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道德情绪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3-11

    摘要: 道德隐喻的加工,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 滦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 SWAT 模型模拟 1976—2012 年滦河流域的水沙过程,分析 2000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实 施前后流域产水产沙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1980—2010 年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揭示景观格局变化的水沙响应;应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2010 年流域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其他用地类型减小;流域景观集中程度提高、连通性变优、优势斑块显著、形状趋于规则、多样性减少、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类 型向非均衡方向发展;流域年均地表径流减少 9mm,产水量增加 5.44mm,产沙减小 1.59t/hm2;地表径流减少区域占全流域 89.32%,产水量增加区域占 76.71%,产沙量减少区域占 93.89%;地表径流、产水、产沙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产水与草地面积呈 正相关,地表径流、产沙与农业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地表径流、产水、产沙与景观形状、Shannon′s 均匀度、景观分离度呈正相关, 与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呈负相关;产水、产沙与斑块密度和 Shannon′s 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工程治理后,流域年均径流量与产 沙量显著下降,产水产沙高值区显著缩小,产沙关键区域仍需治理。

  • 不道德传染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不道德传染, 是指道德违法者作为传染源将消极道德品质直接传递给传染对象, 或先传递给道德中性物品, 再由此物品传递给受传染对象, 引起其情绪、认知、生理等方面变化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不道德传染发生的心理机制——厌恶, 围绕不道德传染对道德心理领域(道德情绪以及道德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 进而将视角拓宽到非道德层面, 如具身认知、组织管理以及人际互动, 探究其对人类社会的广泛影响。最后, 从不同文化视阈、不同个体差异、传染过程的动态神经机制及正向道德传染等方面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生命史策略框架下时间焦点对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 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 并进一步探讨生命史策略和时间焦点如何对内隐时空映射起作用。研究1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不存在时间焦点偏好, 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焦点。研究2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没有明显偏好, 而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研究3发现干预时间焦点可以塑造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 但对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甚微。整个研究从进化适应性角度证明生命史策略能够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 并发现时间焦点假设的影响具有边界条件。

  • 动词隐喻的加工机制及整合时程—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5-06

    摘要: 动词隐喻的加工是完全基于感知运动模拟还是会涉及抽象语义加工系统的参与,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一直处于争论中。研究通过2个实验,考察汉语动词隐喻的加工机制及整合时程。实验1在短语水平上考察动词隐喻理解的加工,发现在动词隐喻短语启动下,被试对抽象动词的真假词判断反应更快,表明动词隐喻的抽象表征可以促进隐喻义的加工。实验2采用ERP技术,从句子水平上考察动词隐喻句阅读理解句子隐喻义建构的时间进程及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谓语(动词)阶段,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的N400效应与字面-具体句更为接近,主-谓动词隐喻句诱发的P600/LPC效应与字面-抽象句更为接近,主-谓动词隐喻句比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更正的P600/LPC;宾语阶段,主-谓动词隐喻句和动-宾动词隐喻句诱发的P600/LPC平均波幅差异不显著,但均比字面句-具体句和字面-抽象句诱发的P600/LPC波幅更大。整个研究表明,动词隐喻语义的加工机制是结合了字面-具体语义和字面-抽象语义的神经模式,并且动词隐喻义是随着语义的展开即时整合的。

  • 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化反应:基于归因理论的阐释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归因是指个体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背后的动机进行主观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也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梳理以往研究, 从个体、领导及组织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员工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因素, 同时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视角深入剖析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独特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 基于归因理论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形成机制, 同时研究多种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影响, 考察归因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平启发机制的影响, 并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本土化研究。

  • 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化反应:基于归因理论的阐释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2-05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归因是指个体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背后的动机进行主观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与结果,也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从个体、领导及组织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员工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因素,同时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视角深入剖析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独特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基于归因理论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形成机制,同时研究多种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影响,考察归因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平启发机制的影响,并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本土化研究。

