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4
  • 群体决策中人工智能的增强效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各类情景中辅助人类决策。相比于个人决策,辅助群体决策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互动和影响。通过分析群体共识水平、信心水平与准确率三个方面的表现,本文探究了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产生的影响。通过数学建模、数值仿真和行为实验,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的增强效果,包括提升群体共识、增强群体信心、提高群体专业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人工智能辅助凝聚群体共识具有时效性,仅在人工智能直接参与时共识水平才会显著提高。而人工智能辅助增强信心水平具有滞后性,需要群成员内化后才会发挥作用,且更早的介入更有利于群体信心建立。研究结论揭示了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影响的效果,增强了对群体决策中人与人工智能互动理解,为优化群体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Copula熵:理论和应用

    分类: 数学 >> 统计和概率 分类: 统计学 >> 数理统计学 分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统计独立性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如何表示和度量统计独立性是该领域的基本问题。Copula理论提供了统计相关关系表示的理论工具,而Copula熵理论则给出了度量统计独立性的概念工具。本文综述了Copula熵的理论和应用,概述了其基本概念定义、定理和性质,以及估计方法。介绍了Copula熵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在统计学的十个基本问题(结构学习、关联发现、变量选择、因果发现、系统辨识、时延估计、域自适应、正态性检验、双样本检验和变点检测等)上的理论应用。讨论了理论应用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对应的深层次的相关性和因果性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将Copula熵的(条件)独立性度量框架与基于核函数和距离相关的同类框架进行了理论对比。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实验评估验证了Copula熵方法体系相对于同类方法的实际优越性。简述了Copula熵在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理论化学、化学信息学、材料学、水文学、气候学、气象学、环境学、生态学、动物形态学、农学、认知神经学、运动神经学、计算神经学、心理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临床诊断学、老年医学、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军事学、情报学,以及能源工程、食品工程、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制造工程、可靠性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航空航天、兵器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高性能计算、信息安全、测绘遥感、海洋工程和金融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 Machine learning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e(IV) in compacted bentonite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 and Random Forest (RF) algorithm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e(IV) in compacted bentonite.Seven instances of Se(IV)were measured using through-diffusion method.LightGBM (R2= 0.98 and RMSE = 0.025) exhibited superior predictive accuracy with a trainingdataset consisting of 956instances and eight input featuresfrom Japan Atomic Energy Agency(JAEA-DDB).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and Partial Dependence Plots analysesrevealedvaluable insightsinto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adsorbed anion obtained b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sbetween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dependency of each input feature.

  •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f Moving Point Sources in the Vacuum

    分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分类: 物理学 >>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f point sources with time varying charges moving in the vacuum are derived using the Liénard-Wiechert potentials.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pagation velocities and the Doppler effect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ir far fiel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locit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sources cannot be added like vectors; the velocity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moving sources are anisotropic in the vacuum; the transverse Doppler shift is intrinsically included in the fields of the moving sources and is not a pure relativity effect caused by time dilation. Since the fields are rigorous solutions of the Maxwell’s equations, the findings can help us to abort the long-standing misinterpretations concerning about the classic mechanics and the classic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lthough it may violate the theory of the special relativity, we show mathematically that, when the sources move faster than the light in the vacuum, the electromagnetic barrier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shock waves can be clearly predicted using the exact solutions. Since they cannot be detected by observers in the region outside their shock wave zones, an intuitive and reasonable hypothesis can be made that the superluminal sources may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blackholes.

