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临床医学
  • 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 SRH 状况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全球卫生事业带来重大挑战,慢性病患病与人群的个人自评健康(SRH)状况之间关联紧密。然而,目前对新疆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现状,以及对 SRH 状况的影响相关研究甚少。目的 了解新疆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的现状,探讨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 SRH 状况的影响,为提升农村中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2016—2019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RK030)的调研数据库;对家庭中男女主事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情况、自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 logistics 回归分析筛查 SRH 状况的影响因素,采用 SOM 网络训练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评估 14 种慢性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各类慢性病对 SRH 状况的影响程度。结果 共调查3 400 名中老年人。不同疆域分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患病或伤残、患慢性病情况居民 SRH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疆域为南疆、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患有慢性病是 SRH 状况的危险因素;性别为男性、年龄为 45~59 岁、职业为(牧民、机关或事业单位员工、技术工人)、婚姻状况为离异、患病或伤残情况是 SRH 状况的保护因素;新疆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为 71.96%,其中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36.67%)、关节炎或风湿病(18.09%)、心脏病(11.91%);慢性病共病率为 22.18%,共病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23.19%)、关节炎或风湿病(19.62%)、心脏病(17.84%);共病模式主要以患 2种慢性病为主(78.18%);患 2 种慢性病共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为主,患 3 种慢性病患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或风湿病为主;患慢性病情况对 SRH 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患者 SRH 状况明显低于未患慢性病人群,患 2 种及以上慢性病患者的 SRH 状况低于患 1 种慢性病患者。结论 新疆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情况较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心脏病、贫血等慢性疾病对 SRH 状况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慢性病服务系统的建设,完善中老年健康档案,设立慢性病共病专科门诊来检测并控制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情况;另外,应加强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提升对慢性病的认识,并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胆石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致性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目前尚缺乏以组织学为金标准对影像学诊断方法效能评估的研究。目的 研究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 NAFLD 的一致性,并分析胆石症(GD)患者合并 NAFLD 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7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且进行术中肝组织活检的 53 例 GD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采用 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价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 NAFLD 的一致性,依据组织学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 NAFLD 组(n=15)和非 NAFLD 组(n=38),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 GD 患者合并 NAFLD 的影响因素。结果 GD 患者中 NAFLD 影像学检出率 20.7%(11/53),低于组织学检出率 28.3%(15/53)(Kappa=0.404,P=0.001),影像诊断的敏感度为 60.0%(9/15),特异度为 94.7%(36/38),漏诊率为 40.0%(6/15)。15 例组织学表现 NAFLD 的病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8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7 例,无 NASH 相关肝硬化患者,NASH 患者的纤维化比例(5/7)高于 NAFL 组(1/8)(P=0.041)。NAFLD 组和非 NAFLD 组的 BMI、SBP、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BMI(OR=1.5,95%CI=1.084~2.075,P=0.014)和 FPG(OR=2.163,95%CI=1.246~3.756,P=0.006)是 GD 患者合并 NAFLD 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组织学诊断比较,影像学诊断 NAFLD 漏诊率较高,以影像学诊断为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可能低估 NAFLD 的发病率;高 BMI 和高 FPG 是 GD 合并 NAFLD 的主要危险因素。

