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干扰程度下沙生植物异翅独尾草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 (Kar.et Kir.) Regel)生存生境片段化,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斑块种群。为深刻理解在不同程度破碎化斑块中异翅独尾草种群的生存现状,共选取19个样点,分析其龄级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结果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样地中异翅独尾草种群动态因人类干扰与生境破碎化程度的差异,呈现为不同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各样地异翅独尾草种群龄级完整性均不同,破碎化程度高的样地中种群的龄级有残缺或断代现象;人类干扰程度中、弱的b类型、c类型斑块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属于稳定至衰退型和增长型,而受干扰最强的a类型斑块中的种群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种群趋于衰退的风险较高;存活曲线与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a类型种群前、中期稳定,后期衰退;b类型种群前期衰退,中、后期稳定;c类型种群稳定增长。说明异翅独尾草种群的衰退可能是其生境破碎化引起的,因此,对于人类干扰程度强的衰退型种群应亟需减少人为干扰,依据不同生境中的干扰因素及种群生存现状,制定科学与切实可行的保护、恢复策略。

  • 破碎化生境中粗柄独尾草种群大小对繁殖特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3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景观破碎化是目前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导致物种生存的原有生境总面积减小,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斑块种群。不同斑块生境中植物种群的大小直接反映植物对环境的响应特征和适应对策,与植物繁殖有关的开花结实特性、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生存策略。以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为研究对象,以野外调查为基础,对比研究不同斑块粗柄独尾草种群的种群大小和生殖成功,揭示不同生境中粗柄独尾草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不同斑块生境中,种群大小差异较大,且较小的种群幼苗比例也较小,种群大小与种群幼苗比例呈显著相关;(2)较小的种群自然座果率、结籽率较低,种群间差异显著;(3)随着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宽等形态特征呈减小趋势,但种翅占比增大;(4)在粗柄独尾草最适萌发温度下,随着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种子萌发率有下降趋势。针对人类干扰程度强的衰退型粗柄独尾草种群,亟需减少人为干扰,依据不同生境中的干扰因素及种群生存现状,制定科学与切实可行的保护和恢复策略。

  • 闽楠幼苗适应弱光环境的可塑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深入研究闽楠幼苗在极弱光环境下的可塑性及生存策略,该研究以闽楠 2 年生幼苗为试验 材料,通过人工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环境(100%、35%和 10%透光率),测定不同处理下闽楠幼苗 叶片表观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等参数,探讨幼苗形态、生理可塑性与光适应的内在联系。结 果表明:(1)闽楠幼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均随着光强的减 弱而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值等均以 10%透光率下最小。(2)35% 透光率的净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 rate, Tr)、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淬灭系数、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有效光合量子产量及潜在光化学效率等均显著高于 100%和 10%透光率处理。(3) 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及 Fv/Fm 等均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但叶绿素 a/b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4)幼苗结构和生理可塑性指数显示,光合色素含量特征>形态特征> 光合特征>解剖结构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其中叶面积、比叶面积、Pn、Gs、LUE 及光合色素 含量的可塑性指数在 0.455~0.755 之间。综上所述,闽楠幼苗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在 35%左右的 透光率下表现良好;在 10%透光率下,闽楠叶片通过增加叶面积、比叶面积、Pn 及光合色素含量来 提高对光能的捕获;弱光下闽楠幼苗主要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含量与形态的可塑性,协同解剖结构、 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塑性的变化来适应弱光环境。该研究可为今后闽楠栽培管理提供理论 依据。

  • 基于驱动与控制相互作用的成瘾冲动性结构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19

    摘要: 物质成瘾者具有明显的冲动性特征,表现为难以戒断的成瘾物质使用。这种行为的产生除了抑制控制的问题外,源于多个维度的驱动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低弱的抑制力无法抵挡驱力的作用,出现不平衡状态,形成难以控制的渴求下的强迫性用药或习惯性用药行为倾向。驱动力来源于多方面,奖赏效应,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S-R式相关线索反应以及感觉寻求等人格特质;控制成分则包括了反应抑制与无法延迟满足的执行控制功能。

  • p16INK4a蛋白可作为乳腺癌特异性分子标志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 p16INK4a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014年~2015年间手术切除的 132例乳腺癌标本,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Her-2、Ki67、CK5/6、和p16INK4a表达,并按照不同表达模式进行结果判读和分子分型,观察p16INK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免疫表型、分子亚型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32例浸润性乳腺癌中Luminal A型58例、Luminal B型32例、Her-2型21例、basal-like(BLBC)型12例、Normal-like型9例。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0)、弱阳性(1+)、阳性(2+)和强阳性(3+)表达样本分别占总数的5.30%(7/132)、11.36%(15/132)、30.30%(40/132)、53.03%(70/132)。按照p16INK4a表达强度,将阴性(0)和弱阳性(1+)病例合并为阴性组(≤1+)、将阳性(2+)和强阳性(3+)病例合并为阳性组(≥2+),p16INK4a阴性(≤1+)表达率为 16.67%(22/132)、p16INK4a阳性(≥2+)表达率为83.33%(110/132)。按照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p16INK4a蛋白的表达强度除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50)。结论 p16INK4A 代偿性高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周期异常的主要机制,且p16INK4A 可作为浸润性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的分子标志,采用IHC技术检测p16 INK4a 的表达不仅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也为乳腺癌的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