  • 青鹏软膏超声波导入对膝关节军事训练伤的疗效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战士的战斗力,近年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变得越发重要。超声波治疗和青鹏软膏是常用的运动损伤疗法,但是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青鹏软膏超声波导入治疗军事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2022 年 7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第五派驻门诊部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56 例,利用 IBM-SPSS 25.0 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24)与治疗组(n=28)。对照组给予普通耦合剂超声波治疗,治疗组给予青鹏软膏超声波导入治疗,1 次 /d,一个疗程 10 次,共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Lysholm 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评分、VAS 评分、HAMD-17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疗程,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 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 2个疗程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 2 个疗程 HAMD-17 评分降低(P<0.05)。结论 青鹏软膏超声导入治疗与普通耦合剂超声波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增加 Lysholm 膝关节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损伤患者 VAS 评分,缓解疼痛。青鹏软膏作为超声波治疗的特殊耦合剂,相比普通耦合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 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屏幕暴露现象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学龄前儿童,有关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的研究较为罕见。目的 调查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屏幕暴露情况及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检出情况,探究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有无相关。方法 选择 2022 年 2—8 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学龄前儿童为孤独症组,同期选取郑州市某幼儿园正常发育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由两组儿童主要照护人进行填写屏幕暴露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家长版)。结果 两组儿童在屏幕接触时间、家长对屏幕管理、“屏幕剥夺”反应上均存在差异(P<0.001);两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困难总分及各个分维度(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 / 注意缺陷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Logistic 回归发现电子设备放置在睡觉或玩耍空间、观看时照护人是否互动讲解、照护人对孩子观看电子屏幕态度、接触电子屏幕是主动要求还是被动参与、强制关掉电子屏幕孩子反应是学龄前 ASD 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屏幕暴露可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家长应合理管理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屏幕使用。

  • Time to make multisensory research mobile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trend in investigating sensory processing during human locomotion. However, questions related to multisensory processing while walking remain numerous and not yet well explored. In this theoretical research, we provide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progress made in human walking-related cogni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EEG, while highlight the lack of focus on multisensory processing. Additionally, we present some interesting findings from animal models related to multisensory processing during locomo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motivation of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o multisensory processing. Finally, we propose several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addres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cognition.

  • Development of a MWDC prototype of the 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 The cooling storage ring (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 (CEE) is a spectrometer used in construction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nuclear matter inhigh-baryon density regionsat the Heavy-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HIRFL). This study presentsthe design, simulation, manufacturing,and testingof ahalf-size prototype of amulti-wire drift chamber (MWDC) for the CEE. First, theperformance of the MWDCconnected tohome-made electronics was simul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that an energy resolution of 18.5% for 5.9-keVX-rays and a position resolution of 194 um for protons can be achieved bythe current design. Becausethe size of the largest MWDCreached176× 314 cm, a set of 98× 98 cm prototypes was built using the new technique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anode wires inthis prototype exceeded20 um. After optimization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lectronicdevices, the prototype achievedan energy resolution of 19.7% for a 55FeX-ray source. The CEE-MWDCdetector and electronics were simultaneouslytested. An energy resolution of 22% was achievedfor the 55Fesource;the track residuals were approximately330 umfor the cosmic ray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urrent design and techniquesmeet the requirementsof the CEE-MWDCarray.

  • 亲密伴侣暴力的成因:社会学习和女性主义理论下基于态度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 个体对于亲密伴侣暴力的态度可以显著预测其亲密伴侣暴力相关的行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身上,也体现在第三方的干预意愿与反应上。通过引入态度变量,研究者得以将亲密伴侣暴力的成因问题转换为亲密伴侣暴力态度的成因问题,突破原有的研究局限。从社会学习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亲密伴侣暴力态度串联起两条解释路径:相关社会学习经历/父权制意识形态-亲密伴侣暴力态度-亲密伴侣暴力。未来研究应将这种两种理论的独特视角——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的成因过程与女性主义理论强调的缘起根源——结合起来,综合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从个体水平到群体水平,建立起多元交互的亲密伴侣暴力态度解释模型。