  • 初中生肥胖防控资源评估的质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青春期是肥胖问题的高风险期,针对青少年开展肥胖防控尤为紧迫和必要。然而现有干预措施普遍面临无法持续开展或扩大推广的困境,亟需通过资源评估识别和发掘现有的社区资源或优势,促进青春期肥胖防控项目的开展和维持。目的 对初中生肥胖防控进行资源评估,识别获得当下政策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信息环境中的优势资源、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方法 2023—2024 年 1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中国东部某市疾控中心、教育局、城区 3 所初级中学中选取 11 名承担初中生肥胖防控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在以上 3所初中各邀请 8 名家长及其子女进行专题小组访谈,每组 8 人,共计 6 组。通过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关于初中生肥胖防控,受访者提及的优势资源主要包括实现肥胖监测、保障校内营养膳食和体育运动的政策与条件,以及可用于传播健康信息的宣传媒介;不足之处主要为缺乏可高效推进肥胖防控的专项政策与方案、各场所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资源无法充分支持健康饮食与运动、信息环境资源的质量与力度难以促成知信行转变等。关于改善资源环境,受访者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落实刚性监管和柔性激励、提高资源可及性、动员多方合作和强化健康宣教等。整合现有资源和改进建议形成了一份资源评估清单,分别对应 10 类政策环境资源,8 类物质环境资源,20 类社会环境资源和 12 类信息环境资源。结论 当前各环境中存在多项有利于初中生肥胖防控的优势资源,但也面临诸多不足之处亟需改善。后续初中生肥胖防控可参考资源评估清单诊断资源现状,使干预措施更好地匹配现有环境,以增强干预策略的效果与可持续性。

  • 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索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亚专长全科医师既能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也能提供一定深度的某专科医疗服务,几个不同专业的亚专长全科医师组合,能为辖区居民提供较为完善、全面、又有一定深度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当前精神卫生专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必要性日渐突显。本文分析了培养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的必要性;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优势;推进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面临的阻力,进而提出推进基层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的建议: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构建;精神卫生亚专长全科医师学习平台拓展;精神卫生亚专长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及资金支持、薪资与晋升激励政策等,以期有利于全科医师发展精神卫生亚专长,更好地维护居民健康。

  • 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对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 具有极大危害,其与 SP-CPP 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中青春期发育进程及骨龄进展情况进行判断,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来预测 RP-CPP。目的 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对 RP-CPP 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5 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4~10 岁 CPP 女童(n=380 例),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等指标分为 RP-CPP 组(n=130 例)及 SP-CPP 组(n=250 例),对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行RP-CPP 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并绘制 LH/FSH 比值对 RP-CPP 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结果 RP-CPP 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BMI、IGF-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双侧卵巢体积、LH 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 基础值 /FSH 基础值、LH 峰值 /FSH 峰值均大于 SP-CPP 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基 础 值[OR=0.882,95%CI(0.686~0.986),P=0.035] 及 LH 峰 值 /FSH 峰 值[OR=0.492,95%CI(0.336~0.723),P<0.001]是 CPP 患者进展为 RP-CPP 的影响因素。LH 基础值 /FSH 基础值、LH 峰值 /FSH 峰值均与身高、IGF-1、LH 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 峰值、卵巢容积及骨龄呈正相关(P<0.05)。ROC 曲线显示 LH 基础值 /FSH 基础值、LH 峰值 /FSH 峰值较其他指标对 RP-CPP 的预测价值更高,LH 基础值 /FSH 基础值为 0.63 时,约登指数最大为 0.258(灵敏度为 43.1%,特异度为 82.7%,AUC=0.644),LH 峰值 /FSH 峰值为 1.39 时,约登指数最大为 0.276(灵敏度为74.6%,特异度 53.0%,AUC=0.655),二者联合的预测模型优于单一指标预测模型(AUC=0.668)。对未进行临床干预患儿随访 6 个月后的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随访 6 个月后 RP-CPP 组的身高增长、ΔLH、ΔFSH、骨龄增长及卵巢容积增长均多于 SP-CPP 组(P<0.05)。结论 LH 基础值 /FSH 基础值及 LH 峰值 /FSH 峰值是 RP-CPP 的早期预测指标,当 LH/FSH 基础值≥ 0.63 或 LH 峰值 /FSH 峰值≥ 1.39 时,需考虑 RP-CPP 的可能性,并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可作为临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辅助参考指标。

  •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 CM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 CM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 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 年 1—6 月医院信息系统中诊断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疾病诊断与处方基本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7 059 例 CMM 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3 960 例(56.1%),女性患者 3 099例(43.9%);年龄 18 ~ 97 岁,平均年龄(58.1±13.7)岁。患者用药品种数 <5 种的 3 910 例次(占 55.4%),用药品种数 5~9 种的 2 740 例次(占 38.8%),用药品种数≥ 10 种以上的 409 例次(占 5.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 CMM 的核心疾病,除此之外,又以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CMM 药物处方中,以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甲双胍、钠 -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i)为核心用药。结论 CMM 患者中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应加强对其筛查和预防。CMM 药物处方中,以降脂、降压、降糖药物为核心用药。

