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共享经济模式下广电网络建设探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本文首先阐释了共享经济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广电网络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电网络当前的困局和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模式完成广电网络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建设路径,以期更好地提高广电网络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 阜新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以阜新露天煤矿排土场为对象,探究不同坡位、坡向和恢复年限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维数的差异,为排土场边坡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自然恢复5 a和10 a排土场边坡,分析坡上、坡中和坡下以及阴坡与阳坡间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M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破坏率(PAD)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恢复5 a阴坡及恢复5 a和10 a阳坡土壤团聚体的MMD和GMD从坡上到坡下逐渐增加,D和PAD逐渐减小。MMD和GMD阴坡大于阳坡,D和PAD阴坡小于阳坡。恢复5 a与10 a边坡团聚体的MMD、GMD、D和PAD差异均不显著。与对照裸地相比,坡上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坡中和坡下略有增加。排土场边坡土壤团聚体的D与MMD、GMD和>0.2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AD呈显著正相关。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D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稳性团聚体的D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结构和稳定性表现为阴坡好于阳坡,坡下优于坡上,应对不同坡位和坡向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

  • 基于互联网+BIM的智慧医院的展望与思考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2-21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出现了以智慧医疗为主的新型医疗服务方式。与此同时,三维技术正逐步渗入到整个工程建设行业和数字化运营管理领域,BIM作为未来影响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数字化技术之一,与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从智慧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出发,探索BIM对智慧医疗的推动作用,提出基于BIM智慧医疗的基础框架,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面向绿色运维的建筑信息模型逆向设计法研究与实践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的流程难以满足绿色建筑运维发展的新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的设计单位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寻求突破瓶颈,本文提出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绿色建筑运维的逆向设计法并通过实践展开相关探索和研究,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打通设计、施工和运维的数据,实现绿色运维落地。

  • 数字图书馆用户检索失败的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探讨任务类型、用户的认知需求与自我效能对数字图书馆用户检索失败的影响。[方法/过程]以认知复杂度为依据,设计5种类型的任务,招募30名图书馆用户,通过屏幕录制方法收集数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任务类型和认知需求对整个任务的失败有显著性影响,而自我效能更多的影响检索过程中的阶段性提问失败。具体表现为:用户在完成认知复杂度越高的任务时,越容易遭遇任务失败;高认知需求的用户在完成任务时会遭遇较少的任务失败次数,且对任务的完成程度评价较高;高自我效能的用户则在检索过程中会遭遇较少的提问失败次数。

  • 含积分环节过程对象模型的频域辨识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由于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无法进行开环实验,而目前最常用的闭环继电反馈辨识方法需要进行数次的继电反馈实验,并且该方法只能辨识固定结构的低阶模型,无法满足实际工业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含积分环节过程对象的频域模型辨识方法,其能快速找到对象模型的主要频率段,分析频率段内的频率特性,从而准确的辨识出含积分环节对象的模型。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能够高效且准确的辨识出含积分加环节的对象。

  • 天水麦积山油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19802019年油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响应模式的变化 及机制,利用树轮气候学方法和Vaganov-Shashkin模型,研究了气温突变前后天水麦积山油松的气候响应和生长过 程。结果表明:(1)麦积山气温于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显著高于突变前。19801997年和19982019年 油松与气候因子响应变化呈相关性下降(5月气温)、上升(10月气温、降水,7月降水,12月气温)和震荡(6月降水、7 月气温)3种模式。(2)气候显著变暖使春秋季油松生长热量供应更加充足,生长季显著延长;夏季油松生长受到高 温影响和水分胁迫。(3)油松生长与气候因子响应模式的变化主要是气候变暖和生长季的变化引起,如果气温持续 上升其响应模式可能进一步变化,类似的变化过程可能也在其他油松生长区存在。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与驱动力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生态经济区。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08、2012、2016年的MODIS数据,获得4个对应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参照修订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6-2024年(间隔2 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并对引起生态服系统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2004-2016年间,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但2016-2024年的预测值变化率仅为-0.17%,表明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驱动力分析表明,人为综合干扰在空间分布上以中等影响强度干扰为主,城镇化率是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首要驱动力,其次分别为非农业人口、人口密度、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固定资产投资额、总GDP及第三产业GDP。建议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调控,控制城镇化建设用地扩展,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污染,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

