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丙泊酚下调H19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H19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对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 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DMSO组(S组),25 μmol/L丙泊酚组(P1组),50 μmol/L丙泊酚组(P2 组),100 μmol/L丙泊酚组(P3组)。分别采用 RT-PCR(TaqMan探针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丙泊酚对各组细胞 H19表达量、细胞运动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丙泊酚(25、50、100 μmol/L)处理24 h后, MDA-MB-231细胞的H19表达量下调率分别为:17.83%、37.50%、63.67%(P<0.05);细胞运动能力抑制率分别为:13.46%、 36.54%、46.17%(P<0.05);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27.93%、57.90%、76.51%(P<0.05);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25.72%、 53.32%、 81.43%(P<0.05)。结论 丙泊酚可下调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H19的表达,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进程。

  • miR-100在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的关系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小RNA-100(miR-100)在人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 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成熟miR-100模拟物(mimics)及阴性对照片段(NC)、阻遏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片段(inhibitor NC)分别转染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实验分为6组:SKOV3组、SKOV3/DDP组、miR-100 mimics组、NC组、miR-100 inhibitor组及inhibitor 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及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00的表达和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 50 )。结果(1)SKOV3/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指数(RI)为2.23; (2)miR-100在SKOV3/DDP细胞中低表达,与SKOV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转染miR-100 mimics后,SKOV3/DDP细胞中miR-100的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上升38.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00 mimics组顺铂IC 50 与 NC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转染miR-100 inhibitor后,SKOV3/DDP细胞中miR-100的表达水平与inhibitor NC组相比下降97.7%(P<0.001);miR-100 inhibitor组顺铂IC 50 与 inhibitor N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结论 miR-100在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低表达,miR-100可增加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从而逆转其耐药。

  • B超联合标志物对卵巢黏液性恶变的预测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4-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卵巢黏液性肿瘤(MOT)根据病理结果可分为良性如黏液性囊腺瘤(MCA)、交界性如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T)及恶性如黏液性囊腺癌(MC),术前常难以区分,最终确诊需依靠手术病理,术前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提高术前诊断效能对于医生的诊断及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目的 探讨MOT恶变的高危因素,评估B超联合肿瘤标志物对MOT恶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02020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14例MO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为三组:MCA组305例,MBT组79例和MC组3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B超表现(卵巢肿瘤大小、性质、是否有乳头、是否可探及血流信号、是否为多房肿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D-二聚体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OT恶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B超联合肿瘤标志物对MOT恶变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结果 三患者B超表现及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T患者卵巢肿瘤最大径10cm〔OR=1.947,95%CI(1.066,3.556),P=0.030〕,肿瘤内有实性成分〔OR=9.862,95%CI(4.465,21.782),P<0.001〕、乳头〔OR=2.320,95%CI(1.100,4.893),P=0.027〕、血流信号〔OR=2.289,95%CI(1.104,4.747),P=0.026〕,肿瘤表现为多房〔OR=5.722,95%CI(3.034,10.789),P<0.001〕及CA12535.0U/ml〔OR=4.307,95%CI(1.963,9.452),P<0.001〕、CA19939.0U/ml〔OR=2.227,95%CI(1.030,4.816),P=0.042〕是MOT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B超联合肿瘤标志物预测MOT恶变的AUC为0.868〔95%CI(0.825,0.912),P<0.001〕,最佳截断值为0.354,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90.8%。结论 当卵巢肿瘤最大径10cm,B超提示肿瘤内有实性成分、乳头、血流信号,肿瘤表现为多房及患者CA12535.0U/ml、CA19939.0U/ml时,需警惕MOT恶变的可能;B超联合肿瘤标志物对MOT恶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出芽及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5-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影响患者的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需要寻找能够预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协助临床诊疗。目的 探讨肿瘤出芽(tumorbudding,T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22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切除并留存石蜡标本的12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镜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患者癌组织中TB数量及TILs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TB和TIL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OR=20.078,P<0.001)、TILs(OR=0.218,P=0.008)、脉管内癌栓(OR=28.609,P<0.001)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63,0.907〕〕,TILs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656〔95%CI(0.558,0.753)〕。结论 TB、TILs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TB级别与TILs密度对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细胞穿膜肽在靶向治疗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12-1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近年来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在生物医药领域广泛应用,它为生物分子的胞内递送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关注CPP在肿瘤治疗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并重点介绍其在肿瘤靶向治疗和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及优势。同时,根据CPP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特点,改进CPP存在的不足,扩大其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这也成为CPP研究的热点。对CPP及其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简述其优化及改进策略,以期促进CPP在临床中的应用。