  • 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为使研究者全面了解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PBICR),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PBICR 聚焦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诸多方面,充分考虑时效性与高效性,秉承数据开放与数据共享初衷,以大样本、多中心、重复性、全国性横断面设计搭建高质量数据库,促进数据挖掘与交流合作;在调查实施上,PBICR 采用人口规模成比例、多阶段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以面对面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并严格质量控制,保证样本代表性与可靠性;在成果产出上,因 PBICR 研究内容涵盖丰富、更新接轨国际热点,可满足多样化变量数据研究需求,既往研究结果在公共卫生、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展望未来,PBICR 将逐步完成从总库到分库的数据库建设,关注特殊人群与全球广泛地区,增添追踪性调查与生物医学数据研究视角,拥有更大研究潜力,通过总体布局多层面驱动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健康研究。

  • 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吡仑帕奈添加治疗 0~18 岁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目前儿童难治性癫痫(RE)的治疗仍是癫痫治疗难点,国内吡仑帕奈(PER)治疗儿童RE尚属新药,目前缺少PER对儿童RE添加治疗的建议,且国内报道中使用PER治疗的RE患儿样本量较少。因此PER对于儿童RE,尤其低年龄RE患儿的疗效仍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究PER添加治疗儿童RE的疗效、可能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0~18岁RE患儿进行自身对照、回顾性分析,对比PER添加治疗前后不同观察时点的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评估PER的有效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保留率,并分析PER有效组与无效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192例研究对象,PER添加治疗后,第12、24、36周的有效率分别为56.3%(108/192)、62.1%(113/182)、69.7%(122/175),无发作率分别为19.3%(37/192)、21.4%(39/182)、24.6%(43/1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1/192),主要为头晕、暴躁易怒、无力嗜睡等,末次随访药物保留率为91.1%(175/192)。PER添加治疗的RE患儿连续用药12周时,治疗有效与无效患儿起病年龄、抗癫痫治疗病程、起源类型、发作形式、添加PER前发作频率、联合其他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数量、生酮饮食/外科治疗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78例患儿进行了脑电图检查,167例患儿进行了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有效与无效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结果中以脑前部(前、中、颞前、中部)放电有效率较高;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中以正常者有效率较高,其次为以脑白质损伤为主的患儿。结论 PER添加治疗儿童RE整体有效率及保留率较高,不良反应轻微,药物耐受情况好。对于起病年龄晚、发作形式为运动性发作、局灶性起源、抗癫痫治疗病程短、联合用药数量及发作频率少的RE患儿更为有效。脑电图中以脑前部(前、中、颞前、颞中部)放电、头颅磁共振结果正常者有效率较高。

  • 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屏幕暴露现象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学龄前儿童,有关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的研究较为罕见。目的 调查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屏幕暴露情况及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检出情况,探究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有无相关。方法 选择 2022 年 2—8 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学龄前儿童为孤独症组,同期选取郑州市某幼儿园正常发育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由两组儿童主要照护人进行填写屏幕暴露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家长版)。结果 两组儿童在屏幕接触时间、家长对屏幕管理、“屏幕剥夺”反应上均存在差异(P<0.001);两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困难总分及各个分维度(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 / 注意缺陷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Logistic 回归发现电子设备放置在睡觉或玩耍空间、观看时照护人是否互动讲解、照护人对孩子观看电子屏幕态度、接触电子屏幕是主动要求还是被动参与、强制关掉电子屏幕孩子反应是学龄前 ASD 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屏幕暴露可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家长应合理管理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屏幕使用。

