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道德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道德反应的影响——心智知觉理论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2-02

    摘要: 品牌名称是建立品牌-消费者关系的重要连接点,是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语言学的研究发现,品牌名称的语音特征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但鲜有研究考察语音特征对消费者的道德反应的影响及其路径。本研究基于心智知觉理论,探究了品牌分别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受害者两种不同的角色时,叠音品牌名称影响消费者道德反应的非对称性路径。具体而言:品牌作为道德主体违规的情境下,相较于非叠音,叠音品牌名称能通过降低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思考维度(而非感受维度),来缓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消极道德反应(愤怒、厌恶、谴责、惩罚行为意图);而当品牌作为道德受害者受害的情境下,叠音品牌名称则通过提升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心智的感受维度(而非思考维度),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道德反应(同情、怜悯、遗憾、购买支持行为意图)。本研究通过7个实验证明了假设,从理论上创新性地探索了语音特征与道德反应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品牌心智的两个维度作为不对称中介存在的机制,为实践中品牌道德事件公关和公益营销传播工作提供了借鉴。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项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是通过感知心智能力的中介实现的(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高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数智时代的道德伦理”专栏)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项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是通过感知心智能力的中介实现的(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高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12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真人特征的虚拟人物,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获得影响力,然而其背后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当社交媒体虚拟人犯错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其道德判断会有何不同?本文基于心智感知理论,通过五个主要实验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虚拟人道德责任判断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在被告知虚拟人的不道德行为后,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但这种文化差异没有出现在对真人的道德责任判断上(实验1a~1c)。并且不论虚拟人是由真实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驱动,这种文化差异都会存在(实验1c)。这种文化差异通过感知心智能力来中介(实验2)。具体而言,比起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认为虚拟人的心智能力(特别是感知力)更高,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此外,对虚拟人更大的道德责任判断会导致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更倾向于对虚拟人施加道德惩罚(实验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道德责任判断和心智感知的对象拓展到虚拟人上,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后续影响。

  • 天气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一项校园丢钱包的现场实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4-17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1通过重新分析Cohn等人(2019)在全球范围内对诚信行为的研究数据,发现了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2通过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在三所高校进行了丢钱包的实验并记录当天天气和空气污染状况。两项研究共同表明:(1)在非晴朗的天气下,人们会做出更多的不诚信行为;(2)空气污染越严重,人们越有可能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 在碱性溶液中糖苷对钢筋表面钝化膜性能的影晌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16-11-12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下因钢筋腐蚀而破坏,糖苷 (PG)阻锈剂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钢筋表面钝化膜的性能,抑制钢筋的腐蚀。本文利用动电位极化和表面形貌观察方法,在 3.5% NaCl 饱和 Ca(OH)2 溶液中研究了糖苷对钢筋表面钝化膜的性能影响,运用肖特基图来研究混凝土中阻绣剂对钢筋钝化膜的半导体特性的影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糖苷阻绣剂的加入可有效地促进钢筋表面的钝化和屏蔽氯离子对基体金属的侵蚀;Mott-Schottky检测结果和钝化膜致密性分析表明,钢筋表面钝化膜遵循正线性,且具有n型半导体特性,随糖苷浓度增大,钢筋表面钝化膜稳定性和致密性增强,耐蚀性提高;经表面观察表明加入阻绣剂后,钢筋表面钝化膜腐蚀程度明显减轻,说明阻绣剂抑制了钢筋表面钝化膜在含氯碱性溶液中的腐蚀。

  • M 相六角铁氧体的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磁电性能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2-14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为探究BaFe10.2Sc1.8O19 样品在室温下的磁电耦合性能,使用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BaFe10.2Sc1.8O19 样品。使 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物相结构,样品均为单相多晶体,其空间群是P63/mmc。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固相法 制备的样品成分分布不均匀,存在富钪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的成分分布均匀,晶粒呈六角形貌,晶粒尺寸约3~5 m。分别对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的样品的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相法在250 K左右发生相转变,室温下的磁滞 迴线并未表现出磁电耦合的行为;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在330 K附近发生磁相变,结合此相变点上下温度的磁滞迴线 的研究,表明该相变对应亚铁磁到锥形磁结构的变化。磁电容和磁化强度随磁场类似的变化关系表明,该锥形磁结构能够 诱导铁电极化,这可以根据反DM相互作用来理解。

  •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大发展, 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民众心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其基本趋势是个人主义正日益流行, 传统的集体主义则相对式微。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宏观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也体现在微观的心理与行为层面。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 对反映这一趋势的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与介绍, 涉及的领域分别包括社会层面的社会统计指标, 以及心理层面的人称代词使用偏好、命名行为、价值取向、人格特征、性和宗教态度、儿童教养与发展模式、认知方式、情绪体验等。除了一般趋势外, 研究也显示文化变迁和心理变化有其复杂性, 个人主义增强、集体主义衰弱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线性的过程; 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 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显著特色。最后, 针对当前文化变迁心理研究的不足, 本文建议未来研究应当更多采用追踪和实验设计、拓展现有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深入揭示文化变迁的行为/神经机制以及更多关注变迁过程中的心理适应与应对问题。

  • 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群体结直肠癌患病率高、病情复杂,术后康复面临着诸多问题。构建科学、实用、全面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健康管理方案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构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和质性访谈构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南京、上海三级甲等医院的 16 名专家开展 2 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回收率和文字修改率评价,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评价,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价。整合专家意见并由研究小组讨论后,调整条目内容形成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终稿。结果 2 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 94.12% 和 100%,专家文字修改率均为 56.25%,专家权威系数为 0.91;第 1 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范围为 3.81~5.00 分,变异系数为 0~0.24;第 2 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范围为 4.13~5.00 分,变异系数为 0~0.20;2 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 0.211 和 0.222(P<0.001),且第 2 轮函询结果较第 1 轮有所提高。经 2 轮专家函询和研究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包含 9 个一级条目(团队建立、心理支持、体力活动、造口护理、营养干预、中医康复技术、同伴教育、治疗与随访、自我管理)和 39 个二级条目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健康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