  • Birt-Hogg-Dubé综合征合并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病例家系遗传调查及文献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8-12-04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肾细胞肿瘤的 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的家族性遗传规律、临床表现、诊治依据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4 月收治的 1 例 BHD 综合征合并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女,65 岁。体检 B 超发现右肾占位。CTU 检查提示右肾占位,大小约 33mm×26mm,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呈快进快出样强化。胸部 CT 示双肺多发肺大泡。拟诊肾肿瘤,BHD 综合征不除外,于 2018 年 4 月 8 日行后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并行患者静脉血 DNA 序列分析及家系调查。结果 术后病理:黄结节,大小 3.6cm×3.1cm×3cm,结节切面灰黄、质中,界清;镜下见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s, HOCT),累及肾被膜,切缘离断面未见肿瘤,随访 3 个月无异常。DNA 序列分析发现患者位于 17 号染色体(17p11.2)FLCN(folliculin,卵泡素)基因中存在一个移码突变 c.823_824delGA。家系调查发现,患者母亲生前患肾癌和肺大泡,2 弟、1 子、1 女发现肺大泡。复习相关文献,国内 BHD 综合征仅有数个家系报道,肺囊肿和气胸为此病常见临床表现,而皮肤损害和肾脏肿瘤则比较少见。结论 BHD 综合征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FLCN 基因突变是本病特点。临床上肾脏受累者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占多数,应以早发现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为处理原则。

  • 铜稳态与疾病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4

    摘要: 铜(copper,Cu)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各类生理生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铜死亡(cuproptosis)是一种新提出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不同于已知的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等。近年来,在多种癌症中观察到铜稳态(copper homeostasis)的失调。因此,靶向铜进行癌症治疗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策略、新思路。本文将对铜的基本特性,铜过载或缺乏导致的相关疾病,铜死亡与癌症,以及铜紊乱相关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 血清学指标联合直径构建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2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细胞癌(HCC)的一种侵袭性行为,是肝切除或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预测 MVI 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 使用无创的影像学、血清学指标构建预测 MVI 的列线图,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2021 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 HCC 根治术的 284 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入院时间将 20162020 年收治的 HCC 患者归为模型组(208 例),2021 年收治的 HCC 患者归为验证组(76 例)。进行 LASSO 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 HCC 发生 MVI 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 R 软件建立术前预测 HCC 发生 MVI 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用 Bootstrap 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用验证组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7.1109/L〔OR=3.144,95%CI(1.301,7.598),P=0.011〕、肿瘤直径>7.05 cm〔OR=4.179,95%CI(1.980,8.818),P0.097〔OR=4.142,95%CI(1.221,14.046),P=0.023〕、AAR>0.879〔OR=2.191,95%CI(1.078,4.454),P=0.03〕、ANRI>24.074〔OR=2.449,95%CI(1.055,5.688),P=0.037〕是 HCC 发生 MVI 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该 5 个变量结合甲胎蛋白(AFP)建立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在模型组和验证组分别为 0.800〔95%CI(0.739,0.861)〕、0.755〔95%CI(0.641,0.868)〕,模型与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良好,通过 Youden 指数计算出列线图的最佳临界值为 174 分,临界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模型组分别为 90%、61%、71% 和 85%,在验证组中分别为 78%、71%、76% 和 74%。结论 以 AFP>45 ng/mL、WBC>7.1109/L、肿瘤直径 >7.05 cm、S-Index>0.097、AAR>0.879、ANRI>24.074 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术前 HCC 发生 MVI 的风险,使用该列线图可通过常规检查检验指标方便地指导 HCC 患者的临床治疗。

