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60 a 新疆塔城地区不同相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2-10-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19612020年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塔城地区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探讨了降水相态的变化成因及其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塔城地区年平均降水日数88.1 d,其中降雨日数最多,降雪日数次之,雨夹雪日数最少;3种相态降水在空间上呈现地区西北部多、中东部少的分布格局。(2)从不同相态降水日数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主要出现在49月,降雪在11月翌年3月较多,34月和1011月期间3种相态降水共存。(3)近60 a塔城地区各站不同相态降水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降雨日数增加而降雪日数减少的变化趋势,且降雨量的增速高于降雪量增速,其结果导致雪雨比率以-0.33%(10a)-1的速率减小。(4)气温增暖是塔城地区降水相态向多雨化转变的主要原因,同时北极涛动指数(Arctic oscillation index,A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index,NAO)以及北半球极涡指数对降水相态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 新疆塔城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04-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塔城地区 7 个国家气象观测站 1961—2018 年逐日气温资料,选用国际通用的 10 个极 端气温指数,分析塔城地区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极端 气温指数暖化趋势明显,最低气温极低值以 0.97 ℃·(10a)-1 的倾向率显著升高,最高气温极高值以 0.09 ℃·(10a)-1 的倾向率不显著升高;冷昼、冷夜、霜冻、冰冻日数分别以 1.75、5.24、4.07、1.84 d· (10a)-1 的趋势减少,暖昼、暖夜、夏季、热夜日数分别以 1.79、5.89、2.18、2.08 d·(10a)-1 的趋势显著增 加;选取的 10 个极端气温指数未来变化趋势均与过去 58 a 趋势相同,且持续性较强。(2)冷指数与 暖指数变幅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最低气温极低值变幅大于最高气温极高值,夜指数的变幅大 于昼指数;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表现为地区北部的变暖幅度大于地区南部。(3)最低气温极低值、 冷昼、冷夜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发生暖突变;暖昼、暖夜、夏季、热夜、霜冻在 90 年代中期发生暖突 变。(4)整体上来看,大气环流变化对冷指数的影响高于暖指数,其中冷昼、冷夜、霜冻、冰冻日数与 冬季北半球、亚洲极涡面积指数正相关,与太平洋、北美、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及欧亚、亚洲经向 环流指数正相关,与欧亚、亚洲纬向环流、西藏高原指数负相关;暖昼、暖夜、夏季、热夜日数与夏季 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及西藏高原指数正相关。(5)冷、暖指数受大西洋、热带太平洋地 区海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夜指数比昼指数对海表温度的响应更明显。

  • 新疆塔城地区大-暴雪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1961—2018年新疆塔城地区气象观测站逐日观测数据、海表温度和环流指数数据,分析塔城地区大-暴雪时空分布及其与大气环流、海温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大-暴雪事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局地性特征,塔额盆地发生频数最高,北部山地最少;近58 a平均频数为1.44次·a-1,年均降雪量为17.9mm,且分别以0.16 次·(10a)-1、2.35 mm·(10a)-1的速率不显著增加,其中42.9%的站点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大-暴雪事件主要出现在11月、12月和3月,占总数的65.2%。(2)塔城地区大-暴雪年频数与同期NAO/AO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46),与AAO、SOI相关不明显。(3)塔城地区大-暴雪年频数与同期海表温度指数(AMO、NTA、TSA、TNA、Niño3.4、Niño4)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7~0.45;不同区域的月尺度海表温度对大-暴雪月频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前期SST的异常信号对大-暴雪事件的发生具有预示意义。(4)近58 a大西洋海表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有利于沿西风带向东输送的水汽含量增加,同时海温变化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影响和驱动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发生改变或异变,对其下游塔城地区大-暴雪事件产生重要影响。