  • 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与偏好:一项探索式混合方法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基石,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价值观及偏好尚不清楚。目的探索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习惯的价值观及偏好,有助于减轻药物治疗负担,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序列设计混合方法研究。首先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于 2021 年 11 月—202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选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访谈对象。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定性数据,了解受访者用药相关的行为、价值观与偏好。并应用 MAXQDA 2020 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用 Colaizzi 七步分析法进一步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完成定性研究后,结合访谈归纳的主题,再设计定量问卷。其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2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和神经内科门诊,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符合心血管疾病一级及二级预防标准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一步就受访者用药相关的价值观与偏好的量化情况做出分析。结果定性研究共纳入 21 例受访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共提炼出 4 个主题:(1)对药物的认知及行为;(2)用药的阻碍因素;(3)用药的促进因素;(4)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定量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 186 份(回收率93.5%),结果提示漏服药的行为普遍存在,并进一步证实定性研究中社会污名化和用药负担的存在。尽管用药的偏好具有高度异质性,调查对象普遍更倾向于更少的用药种类和频率,同时不倾向于使用注射制剂。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实践中,可考虑增加复方制剂的使用,同时将药物治疗方案与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整合,以减少用药负担。同时还应积极干预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错误认知及行为,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情绪和吸引力线索整合促进学习判断准确性:来自行为和脑电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 线索利用模型指出个体利用不同线索进行元记忆监测,而此过程会发生线索整合。以往研究忽视面孔记忆中线索整合在元记忆监测中的作用。本研究借助影响面孔元记忆监测的情绪和吸引力两线索,探究线索整合对学习判断准确性的促进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超过半数的被试整合情绪和吸引力两线索进行学习判断评分。(2)线索整合能够促进学习判断准确性。(3)线索整合组相比于非线索整合组在编码阶段顶区出现的晚期正波(LPP)与学习判断阶段额区出现的晚期负波(NSW)的波幅更大,且均与学习判断准确性呈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和吸引力线索整合促进学习判断准确性,其内在机制体现在编码阶段晚期更好地进行认知评估,在学习判断阶段更好地进行信息保持,从而更准确地监测自身面孔记忆的认知过程。这一结果进一步补充线索利用模型中的个体差异,并且揭示线索整合促进学习判断准确性的神经机制。

  • The transition to compulsion in addiction:insights from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factors, and neurobiology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 Compulsion stands as a central symptom of drug addiction; however,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drug users exhibit compulsiv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Sign-trackers (ST) and Goal-trackers (GT) during Pavlovian conditioning may shed light on individual variances in drug addiction. Here, we focus on the behavioral attributes, formation processes, and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T and how they drive addiction towards compulsivity in humans. We will explore addiction from three interconnected levels: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factors, and neurobiology. Furthermore,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processes of sensitization and habituation within ST. These nuanced distinctions across various aspects of addiction will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ddic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argeted preventive strategies.

  • 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创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城市是创新活动开展的主体区域,科学测度城市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及制定创新战略具有重要价值。以黄河流经区域中的4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经济支撑能力和环境服务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法、基尼系数、Moran’s I 等数据分析方法,测度了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分析了黄河流域城市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异及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创新能力不高,少数高值城市与其余城市之间得分差距显著,创新能力呈现上、中、下游阶梯式递增趋势。(2)以朔州—陇南为线,城市创新能力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状态,且各维度的空间分布与总创新能力趋于一致。(3)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分布处于较不均衡状态,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正向的空间关联,主要属于低值集聚的空间模式。(4)科技研发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对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程度较大,其中有效发明数是各城市共同的障碍指标。

  • 黄河流域五大城市群PM2.5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探讨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黄河流域5大城市群82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16—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2.5年均值的变化大体呈倒“N”型,季均值变化呈先降后升的周期规律性的“U”型。(2)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黄河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递减空间差异格局,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3)PM2.5演变整体上呈正自相关集聚分布,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类型。(4)2016年和2020年PM2.5空间分异的自然地理因素比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力更强,交互作用结果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2种类型。(5)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分异探测解释力变化最大的5个因子进行拟合,5 a间各因子对5大城市群PM2.5污染的负效应不断提高,正效应呈下降趋势,空间作用方向及强度上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5大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制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生态保护视角下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非均衡性及演进趋势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客观评价流域发展质量是有效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因此,基于5大发展理念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评价法测算2010—2021年黄河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60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究区域非均衡性发展及差异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区域高质量发展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样本期间内,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呈现“N”型变化态势,并具有上升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省会、沿海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2)流域总体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区域内、区域之间的差距及变化趋势各不相同。(3)组间差距是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的空间来源,支撑环境差异是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差异主要的结构来源。(4)流域及5大经济增长极的演进趋势各不相同,多数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基于此,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方案,加强区域之间合作、打造特色经济增长极,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等建议。

  • 内蒙古光伏开发空间适宜性及减排效益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光伏发电基地,近年来盲目建设光伏电站的问题日益突出,掌握区域光伏开发的适宜性、发电潜力和减排效益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开发适宜性与减排效益,综合利用气象、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数据,通过构建“气象-地形-位置-植被”光伏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开发适宜性进行空间显性评价,进而定量评估在不同开发强度下的光伏发电潜力与减排效益,并对各盟市光伏发电潜力与电力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光伏开发适宜性大于中部和东部,各类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光伏开发特别适宜、较适宜和适宜区域的面积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3.66%。(2)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潜力巨大,特别适宜的区域开发12.57%即可满足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用电量。(3)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潜力与电力需求分布有着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特征显著。(4)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与传统燃煤火力发电相比,若特别适宜区全部开发,年碳减排量约2.947×109 t,是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总量的4.46倍,占我国2021年碳排放总量的21.20%。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自治区光伏电站选址和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建议。

