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3-2022年)情况分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探析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发展趋势,明确资助选题方向,为出版单位申报基金及选题策划提供参考。【方法】文章根据2013—2022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对资助项目的范围、数量、承接单位、语言品种(英文)等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利用Excel软件、词频软件对资助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上述内容进行分类阐述。【结果】2013—2022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共资助项目1848个,整体趋势呈现上升态势;2013—2022年承接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出版单位品种数呈现上涨趋势,于2021年达到顶峰;2013—2022年国家学术著作基金由83家出版社完成,其中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承接项目最多,占总数的54%,其他82家承担项目占比46%。从2018—2022年来看,资助英文项目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21—2022年出现断崖式下滑;技术、理论、研究、中国、方法等词分别为资助选题的高频词汇。【结论】基金资助方向逐步精准,面向科技前沿,且英文作品获资助下降,出版社申报选题方向应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类选题优先。

  • 智库成果权益政策研究——以世界知名智库的成果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调研世界知名智库的成果权益政策,为图书馆及信息服务机构建设智库成果、科技政策咨询研究人员使用智库成果提供参考,为我国新型智库的成果权益政策制定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法,参考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9全球智库报告》选取调研对象,全面调研智库成果权益政策,分类总结智库成果的版权归属情况、发布方式、授权许可方式以及资源建设各环节中的具体权益规定。[结果/结论] 为规避使用智库成果中的权益风险提出了建议,包括详细考察智库成果的权益规定、注意智库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并提出了分级分类的智库成果权益管理框架。同时建议我国新型智库重视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借鉴世界知名智库经验制定合理的成果权益政策。

  • 中药硬膏热贴敷对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26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硬膏热贴敷对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方法随机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中药硬膏热贴敷,两组均每日一次,共治疗两周。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VAS、WOMAC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VAS、WOMAC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5),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中药硬膏热贴敷可改善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4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以期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14 年至 2017 年间北京协和医院经电脑断层扫描肺血 管造影(CTPA)或超声心动图(ECHO)确诊并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Alteplase, 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础疾病、病程、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30 天存活/死亡、疾病缓解、溶栓出血)进行分 析。结果 共纳入 23 例患者,其中 16 例存活(69.6%),7 例死亡(30.4%),7 天死 亡率 26.1%(6/23),14 天及 30 天死亡率均为 30.4%(7/23)。与存活组比较,死 亡组患者收缩压低(108.7mmHg vs 79.3mmHg, P=0.005),心肺复苏更 常见(12.5%vs 100%, P=0.000),血小板下降(223.2×10^9/L vs 135.1×10^9/L, P=0.012),钙离 子水平下降(2.1mmol/L vs 1.9mmol/L, P=0.03)。结论 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中,低 血压、需要心肺复苏可能预示着更高的短期死亡风险,低血钙、低血小板是否能作为死 亡预测因子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 五种抗结核药物治疗MDR-TB疗效和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二线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耐多药结核病(MDR-TB),目前多篇网状Meta对其研究,但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的:系统评价五种抗结核药物化疗方案治疗MDR-T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维普网和万方数据数据库从2010年至2022年3月期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后,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GeMTC 0.14.3软件和StataSE 15.0软件,对药物的痰培养转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项RCT,共计3860例患者,涉及6种干预措施:在个体化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分别联用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利奈唑胺(Lzd)、氯法齐明(Cfz)、贝达喹啉(Bdq)和安慰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痰培养转阴率方面,5种药物均优于安慰剂(P<0.05),Mfx优于Cfz [OR=0.34,95%CI(0.14,0.80),P<0.05]和Lfx [OR=0.36,95%CI(0.24,0.55),P<0.05],Lzd优于Cfz [OR=0.44,95%CI(0.23,0.91),P<0.05],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显示Mfx(94.3%)和Lzd(82.1%)较优;在临床有效率方面,5种药物均优于安慰剂(P<0.05),Mfx优于Bdq [OR=0.27,95%CI(0.08,0.77),P<0.05]、Cfz [OR=0.19,95%CI(0.07,0.53),P<0.05]和Lfx [OR=0.47,95%CI(0.29,0.74),P<0.05],Lzd优于Bdq [OR=0.49,95%CI(0.23,0.97),P<0.05]和Cfz [OR=0.35,95%CI(0.17,0.68),P<0.05],SUCRA显示Mfx(87.4%)和Lzd(86.2%)较优;在不良发反应发生率方面,5种药物没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示,Mfx和Lzd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相对于其他药物的疗效更优,因其他药物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 不同坡向雪岭云杉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解不同坡向环境因子对雪岭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在天山北坡中段同一海拔雪岭云杉林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设置系列样方开展调查,构建不同坡向环境因子-更新指数结构方程模型,根据各坡向环境特征分析云杉幼苗存活现状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阴坡和半阳坡更适宜幼苗的存活和生长,二者更新指数(0.065、0.057)显著高于阴坡和阳坡;(2)凋落物对雪岭云杉更新有双重作用,凋落物未分解层过厚不利于更新,丰富的有机质可促进土壤形成高氮环境,有利于林下幼苗更新;(3)不同坡向环境因子对更新指数的作用强度依次为:全氮含量(0.60)>成年树密度(0.46)>凋落物半分解层(0.37)>全钾含量(0.24)>有机质含量(0.23)>全磷含量(-0.16)>速效磷含量(-0.32)>凋落物未分解层厚度(-0.34)。综合来看,该区域的雪岭云杉幼苗在郁闭度大小为0.6左右,凋落物厚度为2.5 cm左右,土壤全氮、全钾含量较高的半阴坡、半阳坡更新较好。