  • 基于ICD-11的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归因于中医体质分析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9-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 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未见到中医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 基于 ICD-11 传统医学章节及中医国家标准,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并归因于中医体质,评估中医体质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为消渴病中医防治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 2020 年 112 月,调查广州市 50 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及中医体质分布。运用全球疾病负担(GBD)的综合理论,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群消渴病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广州市消渴病疾病负担情况。采用相对危险度(RR)评估不同中医体质对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的危险性。结果 共调查广州市中 1 576 名老年人,失访 55 名,回收有效问卷 1 521 份,有效应答率为 96.51%。其中男 782 名,年龄 62(56,69)岁;女 739 名,年龄 62(55,7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为 13.08%,标化患病率为 12.64%。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质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其中消渴病患者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消渴病疾病负担 DALY 率为 86.64,其中 YLL 率为 4.86,YLD 率为 81.60。广州市中老年人单一体质占比为 48.98%,复合体质占比为 51.02%。阴虚质是导致消渴病的危险体质(RR=1.73,P<0.01),导致了疾病负担 33 092 DALYs,DALY 率为 10.98;占消渴病中老年人群疾病负担的 12.70%。就不同年龄段而言,60~69 岁年龄段痰湿质(RR=1.62,P<0.05)、阴虚质(RR=1.80,P<0.05)是危险体质,其中,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 18 530 DALYs,DALY 率为18.7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 21.63%。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 10 520 DALYs,DALY 率为 10.6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 12.28%。痰湿质与阴虚质联合导致的疾病负担为 26 780 DALYs,DALY 率为 27.10,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 31.26%。就不同性别而言,男性痰湿质(RR=2.29,P<0.01),女性阴虚质(RR=2.27,P<0.01)是消渴病的危险体质。中老年男性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病疾病负担为 45 017 DALYs,导致的 DALY 率为30.96,占中老年男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 36.82%。女性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 28 753 DALYs,导致的 DALY率为 18.43,占中老年女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 20.79%。结论 广州市 50 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较高,消渴病疾病负担沉重。阴虚质、痰湿质是导致中老年人消渴病的危险体质。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监测与管理,以有效降低消渴病疾病负担。

  • 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对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7-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基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编码的疾病负担测算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类研究多基于西医疾病编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ICD-11中纳入传统医学编码,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诊断的完善,利于计算患病率、生存率、服药情况、救治水平,可进一步评价中医病种的疾病负担情况,促进临床诊疗决策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但是,ICD-11中传统医学编码不完善,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中医国家标准之间的映射不足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疾病负担测算的编码体系,分析了当前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研究中的不足、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后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并对ICD-11中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新国家标准进行了初步比较,为未来中医疾病负担的测算编码的完善提供参考。提出未来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中医标准化术语和ICD-11传统医学编码、ICD-11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之间的映射,从而促进中医疾病负担的研究。

  • 基于医疗服务半径的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配置及优化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2-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的 了解我国乡镇中医药服务开展状况,科学评价基层中医药诊疗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可及性,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空间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方法 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点状地理空间数据,引入医疗服务半径概念来计算步行模式下不同层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采用空间核密度指数、空间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中医类医疗服务供需能力的空间公平性。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中医类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类型及措施。结果 截至2022年增城区共计医疗机构699家,其中带有病床的中医类医疗机构18家,不同乡镇、街道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滩镇床位数/千人口为14.31张,在所有街道中排在第一位。永宁街道床位数/千人口排在末位,仅为0.89张。增城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格局,中新镇中部、派潭镇北部和石滩镇西南部居民的中医药服务可获得性较弱。不同乡镇的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差别较大,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同城镇居民的整体空间聚集程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不同乡镇间的中医药服务半径存在差异。结论 中医药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应当采取更为科学的策略将中医药服务同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增加设施点、资源转移和下沉相结合、跨区域的中医药信息化联合诊疗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和中西医并重的战略。