  • 基于Sentinel-2 时序数据的新疆焉耆盆地农作物遥感识别与评估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MR)模型优选特征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5种分类模型和5种样方分割方案进行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通过目视解译和混淆矩阵对比分析分类结果,确定最佳分类方案。结果表明:(1)所有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均在92.20%和0.9037以上,说明在PIE平台中使用SVM算法提取农作物信息是可行的。(2)SVM-有红边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为93.77%和0.9236,比SVM-无红边方法提高了0.96%和0.0120。(3)相比于SVM-有红边方法,植被指数的引入提高了SVM-RF、SVM-MR和SVM-See5.0的OA和Kappa系数。(4)5种分类模型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的大小关系为:SVM-RF>SVM-MR>SVM-See5.0>SVM-有红边>SVM-无红边,表明红边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识别的精度,其中SVM-RF(8:2)为最佳分类模型,OA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72%和0.9866。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快速获取大尺度干旱区农作物信息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 祁连山北麓荒漠草原5 种优势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明晰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的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选取祁连山北麓肃北区域荒漠草原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5种优势植物,测定该其生物量和根际土壤养分,探究其植物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种优势植物间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差异显著(P冰草>中华羊茅>骆驼蓬>狗尾草。(2)5种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P狗尾草>冰草>骆驼蓬>中华羊茅。(3)不同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及土壤养分变异性不一致,骆驼蓬、狗尾草和中华羊茅的根际土壤全钾与碱茅和冰草的根际土壤含水量等均为弱变异,而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中等变异。5 种优势植物的生物量与根际土壤碱解氮和全钾呈正相关性(P<0.05)。可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分配和根际土壤养分在生活史和物种间的差异较大,今后应根据不同优势植物养分需求,合理施肥来修复退化的荒漠生态系统。

  • 基于连续观测数据的毛乌素沙地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沙地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建设的关键非生物因子。于2008—2010年和2018—2021年生长季(4—10月)对毛乌素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0~100 cm深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观测,系统分析了不同固定程度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1)受降雨季节变化的影响,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季节变化一般呈∽型或双峰型,10 cm和30 cm深土壤水分含量波动较大,60 cm和100 cm深土壤水分含量波动较小。(2)3种固定程度沙地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差异明显,总体来看,流动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最好,且土壤水分含量化相对平缓,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最差,且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最为剧烈,半固定沙地居于二者之间;固定沙地10~30 cm深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30~100 cm深土壤水分状况则相反。(3)降雨格局是形成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主要原因,随降雨事件降雨量增加,降雨的入渗深度逐渐增加;但是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的深层补充需较强的降雨和较长的时间。生长季降雨事件以小降雨事件为主,表层土壤水分波动更剧烈。生长季初期降雨较少且以小降雨事件为主,10 cm以下土壤水分补充困难,土壤水分状况较差。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10~30 cm深土壤水分状况好于30~100 cm深土壤,而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沙化土地近自然植被恢复与固沙植被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情景预测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土地利用方式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对维持碳储量水平稳定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利用耦合的PLUS-InVEST模型评估与预测塔里木河流域1980—2020年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情况,设置自然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城镇发展4种场景,分情景预测203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及碳储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0 a间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2)40 a间1980—2020年碳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增加了22.66×106 t,碳储量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干流及其分支上。未利用地和草地是塔里木河流域主要的碳库,占碳储量总量的24.77%和19.37%。(3)情景预测发现2020年后碳储量流失量较大且流失速度逐渐较加快,碳储量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南部,未来草地向未利用地及林地向草地的转移均是碳储量流失主要原因,4种情景下分别减少了0.0475×108 t、0.0051×108 t、0.0285×108 t及0.0473×108 t。(4)耕地向林地、草地向林地、水域向草地及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向耕地及草地的转出都有利于碳储存。因此,在未来规划中,应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在控制建设用地向外扩张的同时保证当地经济增长,提高碳储量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