含 miR-126、线粒体成分、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 2021 年 9 月—2022 年 9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 AMI 患者 50 例、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 50 例、健康者 50 例,AMI 患者和 SCAD 患者均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健康者均经过本院体检中心的评估。收集三组外周血标本及一般资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粒的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 EMPs 水平,荧光定量 PCR 检测 EMPs 中 miR-126 的表达,ELISA 检测 EMPs 中线粒体活性氧(ROS)及内含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E- 选择素、P- 选择素]的水平。结果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分离的 MPs 膜结构完整,直径在 100~400 nm。与 Control 组相比,AMI组血浆 EMPs 中 miR-126 表达水平下降(Z=4.979,P<0.001),ROS 表达水平升高(Z=9.651,P<0.001),VCAM-1表达水平升高(Z=2.336,P=0.019),ICAM-1 表达水平升高(Z=5.894,P<0.001),E- 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Z=2.730,P=0.019),P- 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Z=6.470,P<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6 表达水平降低(OR=0.026,95%CI=0.003-0.210,P=0.001)是 AMI 的保护因素,ROS(OR=1.009,95%CI=1.005-1.013,P<0.001)、P- 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OR=1.063,95%CI=1.022-1.105,P=0.002)是 AMI 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miR-126 诊断 AMI 的曲线下面积为 0.816,ROS 诊断 AMI 的曲线下面积为 0.892,P- 选择素诊断 AMI 的曲线下面积为0.728,miR-126、ROS、P- 选择素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 0.950。结论 EMPs 中 miR-126、ROS、P- 选择素以及三者联合指标均对 AMI 有诊断价值,并且三者联合指标诊断价值最高,这表明其可能为 AMI 患者的潜在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