  • 己糖胺生物合成通路在血管内皮炎症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病主要的病理基础,以血管内皮炎症为主要特征,因而靶向炎症相关机制是防治 AS 的关键。目的 研究己糖胺生物合成通路(HBP)对黏附分子的影响及其在血管内皮炎症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2022年8—12月,将 24 只 SPF 级 C57BL/6 雌性小鼠按体重以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6-重氮-5-氧代-L-正亮氨酸(DON)组、高脂饮食(HFD)组、HFD+DON 组。在给予小鼠高脂饮食和腹腔注射 DON 15周后,收集小鼠的血清及主动脉组织。使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干预前后小鼠的血脂水平,采用 HE 染色法检测主动脉根部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ELISA 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 15 周后,与对照组相比,HFD 组 LDL-C、TC 水平显著性上升,而 HDL-C 显著降低(P<0.05);HFD 组与 HFD+DON 组之间的血脂水平无变化。HE 染色结果显示,HFD 组血管内膜增厚,血管平滑肌形态异常,结构紊乱,并可见大量的泡沫细胞。HFD+DON 组的小鼠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内皮细胞层连续,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基本正常。免疫荧光染色、ELISA 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均显示,与 HFD 组相比,HFD+DON 组的 ICAM-1、VCAM-1 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抑制 HBP 具有下调黏附分子 ICAM-1、VCAM-1 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炎症的作用。

  • 30秒坐立试验联合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对运动性低氧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应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活动时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目前诱导运动性低氧(EID)的评估结论不一。目的 探究适合社区及居家 COPD 患者诱导 EID 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中日友好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收治的 76 例 COPD 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中静息 SpO2 与运动中最低 SpO2(ΔSpO2),以ΔSpO2 ≥ 4% 为 EID 判定标准。根据有无 EID 分为非 EID 组和 EID 组,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30 秒坐立试验(30s STST)ΔSpO2、COPD 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探究 6MWT 试验 ΔSpO2 与 30s STSTΔSpO2、CAT 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30s STSTΔSpO2、CAT 评分及二者联合对 EID 的预测价值。结果 非 EID 组(n=29)与 EID 组(n=47)中 30s STSTΔSpO2、CA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s STSTΔSpO2 预测 EID 截断值是 2,灵敏度为 59.6%,特异度为 82.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 0.730(95%CI=0.614~0.846,P<0.05);CAT 评分预测 EID 截断值是 13 分,灵敏度为 48.9%,特异度为 79.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 0.712(95%CI=0.596~0.828),P<0.05);30s STSTΔSpO2 联合 CAT 评分预测 EID 是 0.593,灵敏度为 70.2%,特异度为 72.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5(95%CI=0.659~0.871,P<0.001)。结论 30s STST 诱发SpO2 ≥ 2%、CAT 评分≥ 13 分,需警惕 EID 的发生可能;30s STST、CAT 评分可以成为社区及居家预测稳定期 COPD 患者诱导 EID 的测评方法。