  • 5例前列腺癌T细胞受体β链CDR3的多样性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2-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T淋巴细胞受体(TCRs)在抗原识别免疫应答中作用重要,其多样性与宿主免疫反应及肿瘤预后判断密切相关。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细胞受体(TCR)克隆多样性及其克隆序列。方法:收集5例P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DNA后经多重PCR技术对TCR β链CDR3区进行扩增。用Illumina MiSeq进行测序,经过数据处理和比对分析,比较前列腺癌组织TCR CDR3组库的组成特征。结果:前列腺癌组织具有更高程度的克隆百分比和较高的高度扩增克隆比HEC(HEC:频率>样本总读数的0.5%的TCR克隆),并获得了24对在癌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的V-J基因组合、16对在癌旁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的V-J基因组合。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均存在差异性的V-J基因组合以及高克隆表达的HEC,其中癌组织样品具有更高的HEC。本研究对PC发生发展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对PC免疫监视、T细胞受体变异标志等研究提供了参考,对以后继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 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章古台万亩林为研究对象,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以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生境的改良效果,探讨植被重建后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表明: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固沙林更新迹地植被重建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林下植物偶见种数目增多,13种草本植物在8个样地中未重复出现;2)与采伐迹地相比,不同植被重建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所改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彰武小钻杨(Populus xiaozhuanica)、五角枫(Acer mono)林地改良效果较好,全钾在红刺榆林(Hemiptelea davidii)地含量明显提高、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林地的有效磷相比采伐迹地明显提高,且均表现为上层改良效果优于下层;3)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改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磷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的与植物多样性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研究结果为控制科尔沁沙地土壤沙化,加速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奶牛内毒素的产生、影响和防控技术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内毒素也称为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死亡后或快速繁殖时细菌细胞壁破裂后释放的一种物质,在动物机体中普遍存在,过量时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激。本文介绍了奶牛内毒素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及其对奶牛采食量,血液中蛋白质、氨基酸,乳中乳蛋白、乳脂的影响,减少奶牛内毒素的途径,为降低内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

  • 水分处理对榆树幼苗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设置正常供水、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分析两年生榆树幼苗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随处理时间延长(15、30、45 d和60 d)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分处理15 d时,随着干旱程度增加,叶片和细根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淀粉含量在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最低,为(18.35±0.06)mg·g-1,茎和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处理30 d时,叶片淀粉和NSC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叶片淀粉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最高,为(47.83±0.27)mg·g-1,茎和粗根淀粉及NSC含量在轻度干旱处理下显著低于适宜水分处理。处理45 d时,随干旱程度增加,细根可溶性糖/淀粉呈下降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和茎淀粉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60 d时,随着干旱程度增加,叶片和细根可溶性糖/淀粉逐渐增加,粗根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并且NSC含量达到最大值(68.88±1.01)mg·g-1。以上结果表明,榆树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及NSC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做出不同的响应,各器官NSC下降,并在粗根中积累。这为科尔沁沙地榆树防护林的水分管理提供依据。

  • 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对注意引导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注意捕获范式, 通过行为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实验, 探讨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对注意引导的影响, 行为结果发现, 在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 只有一个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 且处于高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产生的注意捕获大于低激活状态; 而在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 有两个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 且处于高、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产生的注意捕获没有差异。ERP结果显示, 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诱发的NSW和LPC大于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 在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 干扰项与记忆项匹配比不匹配时, 诱发更大的N2和更小的N2pc, 而在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 干扰项与记忆项匹配和不匹配时诱发的N2、N2pc没有差异。研究表明, 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影响注意引导的机制可能是高精度加工需求下, 工作记忆表征消耗的认知资源增加, 搜索目标获得的资源减少, 干扰项捕获的注意增加。

  • 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对注意引导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09