  •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中医在疾病预防、保健、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推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大力发扬中医药在人民健康维护和促进上独特作用,而目前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教育情况尚不明确。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知晓情况、信任度及采用行为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4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结合地理位置(广州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经济等因素选择广州市4个行政区域12个街道的652位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对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获取中医治未病知识的途径、对中医治未病的信任度、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对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52位社区居民中,67.79%(442/652)了解中医治未病,77.91%(508/652)信任中医治未病服务,69.63%(454/652)的社区居民曾接受过中医传统理疗,仅有6.59%(43/652)的社区居民过去一年接受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次数超过4次。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广州市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2=9.218)、户口性质(2=19.356)、婚姻状况(2=2.490)、职业(2=17.889)、医疗保险付费方式(2=13.5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口性质(非农业、农业转居民、非农业转居民)是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OR=2.646、5.593、10.502)。结论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认知程度(67.79%)及信任度(77.91%)相对较高,但实际服务的接受次数不足,存在知、信、行分离现象。非农业转居民户口的社区居民信任度较高,农业户口的信任度较低。应在开展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和服务工作中,充分利用居民偏好的形式,并针对特定群体加大宣传力度,以促进社区居民培养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习惯。

  • 斜轴式望远镜动力学建模与鲁棒控制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2-15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斜轴式望远镜是一种新颖的望远镜结构, 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更适合南极等极端气候环境, 但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斜轴式望远镜详细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提出一套斜轴式望远镜动力学建模与鲁棒控制方法, 首先, 对斜轴式望远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望远镜2自由度刚体模型; 接着, 结合望远镜驱动系统的柔性和所受干扰, 完成了斜轴式望远镜的干扰情况下刚柔耦合系统数学模型的推导; 然后, 针对抗干扰问题, 根据所建数学模型, 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 对于所受干扰进行抑制, 实现了斜轴式望远镜的鲁棒控制; 最后, 仿真结果显示, 在考虑模型的非线性外部干扰的情况下, 相比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特性.

  • 基于 EQ-5D-5L 量表的中医治未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2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特色,但就医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仍有待阐明和评价。目的 评价中医治未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22 年 56 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广州市 4 个行政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各随机抽取一家区级中医医院作为调研场所,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对基层中医治未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国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计算健康效用值,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对 EQ-5D-5L 健康效用值和视觉模拟标尺(EQ-VAS)评分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完成 66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63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 95.45%。630 例中医治未病患者中 29.4%(185/630)因日常养生保健就诊;38.4%(242/630)因初感不适、疾病初起就诊;34.6%(218/630)因已经患病、防止病情进一变化就诊;10.6%(67/630)因病后康复理疗就诊。最近一次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患者的前三位中医病种是不寐、胃脘痛、痹病。中医治未病患者 EQ-5D-5L 健康效用值为 0.942(0.893,1.000),EQ-VAS 评分为 80(70,90)分。按困难频率对各个维度排序依次为疼痛 / 不舒服(50.2%)、焦虑 / 沮丧(46.9%)、日常活动(14.4%)、行动能力(9.9%)和自我照顾(6.0%)。影响 EQ-5D-5L 健康效用值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列从大到小依次是最近一次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主要病因(0.366)、年龄(0.281)、中医病种共病情况(0.145)、职业(0.111)和学历(0.098)。影响 EQ-VAS 评分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列从大到小依次是婚姻状况(0.378)、对中医治未病了解程度(0.353)、年龄(0.176)、月收入(0.092)。结论 广州市基层中医治未病患者的 HRQoL 处于中等水平,患有肺癌、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癌等中医病种、60 岁以上、患有 2 种以上中医病种、从事体力劳动、学历较低的中医治未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不在婚状态、对中医治未病非常不了解、年龄超过 60 岁、较高月收入者自评健康状态较差。应将 HRQoL 作为一个重要的结局评价指标加以合理运用,关注中医治未病患者中 HRQoL 较差的群体,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内涵的宣传推广。可根据中医病种的特点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制定和实施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慢病健康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