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反常”终于“常理”的禀赋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如果忽略收入影响和交易成本, 愿意为一样物品支付的价格应等于愿意出售的价格。而塞勒教授却发现,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反常”现象, 个体会对自己所拥有的物品赋予更高的价值, 造成“愿意支付价格”和“愿意出售价格”的不一致。塞勒利用预期理论中的损失厌恶对这些反常现象进行解释, 并将该现象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此后, 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该效应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文章详细梳理了禀赋效应的多种解释机制, 包括损失厌恶、心理所有权理论、偏差的认知过程以及进化的观点等, 论证了禀赋效应符合“常理”的原因, 同时也探讨了禀赋效应在商业销售策略和政府拆迁政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从动作模仿到社会认知:自我-他人控制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 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 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 SOC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 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 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SOC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SOC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SOC的调节。此外, SOC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 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 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

  • 认知控制在第三方惩罚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第三方惩罚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 在维护社会规范和人类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对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大量探讨, 而第三方惩罚这一维护社会规范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 尤其是认知控制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1)借助不同技术方法来探究认知控制在第三方惩罚中的具体作用; (2)从发展的视角, 在认知控制发展的关键阶段来考察其作用随年龄的发展变化, 用以解释第三方惩罚这一利他行为的发展轨迹, 完善对第三方惩罚的认知基础的理解, 并构建第三方惩罚决策的心理模型。

  • 利他行为的遗传基础: 来自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利他行为是指个体耗损自身资源帮助他人的行为,对群体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利他行为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而遗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两类研究方法,研究者关注利他行为的遗传基础。首先,采用定量遗传学研究方法探讨利他行为的遗传率,已有的大量研究证实利他行为确实受遗传所影响,同时遗传率估计在不同研究中有所差异(0~0.87),利他的遗传程度可能受年龄、测量方法、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次,基于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发现了四类利他候选基因,包括多巴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和加压素受体基因,以上发现证实一些基因位点与利他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在定量遗传学研究,还是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环境已被证实不仅会影响基因遗传率,同时也在基因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基因与环境相关联,二者共同影响利他行为,即基因-环境相关,共有三种基因-环境相关类型,包括被动型、唤起型、和主动型;另一方面基因的效应受环境影响,即差别易感性模型,外部环境以“更好或更坏”的方式影响着易感基因携带者的利他行为发展,这在催产素受体基因和多巴胺受体基因中发现了大量的基因与环境对利他的交互作用。目前研究存在利他候选基因选择具有推测性,现有结论不一致等问题,未来研究需拓展神经生物系统探索,注重全基因组研究、元分析和机制探索,和进行系统的环境干预实践。

  • 人工智能方法在探究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及其关键预测因子中的应用(“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对小学生作业作弊预测准确率(AUC均值)达80.46%;对作业作弊预测效应最强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对作业作弊的接受程度、观察到同伴作弊的普遍性和频率,及其自身成绩。

  • 人工智能方法在探究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及其关键预测因子中的应用(“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对小学生作业作弊预测准确率(AUC均值)达80.46%;对作业作弊预测效应最强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对作业作弊的接受程度、观察到同伴作弊的普遍性和频率,及其自身成绩。

  • 从动作模仿到社会认知:自我―他人控制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SOC 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 SOC 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SOC 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 SOC 的调节。此外,SOC 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