    摘要: 采用注意捕获范式,通过行为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实验,探讨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对注意引导的影响,行为结果发现,在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只有一个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且处于高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产生的注意捕获大于低激活状态;而在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有两个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且处于高、低激活状态的工作记忆表征产生的注意捕获没有差异。ERP结果显示,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诱发的NSW和LPC大于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在高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干扰项与记忆项匹配比不匹配时,诱发更大的N2和更小的N2pc,而在低精度加工需求条件下,干扰项与记忆项匹配和不匹配时诱发的N2、N2pc没有差异。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表征精度加工需求影响注意引导的机制可能是高精度加工需求下,工作记忆表征消耗的认知资源增加,搜索目标获得的资源减少,干扰项捕获的注意增加。

  • 4阵元微带天线阵列试制与测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1-1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将阵列天线放置于射电望远镜焦平面处,结合波束合成网络,可以同时观测一片天区、实现更大视场覆盖。由于需要对各个阵元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控,阵列天线实际就是一个小型相控阵,因此在做阵列设计时,除需结合反射面焦面场分布及望远镜拟实现的视场以外,阵列自身的性能验证可参照传统相控阵进行。本文设计并加工了工作在1.27GHz的22矩形排布微带贴片天线阵列,阵元间距为0.7倍波长。经实测,各端口S11均在-10dB以下,4阵元合成后波束增益为12.54dBi,通过为对应阵元添加理论偏移30度的延时线,实测阵列的波束扫描角度为28.3度。上述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虽略有差异,这和阵列加工及馈电端口焊接有关,但相关工作为之后更多阵元的阵列天线设计、研制及测试积累了经验,尤其对性能验证具备较好的指导意义。

  • 全麻诱导期间空气面罩通气与纯氧面罩通气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和气管插管时长的比较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索全麻诱导期间空气面罩通气与纯氧面罩通气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和气管插管时长的比较。方法选择80例ASA分级Ⅰ~Ⅱ级,预计无困难气道并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常规用纯氧行预给氧(n=40);Ⅱ组患者全麻诱导前空气面罩通气(n=40)。两组患者均由两位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诱导期间进行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由助手进行气体的调整(给纯氧或给空气)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在完成气管插管前SpO2低于90%则认定为失败病例,同时给予纯氧面罩通气。在气管插管完成后均不予通气,直至SpO2降至90%。记录失败病例数,无通气安全时限(即无通气状态下SpO2≥90%的持续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长。结果两组均无失败病例。Ⅰ组和Ⅱ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分别为469.5±143.0 s和63.6±20.0 s,气管插管时长分别为34.4±12.6 s和32.8±9.6 s。两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显著大于气管插管时长(P0.05)。Ⅱ组无通气安全时限显著小于Ⅰ组(P<0.01),且和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于有经验的麻醉医师,空气面罩通气情况下的全麻诱导可提供较充足的无通气安全时限以完成气管插管。

  • 全麻诱导期间空气面罩通气与纯氧面罩通气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和气管插管时长的比较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索全麻诱导期间空气面罩通气与纯氧面罩通气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和气管插管时长的比较。方法 选择80例ASA 分级Ⅰ~Ⅱ级,预计无困难气道并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Ⅰ组患者全麻 诱导前常规用纯氧行预给氧(n=40); Ⅱ组患者全麻诱导前空气面罩通气(n=40)。两组患者均由两位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诱导 期间进行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由助手进行气体的调整(给纯氧或给空气)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在 完成气管插管前SpO2低于90%则认定为失败病例,同时给予纯氧面罩通气。在气管插管完成后均不予通气,直至SpO2降至 90%。记录失败病例数,无通气安全时限(即无通气状态下SpO2≥90%的持续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长。结果 两组均无失败病 例。Ⅰ组和Ⅱ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分别为469.5±143.0 s和63.6±20.0 s,气管插管时长分别为34.4±12.6 s和32.8±9.6 s。两组的 无通气安全时限均显著大于气管插管时长(P0.05)。Ⅱ组无通气安全时限显著小于Ⅰ组(P<0.01),且和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 对于有经 验的麻醉医师,空气面罩通气情况下的全麻诱导可提供较充足的无通气安全时限以完成气管插管。