  • 矿区道路两侧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富集效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矿及矿产品运输过程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进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为定量描述艾维尔沟矿区道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程度、明确雪岭云杉叶片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效应,通过采集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样品,测试其铅(Pb)、锌(Zn)、镉(Cd)、砷(As)、铜(Cu)、铬(Cr)的含量,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叶片和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 P < 0.05),平均达86.28 μg/g,土壤中Zn、Cu超过了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一级限制值,而As比三级限制值大41%;(2)以背景区(板房沟林场)的土壤和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为评价标准,研究区雪岭云杉叶片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2.05,属中度污染,其中As和Pb单项污染指数较高,达3.65和2.57。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69,属轻度污染;(3)随距离增加,除土壤和叶片中Pb含量表现为负线性递减外,As和Cu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中Cr、Zn逐渐升高,但叶片中Cr逐渐降低,Zn变化不大;(4)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中Cu、As、Pb与雪岭云杉死树胸径和树高呈正相关关系,而Cr、Zn与其呈负相关。采矿及运输已对土壤和雪岭云杉的生长造成影响,本文对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的生态修复与保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 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甲烷(CH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稻田是CH4 的重要排放源, 减少稻田CH4 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 掌握稻田CH4 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4 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 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 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稻田CH4 排放的数据库, 采用析因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田CH4 日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稻田CH4 日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均随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的升高而增加, 不同类型稻田CH4 日排放量大小依次为: 双季稻晚稻>双季稻早稻>单季稻>稻麦轮作晚稻; 晚稻田CH4 的增温潜势大于早稻田。不同肥料处理条件下, 稻田CH4 日排放量表现为: 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学氮肥≈生物炭。控制灌溉水量可降低稻田CH4 的综合增温潜势, 表现为:持续淹水>晒田>干湿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结果说明, 稻田CH4 的产生与排放过程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以及轮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应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 适当调整肥水管理,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其增温潜势。

  •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 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甲烷(CH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稻田是CH4 的重要排放源, 减少稻田CH4 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 掌握稻田CH4 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4 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 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 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稻田CH4 排放的数据库, 采用析因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田CH4 日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稻田CH4 日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均随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的升高而增加, 不同类型稻田CH4 日排放量大小依次为: 双季稻晚稻>双季稻早稻>单季稻>稻麦轮作晚稻; 晚稻田CH4 的增温潜势大于早稻田。不同肥料处理条件下, 稻田CH4 日排放量表现为: 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学氮肥≈生物炭。控制灌溉水量可降低稻田CH4 的综合增温潜势, 表现为:持续淹水>晒田>干湿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结果说明, 稻田CH4 的产生与排放过程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以及轮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应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 适当调整肥水管理,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其增温潜势。

  • 广西喀斯特地区毛唇芋兰根内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索兰科(Orchidaceae)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根中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 多样性,本研究采用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新(DX)和龙州(LZ)两 个样地毛唇芋兰根中和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结果表明:(1)两个地区的毛唇芋兰根中和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很丰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均高于根中,主根的真菌多样性高于走茎; (2)通过测序总共获得有效序列 118 040 条,207 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涉及 8 门 19 纲 42 目 86 科 123 属;(3)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是两地毛唇芋兰根中真菌的共 同优势菌群, 涉及胶膜菌科( Tulasnellaceae ) 、Trimorphomycetaceae 、角担菌科 (Ceratobasidiaceae)、马拉色菌科(Malasseziaceae)和小皮伞科(Marasmiaceae)等,其 中,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是胶膜菌科(75%)和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56%);然而, 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则是镰刀菌属(Fusarium)。综上结果表明,毛唇芋兰根中菌群与根际土 壤中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 OTUs;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暗示 Epulorhiza 真菌可能对毛唇芋兰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发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 青海省多年地表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选取青海省35个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CHEN-WENG感热系数方案,计算了1980—2017年青海省地表感热通量。利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年以来,青海省全年和各季节感热通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28 a的主周期和约18 a的副周期,冬季的周期变化较为复杂;(2)全年和各季节感热通量与地气温差存在显著相关性,2004—2017年受地气温差增大的影响上升;(3)全年、春季和秋季感热通量与风速存在显著相关性,1980—2004年受风速减小的影响感热通量下降;(4)夏季降水与感热通量呈显著负相关;(5)从空间上看,全年以及春季感热通量呈现出显著的东西分异,秋、冬季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南北分异。

  • 基于CIPP模型的全科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门诊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评价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的门诊教学能力是关系到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多个地区开展了社区全科师资培训项目,但尚无研究采用综合的方法评价项目的实施情况。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的实施现状与阻碍因素,为制定问题导向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和策略支持。方法 本研究基于CIPP模型,使用内容分析法、专家会议法、深度访谈法、专家评分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4个方面对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政策文件分析和文献回顾结果表明,社区师资培训是受到国家卫生政策大力支持的医疗人才培养计划,且目前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浙大二院制定的培训制度基本涵盖了社区全科师资培训的内容和过程规范,基层实践基地所制定的考核和激励制度缺乏实施细则。自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10名基层指导医师共完成了57人次社区教学门诊,每人参加4~7次,人均门诊教学能力评价得分从第1轮的(78.65.7)分提升至第7轮次的(87.84.5)分。基层指导医师和全科住院医师对教学场地与设备、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得到的满意度均超过90%,但基层指导医师对教学激励制度的满意率仅为20%。参与项目培训的受访者反映目前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是教学相关激励制度不健全、教学门诊患者招募困难与培训内容适用性不足。结论 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初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下一阶段的培训中需要结合基层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持续地改进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