  • 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常被视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预警信号,其诊断技术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没有被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S)存在着评估 CAS 风险准确性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基层医疗人员识别 CAS。目前,关于机器学习方法识别 FRS 中高风险人群 CAS 的研究依然缺乏。目的 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 FRS 中高风险人群 CAS 预测模型,比较其判别效能,筛选出性能最优的模型,以期辅助基层医疗人员更简便更准确地识别 CAS。方法 选取 2019—2021 年和 2023 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两乡镇符合纳排标准的674 例当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并采集空腹血样、尿样检测生化指标。采用 FRS 评估 CVD 发生风险;运用颈动脉超声诊断 CAS。将 2019—2021 年 517 例研究对象按照 8 ∶ 2 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构建Logistic 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极端梯度增强(XGBoost)模型和梯度增强决策树(GBDT)模型,验证集用于内部验证;2023 年 157 例研究对象作为测试集,用于外部验证。通过 Lasso 回归分析筛选特征变量,运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F1 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价判别效能,外部验证采用 AUC 值评价最优模型泛化能力,并通过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方法探讨影响最优模型识别 CAS 的重要变量。结果 通过 Lasso 回归,筛选出 15 个非零特征变量:年龄、BMI、收缩压(SBP)、吸烟、饮酒、高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 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 a(LP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构建的 Logistic 回归、RF、SVM、XGBoost 模型和 GBDT 模型的 AUC 值均较高,其中 GBDT 模型的判别性能最优,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F1 值和 AUC 值分别是 0.755 1、0.836 4、0.798 1、0.778 9、0.834 9,外部验证 AUC 值为 0.794 0。SHAP 方法发现年龄、SBP、CRP、LPA、ApoB 是影响 GBDT 模型识别 CAS 排名前 5 的因素。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识别 CAS 的 Logistic 回归、RF、SVM、XGBoost 模型和 GBDT 模型均显示出较高的判别性能,其中 GBDT 模型综合判别效能最佳,同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 血浆核仁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血栓形成的一组病理性临床综合征。选择特异、灵敏的血清学标志物及检测方法对 ACS 患者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并采取救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 ACS 患者血浆核仁素(NCL)水平与 ACS 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 NCL 预测 ACS 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 11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 ACS 标准。36 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 组)、36 例为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组)、45 例为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组)(以上均视为 ACS 患者),并选择 39例非 ACS 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样标本及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浆 NCL、C 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 ACS 患者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超声回声特征将 ACS 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未见粥样硬化斑块者为无斑块组。评估 NCL 表达水平与 ACS 患者各组 CRP、LDL-C 的相关性;分析 NCL 与 ACS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及Gensini 积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浆 NCL 是否 ACS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NCL 预测 ACS 发生的最佳界值。结果 对照组、UA 组、NSTEMI 组、STEMI 组 ACS 患者的 NCL 水平、LDL-C、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稳定斑块组(n=49)> 无斑块组(n=33),NCL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43,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n=39)NCL 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n=49)(P<0.05),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 NCL 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n=29)(P<0.05),NCL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45,P<0.05);Gensini 积分高分组的 NCL 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中分组(P<0.05),并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0.799,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示 NCL 是 ACS 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 NCL 最佳截断值为 0.765 ng/mL。结论 血浆 NCL 表达水平对 ACS 患者斑块稳定性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对 ACS 识别、风险分层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浆 NCL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 积分均呈正相关,血浆 NCL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参考指标。血浆 NCL 水平升高可能是 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 ACS 有预测诊断价值。

  • 不同性别老年人群身体圆度指数与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表型的相关性研究:以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为潜在影响因素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中心性肥胖的简易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且与中心性肥胖显著相关。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目前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 BRI、TyG 指数和 MONW 表型的关系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 BRI 与 MONW 表型患病风险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探究 TyG 指数作为其不同性别中差异的潜在因素。方法 选取 2017-07-01—2021-06-30 在安徽省 10 个市县区体检的≥ 60 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计算 BRI、TyG 指数。将根据代谢状态和 BMI 水平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体质量正常代谢正常(MHNW)表型和 MONW 表型:男性 MHNW 表型(n=5384)、男性 MONW 表型(n=6 251);女性 MHNW 表型(n=4 498)、女性 MONW 表型(n=8 264)。根据 BRI 四分位数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 4 个水平,即男性:M1、M2、M3、M4,女性:F1、F2、F3、F4。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别探讨 BRI 四分位水平与 TyG 指数升高风险以及 MONW 表型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 R(version 4.1.1)软件中的 Z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 OR 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24 397 例调查对象,其中男 11 635 例(47.7%)、女 12762 例(52.3%),中位年龄 67(64,70)岁,MHNW 表型 9 882 例(40.5%)、MONW 表型 14 515 例(59.5%)。不同性别 MONW 表型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收缩压、舒张压、TyG 指数、BR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 MHNW 表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 MHNW 表型(P<0.05);不同性别高水平 BRI 老年人群 MONW 表型患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TyG 指数、FPG、TG 高于低水平 BRI,HDL-C 低于低水平 BRI(P<0.05)。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 BRI M1/F1 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 BRI M2/F2、M3/F3、M4/F4 水平 TyG 指数升高风险均增加(P<0.05);且 TyG 指数升高风险随着 BRI 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 P 趋势 <0.001,女性 P 趋势 <0.001);老年男性 BRI M2、M3、M4 水平 TyG 指数升高风险高于老年女性 BRI F2、F3、F4 水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RI M1/F1 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 BRI M2/F2、M3/F3、M4/F4 水平 MONW 表型患病风险均增加(P<0.05);且MONW 表型患病风险随着 BRI 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 P 趋势 <0.001,女性 P 趋势 <0.001);老年男性 BRI M2、M4 水平MONW 表型患病风险高于老年女性 BRI F2、F4 水平(P<0.05)。结论 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BRI 水平与 MONW表型患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老年男性高水平 BRI 与 MONW 表型患病风险关联更为密切,TyG 指数是引起其性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 智能机器人在基层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全球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健康带来重大挑战。管理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定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防控正变得越发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借助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向之一,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方法过于依赖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线下交流,导致医生无法与患者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和随访,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医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监测。此外,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方法通常是一种通用化的方法,无法充分考量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鉴于传统慢性病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利用智能机器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基层服务。本文认为,通过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辅助医疗诊断、定时提醒服药等功能,使智能机器人能够致力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资源压力,从而推动全球智能化医疗管理的发展。