  • 乳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两例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4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 2 例乳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solitary fibrous tumorꎬSFT) 的临床及病理特点ꎮ 2 例患者均以乳腺巨大肿物为主要表现ꎬ 行乳腺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ꎬ 未处理患侧腋窝淋巴组织ꎻ 术后病理提示 CD34 ( +) 、 S ̄ 100 ( -)ꎬ 符合 SFT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特点ꎻ 因肿瘤细胞存在多形性及高核分裂相ꎬ故诊断为恶性 SFTꎮ 术后均未行辅助治疗ꎬ 1 例患者于术后 6 个月出现局部复发ꎬ 目前均无远处转移表现ꎮ 乳腺原发恶性SFT 需病理明确诊断ꎬ 乳腺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或患侧乳腺单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ꎬ 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腋窝淋巴结清扫及辅助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 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微环境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群体的健康。尽管目前针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体系较完善,但双靶治疗与单靶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7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曲妥珠单抗 + 帕妥珠单抗 + 多西紫杉醇治疗,n=46)和对照组(曲妥珠单抗 + 多西紫杉醇治疗, n=4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有效控制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改变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P

  • 侵入细胞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究活体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侵入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后,对细胞增殖性能及成骨向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P. gingivalis与HPDLCs以感染复数(MOI)为10、100共培养90 min、8、24 h后,利用细胞侵袭实验比较不同时间及MOI值下,P. gingivalis对HPDLCs的侵袭效能。用CFDA-SE(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 C29H19NO11)标记HPDLCs,加入P. gingivalis后共培养8、24、48、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性能的变化。将SYTO9标记的P. gingivalis与HPDLCs共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分选出被感染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Runx2基因进行检测,并且对分选出的细胞进行矿化诱导,分别于7、14、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Cs矿化结节形成。结果 P. gingivalis与 HPDLCs共培养 90 min后,即可进入细胞内,共培养 24 h后,侵袭效能达到最大值。被 P.gingivalis感染后,细胞的Runx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且其矿化结节的形成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侵袭进入HPDLCs内的活体P. gingivalis,未对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这可能是通过下调 Runx2的表达来实现的。

  • 宫颈癌中Snail、Slug和KA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nail、Slug和KAI1在CSCC组、CIN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66.9%、43.5%;32.0%、34.0%、64.0%和0%、2.5%、95.0%,两组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均与CSC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均有关(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Slu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Snail和Slug蛋白的表达均与KAI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KAI1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nail和KAI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FIGO分期是影响C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CSCC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FIGO、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等均有关;在CSCC组织中早期联合检测Snail、Slug和KAI1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的疗效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患者共8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卵巢转移癌2个,肺、胃、肝、直肠转移癌各1个,血管瘤1个,炎性假瘤1个,肿瘤最大直径1.3-6.2(3.1±1.9)cm。水冷微波天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植入肿瘤内,消融中一根20 G热敏电偶测温针植入瘤周5 mm处实时监测热场温度。微波辐射功率设置50-60 W。治疗后1,3,6月以及之后每隔6个月行增强影像(超声造影、CT/MRI)检查评判疗效。结果所有肿瘤均经1次微波消融治疗达到完全坏死。在中位随访13(4 -92)月内无肿瘤局部进展发生。影像检查消融区边界清晰且随时间延长逐渐缩小。1例卵巢癌脾转移患者消融后11月脾脏新生另一病灶,再次行微波消融后完全坏死。转移癌患者消融后中位生存期13.0 (4.0-92.0)月。除发热和腹痛外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波消融治疗适合的脾脏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技术。

  • 外泌体作为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1-17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外泌体是细胞内源性囊泡样生物纳米级膜结构,直径大小在40-100 nm之间,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分泌释放。外泌体具有许多功能,如蛋白质、mRNA、miRNA和脂类的细胞间运输和传递,以及抗原递呈,还可能具有致癌的能力。肿瘤细胞所分泌释放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迁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从肿瘤外泌体中寻找特异性标志物已成为肿瘤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方向,对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外泌体在肿瘤研究和诊断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JNK通路对M2巨噬细胞极化及其效应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2-1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该研究探究了JNK通路对M2巨噬细胞极化及M2介导的促肿瘤效应的影响。构建单核细胞THP1来源M2 巨噬细胞模型(THP1-M2) ,将细胞分为4 组: 用PMA 诱导的未活化巨噬细胞组( M0) ,用PMA,IL-4处理及阴性干扰(DMSO)的M2型巨噬细胞组( M2),用特异性抑制剂阻断JNK通路的M2 型巨噬细胞组( M2-JNK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2 表型marker基因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M2 表型marker蛋白水平;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巨噬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数检测786O及OSRC2凋亡。结果与THP1-M2组相比,阻断JNK通路的M2组M2表型marker表达明显下降,同时其细胞迁移能力也呈下降趋势。且阻断JNK通路后,M2巨噬细胞抑制肾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减弱。该研究结果表明,抑制JNK通路后,M2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受损,其促肿瘤效应可转变为抗肿瘤效应。

