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刘博
  • 考虑节点间强弱关系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微博舆 论场中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结构及传播模式,为政府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危机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过程 以“唐山烧烤店打人 事件”为例进行微博数据采集,构建具有节点间强弱关系的信息转发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信息转发网络的用户属 性、节点属性、网络属性和传播属性,探讨节点间强弱关系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规律。 结果/ 结论 1冤网络用户的 性别、活跃度、地域等因素影响用户传播力;2冤核心节点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在传播链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弱关 系和权威关系的传播主要集中在少数核心节点之间,而强关系的传播路径较为分散;3冤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较高的 传播效率,且呈现出稀疏的特征;4冤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仍以弱关系传播为主,权威连接在信息传播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 要作用,而强连接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信息传播的初始阶段。研究结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传播和引导策略提供了 支撑。

  •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中执行错误的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前瞻记忆意图后效是指已完成或取消的意图失活失败对当前认知任务造成的干扰。近期研究采用前瞻记忆任务范式探究意图后效的影响因素及认知机制。自发提取-抑制失败和预备性监控两种认知机制的分歧在于提取旧意图是否依赖注意资源的参与。脑成像研究也证实意图提取存在两条神经通路:自发提取通路和预备性监控提取通路。未来研究应探索兼容有意遗忘失败、旧意图再提取、抑制失败三者的研究范式以及降低执行错误的有效措施。

  • 抑制功能在疼痛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提出以来, 利用心理因素预防和治疗疼痛备受关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制功能在疼痛发展和恢复阶段起关键作用。疼痛诱发的自我防御机制通过争夺认知资源影响抑制功能, 反之低抑制功能个体在应对疼痛干扰中表现较差, 进而影响着疼痛的预期和学习。现有关于抑制功能影响疼痛的研究主要基于相关设计, 未来应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因果关系。深入理解疼痛与抑制功能相互作用的认知机制有助于指导抑制功能对慢性疼痛的靶向干预。

  • 多元时间序列上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格兰杰因果分析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2-11-08

    摘要: 复杂动力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现以多元时间序列形式存在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果关系相比于相关关系对系统的本质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并以超越简单相关性分析的方式在对复杂动力系统的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时间序列结构发现框架,自提出后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但在诸如人体生理系统这样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中,其因果关系建立在多元、非线性、动态的时间序列上,这对于传统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是很大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DNNGC,来发现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多元时间序列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DNNGC利用深度学习对复杂非线性关系的建模能力来充分拟合多元时序数据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在原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添加存在时间段实现了动态因果分析,并改进其预测结构使模型空间复杂度从O(n2)降为O(n),以便对现实系统中大规模时间序列上的分析具有更好的可行性。此外,本文还设计了适应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神经网络架构,并在三种典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形式下,对DNNGC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本文将DNNGC应用在人体睡眠期间各生理系统间的分析中,发现了人体潜在的、动态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状况,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 抑制功能在疼痛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1-26

    摘要: 自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提出以来,利用心理因素预防和治疗疼痛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制功能在疼痛发展和恢复阶段起关键作用。疼痛诱发的自我防御机制通过争夺认知资源影响抑制功能,反之低抑制功能个体在应对疼痛干扰中表现较差,进而影响着疼痛的预期和学习。现有关于抑制功能影响疼痛的研究主要基于相关设计,未来应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因果关系。深入理解疼痛与抑制功能相互作用的认知机制有助于指导抑制功能对慢性疼痛的靶向干预。

  •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的藜属植物核型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精确地识别藜属植物染色体组的核型特征,该文研究了4种来自青海高原的野生藜属植物(灰绿藜、藜、菊叶香藜及杂配藜)和一种从美国引进的栽培藜麦品种PI614932-HX(3)基于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rDNA-FISH)的核型。利用5S和45S rDNA对5种藜属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FISH研究。藜属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藜属植物中存在二倍体(2n=2X=18)和四倍体(2n= 4X = 36)两种倍性,藜麦和灰绿藜为四倍体,其余3种为二倍体。藜麦、灰绿藜、藜、菊叶香藜及杂配藜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36=34m (2AST) +2sm,2n=4X=36=32m (4AST) + 4sm,2n=2X=18=16m (4AST) + 2sm,2n=2X=18=18m及2n=2X=18=16m+2sm。染色体由大部分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少部分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核型类型除了菊叶香藜为1B外其余均属于2B类型。在藜麦、灰绿藜及藜中具有分布位置不同、数量不等的双随体。5S、45S rDNA-FISH结果表明:藜麦和灰绿藜的染色体上存在2对5S rDNA位点和1对45S rDNA位点;藜、杂配藜的染色体上存在1对5S rDNA位点和45S rDNA位点,菊叶香藜的染色体上只存在1对5S位点。5S和45S rDNA位点均位于染色体的短臂上。该研究获得了藜属植物基于5S和4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为藜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依据。

  • 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胃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胃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饲喂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Ⅱ、Ⅲ、Ⅳ组犊牛瘤胃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高于Ⅰ组,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十二指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空肠淀粉酶(P<0.05)、胰蛋白酶(P<0.01)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Ⅱ、Ⅲ、Ⅳ组空肠脂肪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Ⅲ组犊牛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黏膜厚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十二指肠、空肠中段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酵母多糖能促进犊牛胃肠道形态发育,提高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 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以Ⅲ组最高;添加酵母多糖对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Ⅲ组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哺乳犊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犊牛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 饲粮中添加葛根总黄酮对爱拔益加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葛根总黄酮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AA肉鸡275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1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50、250、1 250 mg/kg葛根总黄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0 mg/kg添加组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在8~14日龄、15~21日龄和29~35日龄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添加组AA肉鸡胸肌、腿肌的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250 mg/kg添加组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 mg/kg添加组胸肌、腿肌的黄度(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1 250 mg/kg添加组AA肉鸡的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250 mg/kg添加组的胸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葛根总黄酮可提高AA肉鸡的生长性能,但添加250 mg/kg的葛根总黄酮可改善肌肉的色泽和嫩度。