  • 浙江省不同年龄段就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反应性作为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研究将反应性与满意度的概念混淆,对反应性的评价不够全面,注重研究反应性水平忽视了反应性分布。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年龄段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 2022 年 7—8 月选取浙江省杭州市和台州市的 6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现场,对门诊就诊居民进行反应性量表调查;采用 WHO 推荐的反应性 8 个部分的权重计算反应性总体水平和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分为(8.31±1.04)分,反应性分布指数为 0.13;各年龄段就诊居民均对尊严与社会支持维度评分较高,分别为(8.60±1.24)分和(8.63±1.20)分,对选择性和自主性维度评分较低,分别为(7.96±1.56)分和(8.04±1.33)分,户口是青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是中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总体水平较好且分布较均衡,需对城镇户口的青年人、大专 / 本科及以上的中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反应性多加关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让患者获取医疗健康服务方案信息以及自由选择社区医生 / 护士方面还有待提高,以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遗传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DRE)在儿童癫痫中的占比仍维持在 30% 左右,且常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因此 DRE 的诊疗仍然是神经病学的重大挑战。目的 分析儿童 DRE 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进行基因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且完善基因检测的 95 例 DRE 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基因突变阳性组(44 例)和基因突变阴性组(51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用药情况、发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等)、临床特征(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发育情况)、辅助检查[基因检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分析 DRE 的遗传病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95 例 DRE 患儿中,男 55 例(57.9%)、女 40 例(42.1%),中位发病年龄为 0.50(1.00,4.00)岁,用药数量为 3(2,4)种;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发病年龄小于基因突变阴性组(Z=-5.322,P=0.001);两组患儿性别、发热惊厥史、癫痫家族史、用药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 例(40.0%)的患儿确诊为癫痫综合征,其中 76.3%(29/38)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发病;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癫痫综合征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 =12.065,P=0.001)。临床发作类型多样,最常见的为 2 种及以上发作类型,占 52.6%(50/95),其次为单一局灶性发作,占33.7%(32/95);两组 DRE 患儿发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920,P=0.404)。57 例患儿完善了发育筛查,其中 43 例(75.4%)在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33 例(76.7%)表现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发育迟缓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 =5.728,P=0.017)。44 例患儿检出变异基因,阳性检出率为 46.3%,其中以离子通道类变异为主,SCN1A 为最常见的单基因突变。90 例(94.7%)患儿 VEEG 检查异常,以局灶性癫痫放电为主;基因突变阳性组患儿高峰失律占比高于基因突变阴性组(χ2 =7.425,P=0.006)。25 例(26.3%)患儿存在结构性病因,其中基因突变阳性组 12 例,基因突变阴性组 13 例;两组 DRE 患儿结构性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39,P=0.844)。结论 遗传因素为儿童 DRE 的重要病因,发病年龄小、发育迟缓提示与遗传性病因有关,应积极早期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DRE 并精准治疗。