  • 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生理生化响应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调控机理,该研究以‘水晶’葡萄 (Vitis vinifera×V. labrusca ‘Shuijing’)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氰胺处理‘水晶’葡萄后芽内SOD、 POD 和CAT 活性、MDA 和H2O2 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并通过RT-PCR 技术克 隆得到其葡萄芽的2 个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VvFT1 和VvFT2)和1 个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基因(VvCBF)的全长cDNA 序列,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 及结构域和单氰胺处理后其在葡萄芽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等。结果表明:(1)生理生化指标 测定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SOD、POD 和CAT 活性、MDA 和H2O2 含量及氧自 由基产生速率均明显增加。(2)‘水晶’葡萄VvFT1 和VvFT2 的cDNA 全长为525 bp,编码 174 aa;VvCBF 的cDNA 全长为714 bp,编码237 aa。(3)同源性分析表明,‘水晶’葡萄 VvFT1 与荔枝(Litchi chinensis,LcFT:AEU08960.1)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DlFT2: ALA55998.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VvFT2 与LcFT(AEU08961.1)和DlFT2(AHF27444.1) 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FT1、VvFT2 、LcFT(AEU08960.1;AEU08961.1) 和DlFT2(ALA55998.1;AHF27444.1)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VvCBF 与野扁桃(Prunus ledebouriana,PlCBF:AEB69782.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CBF 和 PlCBF 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4)qRT-PCR 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中VvFT1、 VvFT2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VvCBF 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该研究较为 全面地分析了VvFT1、VvFT2 和VvCBF 基因的系统进化和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各基因表 达模式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阵列天线互耦效应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5-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相控阵馈源是将阵列天线放置于射电望远镜焦面场处,用以实现更高增益及更灵活波束调控的接收机技术。鉴于其与阵列天线一样,是由多个天线单元以一定方式组合排列而成,工作时阵元之间产生电磁耦合在所难免。本文选用螺旋天线作为阵列天线单元,工作频率为1.25GHz,对独立天线进行仿真优化后,该天线-10dB阻抗带宽仅为70MHz。依托该天线单元建立55矩形排布螺旋天线阵列模型,分别选取阵元间距为1、0.5、0.25、0.125倍波长(1.25GHz@0.24m),以此验证不同阵元间距下的互耦效应对整个阵列带宽的影响。最终通过对各阵元输入阻抗进行匹配,仿真得到在0.25倍波长间距下,阵列中心阵子的-10dB阻抗带宽可扩展至550MHz,而阵列天线的带宽也基本表征了将其用作相控阵馈源的工作带宽。上述工作加深了对阵列天线带宽特性的理解,也为实际应用于射电望远镜系统的相控阵馈源实现更宽的工作带宽提供了可能。

  • 钛合金切削用Ti1-xAlxN涂层的制备及其切削性能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5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Ti1-xAlxN涂层。经XRD、SEM、EDX和纳米压痕仪分析发现,Al含量在0.50-0.58之间时,Ti1-xAlxN涂层为(111)择优生长的面心立方结构。当Al含量增加到0.63时,涂层中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的AlN生成,涂层硬度降低。另外,随着Al含量的增加,涂层表面颗粒尺寸变大,涂层变疏松。钛合金切削实验表明,涂层刀具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结磨损和崩刃。在低速切削(65 m/min)时,Ti0.50Al0.50N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略好于无涂层刀具,并且都好于Ti0.42Al0.58N和Ti0.37Al0.63N涂层刀具。在高速切削(100 m/min)时,Ti0.50Al0.50N涂层刀具有最好的切削性能,比无涂层刀具提高4倍多。这主要因为Ti0.50Al0.50N涂层表面致密,硬度高,在钛合金切削时形成的切屑瘤致密而整齐。因此,在高速车削钛合金时推荐使用(111)择优取向、表面致密、低Al含量的Ti0.50Al0.50N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