  • 基于不同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土壤酸性磷酸酶与有机磷的矿化及植物的磷素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国内学者在测定酸性磷酸酶 活性时主要参照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中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 而国外学者主要参照Dick《Methods of Soil Enzymology》中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的测定方法(PNPP)。但是, 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生成物的过程中, 常出现显色程度不明显的问题; 另外, 采用不同基质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也造成了测定方法选择的困难。为合理选择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本研究选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各10个土样, 分别采用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 且在显色阶段分别加入pH5.0 醋酸盐缓冲液(DPP 1)和pH9.4 硼酸盐缓冲液(DPP 2)的方法, 以及PNPP 方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也研究了不同pH 缓冲液和苯酚浓度对生成物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磷酸苯二钠为基质、在显色反应阶段加入pH≤6 的缓冲液时, 苯酚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不显色; 当加入pH≥8 的缓冲液时, 两者之间显色且苯酚浓度和吸光值的Pearson 相关系数极显著。这说明pH 低是导致高苯酚浓度和2,6-二溴苯醌氯亚胺显色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 采用PNPP 方法测定时, 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中, 10 个样本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分别较DPP 2 增加了70.04%、42.44%和21.17%; 极差分别是DPP 2 的27.18 倍、26.85 倍和39.43 倍。总之, 如果选用磷酸苯二钠为基质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应在显色阶段加入碱性硼酸盐缓冲液; 选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基质, 是更为简单和灵敏的方法。

  • 执行控制的双语优势效应及其调节变量: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双语经验所带来的执行控制优势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对于双语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具体表现则莫衷一是。为进一步明确执行控制双语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 当前研究区分了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 并纳入年龄和语系类型等调节变量, 最终通过对102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 执行控制整体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11), 但在控制发表偏差之后双语优势消失。其中, 干扰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08); 控制发表偏差后反应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消失; 认知灵活性成分的双语优势受到被试年龄和出版年份的调节。研究结果启示未来研究可更多关注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在双语优势效应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 以及双语者年龄和第二语言与母语间的语言距离对于执行控制双语优势的影响。

  • 执行控制的双语优势效应及其调节变量: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提交时间: 2023-03-25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双语经验所带来的执行控制优势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对于双语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具体表现则莫衷一是。为进一步明确执行控制双语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 当前研究区分了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 并纳入年龄和语系类型等调节变量, 最终通过对102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 执行控制整体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11), 但在控制发表偏差之后双语优势消失。其中, 干扰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08); 控制发表偏差后反应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消失; 认知灵活性成分的双语优势受到被试年龄和出版年份的调节。研究结果启示未来研究可更多关注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在双语优势效应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 以及双语者年龄和第二语言与母语间的语言距离对于执行控制双语优势的影响。

  • 执行控制的双语优势效应及其调节变量: 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3

    摘要: 双语经验所带来的执行控制优势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对于双语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具体表现则莫衷一是。为进一步明确执行控制双语优势效应的内在机制,当前研究区分了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并纳入年龄和语系类型等调节变量,最终通过对102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发现,执行控制整体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11),但在控制发表偏差之后双语优势消失。其中,干扰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边缘显著(g = 0.08);控制发表偏差后反应抑制成分的双语优势消失;认知灵活性成分的双语优势受到被试年龄和出版年份的调节。研究结果启示未来研究可更多关注干扰抑制和反应抑制在双语优势效应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以及双语者年龄和第二语言与母语间的语言距离对于执行控制双语优势的影响。

  • 虚拟现实前庭康复训练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8-2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虚拟现实(VR)康复训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康复治疗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缺乏研究。目的 观察常规前庭康复训练、VR 技术辅助的前庭康复训练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 8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 VR 技术辅助的前庭康复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 7、14 d,分别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最终 81 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观察组 41 例,对照组 40 例。组别与时间对 DHI- 功能(F)、DHI- 情绪(E)、DHI- 躯体(P)评分及 DHI 总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 7、14 d 后,两组患者 DHI 各分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组内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 7、14 d 后,两组患者 HADS 各分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组内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疗效确切,VR 技术辅助下的前庭康复训练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增殖诱导配体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原发灶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 APRIL)表达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一200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的130例I - Id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灶APRIL表达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CD8 ,CD4阳性淋巴细胞浸润强度的关系。分析APRIL表达分布情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大部分病例均可观察到肿瘤细胞的细胞质、间质细胞及部分基质为APRIL染色阳性。APRIL肿瘤细胞质强度与APRIL阳性间质细胞密度正相关(}P=0.009,与Ki67百分比正相关(}P=0.003) o APRIL阳性间质细胞密度与CD4'I}}质细胞密度((P展开 -->

  • 胎膜早破对胎龄<37周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