  • 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与支扩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病原菌对比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扩慢阻肺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的诱因,但相关病原学研究相对匮乏。目的 分析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BE)与 BCOS 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的支扩患者 584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慢阻肺将患者分为两组:BE 组(未合并慢阻肺,335 例)和 BCOS 组(合并慢阻肺,249 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药敏结果及变迁,分析两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 584 例支扩患者共分离 299 株病原菌,其中 BE 组病原菌 146 株,革兰阴性菌 87 株(59.59%),革兰阳性菌 3 株(2.05%),分枝杆菌 9 株(6.16%),真菌 47 株(32.19%);BCOS 组病原菌 15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80 株(52.29%),革兰阳性菌 1 株(0.65%),分枝杆菌 2 株(1.31%),真菌 70 株(45.75%);BCOS 组患者白色念珠菌构成比高于 BE 组(χ2 =5.274,P=0.022)。BE 及 BCOS 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 10.64%、25.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6.98%、15.91%,环丙沙星 12.77%、21.28%,阿米卡星 2.13%、2.13%;肺炎克雷伯菌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 0、1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0、14.29%,环丙沙星 15.38%、35.71%,阿米卡星 0、7.14%;BCOS 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低于 BE 组(P=0.026)。BCOS 组患者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肠杆菌科(χ2 =4.357,P=0.037)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均高于 BE 组(χ2 =5.593,P=0.018)。2016—2022 年支扩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均最高,呈先降后升趋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在 2021、2022 年明显升高,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020—2022 年分离分枝杆菌株数及 2021—2022 年分离曲霉菌株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BCOS 作为一种特殊表型,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有其自身特点,值得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目前是 BE 及 BCOS 患者常见分离致病菌,近年来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分枝杆菌、曲霉菌株数较前亦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尤其是 BE 患者。

  • 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建库技术及方法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当前无论是物理听诊器亦或是电子听诊器的肺音听诊结果仍然主要是依靠医生专业的听诊鉴别能力,尚未能够实现智能诊断判读。当患者在家受到肺部疾病影响时,无法自行发现肺部异常而耽误治疗;当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入耳式的听诊器容易受到污染造成院内感染。尽管听诊音包含了丰富的健康状态信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采集方法、分类标准和分析工具,使得听诊音的客观分析和应用在实践中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通过采用统一的听诊音采集设备和流程进行肺部听诊音数据采集、整理、数据库设计,使用软件 MatlabR2017a 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立了健康群体和肺部疾病患者群体的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制订一套标准的听诊音分类、标注规范、音频特征信号参数,构建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肺部听诊音数据的系统,为肺部疾病的筛查、监测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转化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研究积累了肺部听诊音音频数据库建库经验,为音频类数据库管理和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支持后续医学人工智能辅助听诊应用于肺部疾病筛查与监测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 认知症日间照料的概念分析及实施框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认知症日间照料是社区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概念尚未统一,内涵与实施框架尚未阐明,较大程度地影响认知症日间照料持续建设和高质量服务供给。本文采用 Walker 经典概念分析法,对认知症日间照料进行概念分析,得出认知症日间照料主要具有 5 个概念属性:(1)白天时段集中、非入住式的照料;(2)专业协同、以认知症家庭为中心的整合照料;(3)认知症家庭享有喘息服务的公共照护;(4)认知症高质量照护的重要补充;(5)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的促进力量;认知症日间照料的前提包括认知症患者高照护需求、家庭功能弱化及公共照护的主导性作用,其结局涉及认知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以及社会福利等。本文还运用实施科学领域中的实施研究综合框架、再造有效项目实施框架及 RE-AIM 评价框架,分别进行了认知症日间照料实施因素识别、实施策略设计、实施与效果评价。今后认知症日间照料建设需凸显专业化、高质量、整合式照料以及友好社区理念,其服务内容、设施及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提升认知症照护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