  • 晚期患者化疗期间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如何针对晚期化疗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需求支持和综合服务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之外的第 2 位,当前对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上海市此类患者对基层医疗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目的 了解上海市化疗期间的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针对此类患者的需求开展社区干预及服务工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淞医院、宝山区中西结合医院定期就诊或住院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相关问卷、政府相关规范和访谈结果,形成《上海市部分社区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社区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终版,共计 3 个需求维度(心理精神、医疗照护、社会支持),38 项需求项目,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家庭可支配月收入、是否参加病友群)、肿瘤诊断(诊断疾病、诊断时间、疼痛评分、合并其他疾病)〕,6 项心理精神需求项目,24 项医疗照护需求项目,8 项社会支持需求项目,采用 3 级评分法:1 分为不需要,2 分为需要,3 分为很需要,得分越高,患者需求程度越高,根据各个需求项目的平均分进行需求程度排序。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肿瘤晚期化疗患者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按照各个需求维度的平均分排序依次为心理精神需求(2.31 分)、医疗照护需求(2.27 分)和社会支持需求(2.18 分)。所有需求项目中平均分排名前五位的是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准备(2.48 分),对化疗知识的科普(2.47 分),化疗间期内 PICC 置管的护理(2.45 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处理(2.43 分),提供疾病治疗、检查康复等的最新信息(2.42 分),主要集中在医疗照护需求维度。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可支配月收入是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精神需求的影响因素( P<0.05);年龄、医疗费用是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医疗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 P<0.05);年龄和是否加入病友群是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社会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 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特定的需求,心理精神、医疗照护、社会支持等在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这些需求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未来可以试点新增需求水平较高的服务项目,对晚期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心理精神、医疗照护等社区干预,并随访其生存质量情况。

  • Birt-Hogg-Dubé综合征合并肾嗜酸 / 嫌色细胞混合性一例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Birt ̄Hogg ̄Dubé (BHD) 综合征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卵泡基因突变是本病致病原因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肺、 肾、 皮肤等ꎮ 国内 BHD 综合征仅有数个家系报道ꎬ 肺囊肿和气胸为此病常见临床表现ꎬ 而皮肤损害和肾脏肿瘤则比较少见ꎮ 本文报道一例 BHD 综合征合并肾嗜酸/ 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病例ꎬ 分析其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家系情况、 诊治经过ꎬ 并复习相关文献ꎬ 提示临床应重视 BHD 综合征的诊断ꎬ 对合并肾肿瘤患者ꎬ 早期发现以及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为处理原则ꎮ

  • 铁死亡相关机制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1

    摘要: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依赖于铁和活性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主要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不同。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肿瘤细胞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来提高治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铁死亡的发生机制、铁死亡与肿瘤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认识铁死亡与肿瘤之间的机制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 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2-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衰弱在肿瘤患者中高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肿瘤患者衰弱影响因素,为后期肿瘤患者衰弱干预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面系统检索从建库至 2022 年 8 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CINAHL、Embase数据库,纳入关于肿瘤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研究。筛选文献,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17.0和RevMan 5.4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1篇文献,其中 9篇横断面研究,2篇队列研究,包括 2898 例肿瘤患者,其中衰弱患者1025例,涉及影响因素12个。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衰弱的平均发生率为34%,其影响因素为年龄〔OR=1.16,95%CI(1.05,1.27),P=0.002〕、文化程度〔OR=0.78,95%CI(0.68,0.90),P=0.003〕、合并其他疾病〔OR=1.46,95%CI(1.28,1.67),P

  • 微波热疗的温度场模拟计算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通过对肿瘤与生物组织的物理模型简化,应用生物传热方程,建立肿瘤热疗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预演了热疗过程,通过控制探针的开关,控制了肿瘤中心温度在54℃以下,肿瘤边缘温度在4345℃之间变化,分析了肿瘤内部的温度分布,提出了基于温度控制的热疗方案,为临床肿瘤热疗的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